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客家人,说起我家的家风,它就藏在小小的毛笔和浓浓的墨水中。爸爸告诉我,客家文化源自中原,历来是“耕读传家”,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书法就是学文化、学做人”。
爷爷、叔公、爸爸的毛笔字都写得很好,其中叔公的字最漂亮。爷爷告诉我,叔公的小楷作品入展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兰亭奖的“创作奖”。我每到寒暑假,妈妈就带我回梅州跟他学习书法。叔公教我书法,必先强调坐姿端正、执笔要稳、运笔要活。我一开始不懂,爸爸跟我解释说:“字如其人,不先端正其身,怎能写好字呢?书法的笔画结构,比如横平竖直,横平如同秤杆,代表追求公平、不怕困难、一往无前;竖直好似人立,代表做人正直、有责任心。”原来,做人的道理就藏在汉字的笔画中啊!
叔公60多岁了,坚持每天5时起床写毛笔字。我很好奇,为什么要起那么早呢?叔公说:“因为清晨安静,适合全身心投入,2个小时下来,往往汗流浃背,就像晨练呢!”他每天坚持写字,这让我想起语文课本上讲的李白遇到老奶奶“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每天努力付出一点点,最后才能收获满满啊!
每年腊月二十九,爷爷、叔公和爸爸都会带着我回祖屋贴春联。祖屋是客家围龙屋,家族亲人以前都住在一起,爷爷和叔公就在那里长大,但现在祖屋已经很旧了,很少人住了,但每年我们坚持回去撕去旧的对联,贴上新对联。我小时候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呢?爸爸告诉我,春联古称“桃符”,有辟邪功效,祖屋虽然不住人了,但贴上春联,可以祈福,寄托美好愿望。
祖屋的春联是叔公写的,而套房贴的春联是我跟爷爷、爸爸比赛,胜出者就可以贴出来。一开始,我在纸上乱写,爸爸阻止了我,笑着对我说:“写春联可是有讲究的。”他带着我,摆开一张大大的桌子,铺垫上几张旧报纸,接着剪裁红纸。把上下联、横批用红纸裁出来后,再按照字的大小折出方格,最后才在方格中写字。
“做事就好比写春联,都要有条理、讲规则。”爸爸一边讲,我一边写,但我总是写不好看。看我有点沮丧,爸爸鼓励我:“别灰心,只要你努力,一定能写好字的!”我把父亲的话记在心上,加倍努力,每天坚持练字,终于在家门口贴上了我写的春联。每次进家门时看到这副春联,我都会自豪地会心一笑,这跟玩游戏赢了骄傲的笑、得到大人表扬欢喜的笑、和朋友聊天开心的笑都大不一样,是人生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学文化、学做人就像学书法,只要一笔一划、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就一定会有收获。所以,即便是一支小小的毛笔,也能把好家风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