‌·
分享到:

“历史追梦者”逐梦中大 既做“经师”又做“人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9月27日        版次:GS12    作者:李竹

采写丨南都·琶洲π记者 李竹

摄影丨南都·琶洲π记者 何玉帅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姜 帆

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

现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先后入选“羊城青年文化英才”

中山大学逸仙新锐学者

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项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出版2部专著《缅甸华侨史》

《英帝国的崩溃与缅甸模式》

来自山东临沂的姜帆是“历史的追梦者”。2018年,她在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任教5年后再次回到中山大学,进入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至今。9月9日,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文科楼的办公室,姜帆接受南都·琶洲π记者的专访,谈及近年来教学的感悟时,她表示,“做老师最幸福的时刻,是你意识到你可以帮助一个人成长。”“我们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既要引导学生的学业,传授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成人成才,让他们成长为更加美好的人。”

以中山大学为原点,姜帆学在海珠区、教在海珠区,如今因工作关系长居海珠区。这一过程中,姜帆得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到海珠现代化发展的另一面。

心向学术

不爱理科爱文科,一路向南追梦历史

历史学,贯穿着姜帆的大学时代、职业生涯。这是姜帆一次次自主选择的结果,也是她与广州结缘的开始。高中文理科分班时,在学校重理轻文的氛围下,成绩优异的姜帆却选择了文科。“我的很多老师都很痛心。当时全校排名靠前的学生里,没有多少人会选文科。可能是因为性格使然,所以我不觉得学文科不好。”姜帆说。

作为文科生的姜帆对历史颇有兴趣。她发现,历史并不枯燥。以史为鉴,可以帮助自己了解前人看待世界的想法,这像是在与他们对话,对现实生活也深有启发。2004年,姜帆高中毕业,决定把历史学定为自己的专业志愿之一,最终如愿以偿,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录取。

学习历史有什么用?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学文科找不到工作”的说法。然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为本科新生开设的首场讲座“读史与以史学为业”令大家豁然开朗。讲座由时任人文科学学院院长陈春声教授、时任中大历史系主任刘志伟教授共同讲授。

“陈老师当时用了一个比喻:一座房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厨房和洗手间,但当你招待客人时,你不会带他们到厨房或者洗手间谈话,你一定会在客厅里,与客人一起欣赏挂在墙上的一幅齐白石画作。历史学就相当于这幅画作,它是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姜帆向南都·琶洲π记者介绍,陈春声老师关于史学“无用之用”的妙论,成为了自己之后心向学术的指引。

视角转变

研究学术空白领域,尝试从中国角度看世界

2006年,姜帆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学习,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东南亚国家及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密切而复杂的互动关系,发现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有一种归属感的困惑,因而对该领域萌生兴趣,奠定了她下一步的求学方向——华侨华人史。

“随着研究的展开,我发现研究一个群体终究不能离开群体所处的政治环境。比如海外华侨华人的经历,他们很大程度会受制于国与国的关系。想了解人的生存状态,还是应该先了解国家层面、政策层面、制度层面的内容。后来,我便开始侧重于国际关系的研究。”2008年,姜帆作为直博生进入世界史专业,开启为期5年的博士生涯。

在对国际关系史的探寻中,姜帆关注到了一个尚属“冷门”的国家——缅甸。“当时缅甸尚未进行民主化改革,对外交流有限,国内外学界对二战后英缅关系转型的研究尚有未尽之处。因此,我将缅甸作为我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厘清二战后英国与缅甸的互动博弈、缅甸脱离英联邦的动因和影响等,深化对英联邦演化历程和缅甸政治症结的理解。”

选择研究学术上空白的领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意味着研究者将面临资料匮乏等诸多困难。2011年至2012年,姜帆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依靠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丰富的线上和线下资源、跨国文献传输功能,姜帆搜集和整理了大量英文档案及报刊,进一步掌握国际学界对这一选题的研究进展,最终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彼时缅甸已历经民主化改革,一时成为学术热点。姜帆的研究在国际关系史中走在前列,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2020年,她将博士论文重新修改,整理成专著《英帝国的崩溃与缅甸模式》正式出版。

“在不同阶段,我的研究方向会有视角的转换。学生时代,我主要从世界史的角度看中国,探究国与国的关系。工作后,作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成员之一,我更多地从中国的角度去看世界,探寻世界对中国、中国对世界产生的相互影响。”如今,姜帆正在主持一个与缅甸有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但项目重点不再是研究英国与缅甸之间的关系,而转变为研究中国与缅甸的外交关系。

为人师表

成为纯粹的老师,让学生成为更美好的人

在姜帆的成长轨迹中,老师是对她影响最大的人。“我一直很幸运,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我总会遇到一些很好的老师。因此,从小自己就有一个虽然不太清晰、但一直存在的念头,认为老师是一个有收获感的职业。”

2013年,姜帆毕业后进入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任教,向公职人员教授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同时参与广州市的基层党建及广东党史的研究工作。“在党校工作5年,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收获。”姜帆说,“但相比较而言,更容易产生教书育人价值感的地方还是高校,所以我更想当一名纯粹的老师。”

2018年,姜帆回到中山大学,进入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至今。目前,姜帆主讲的课程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并担任教研室主任。2021年,该课程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立德树人,是姜帆为人师表以来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她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总结为:老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这意味着,老师既要引导学生的学业,传授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成人成才,让他们成长为更加美好的人。

姜帆告诉南都·琶洲π记者,做老师最幸福的时刻,是“你意识到你可以帮助一个人成长,你的存在对于他人生命的丰满是有意义的。”采访的当日,正值教师节前一天,两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在采访途中走进办公室,将大束鲜花献给姜帆。

对于学生的期待,姜帆希望,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还是文史哲等其他人文学科的学生,首先要多读书,利用好学校丰富的馆藏资源,多读中外历久弥新的经典论述。同时,要在读书的基础上思考人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保有人文学科的关怀,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关怀社会的发展进步。

钟情海珠

历史文化氛围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姜帆大三、大四时曾在位于海珠区的南校园学习,成为中大的教师后,任教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依然在南校园。“有时候,我也会到位于番禺大学城的东校园、位于越秀区的北校园或是去珠海校区、深圳校区教课。但整体上,我还是觉得南校园最舒服。”

2021年,中山大学宣布大一新生第一年将在南校园集中培养。这是自2000年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启用以来,南校园首迎全体大一新生。姜帆对这一政策表示认可,“作为原岭南大学的校园,南校园教学区规划合理,历史底蕴深厚。校区内有一批建于清末民初的建筑物,曾孕育出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当你行走其间,走过自己专业开山祖师走过的路,你会被触动,这有一种见贤思齐的作用。”

从学在海珠区、教在海珠区,到如今因工作关系长居海珠区,姜帆对海珠始终有一种亲切感。在她看来,文科生考量居住环境时,会比较关注环境给予人的心灵熏陶,而海珠区恰好满足这一点。随着海珠湖、海珠湿地、海珠绿道的建设,海珠区的绿地生态系统逐渐完善,自然空间面积更大,将变得越来越宜居。

此外,作为历史学博士的她,还能从文化的角度看到海珠区现代化发展的另一面。“海珠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政府的历史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在黄埔古村,保留着大量遗迹和文物,并建设有古港公园,‘哥德堡号’重访广州纪念雕塑、亲水堤岸等景观。这既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场所,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见证。”

“行走在琶洲附近,你会看到高楼大厦之间保留着一个完整的祠堂;穿过历史遗迹,你又会看到广州的地标‘小蛮腰’。海珠区的一切都让人感觉它一方面在努力向前发展,加快向现代化国际化都市核心区迈进。另一方面,它又沉淀有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姜帆说。

海珠区的历史文化氛围也为姜帆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姜帆表示,这启示自己,在未来的历史教学中,要利用好广州丰厚的历史资源,尽可能带领学生到户外参与社会实践,实地走访真实的历史现场,这将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掌握事件对当地社会产生的具体影响。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