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传承好家风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8月30日        版次:EA04    作者:余正

  由广州市教育局联合南方都市报社、N视频共同开展的“好家风”短视频及征文大赛结果正式出炉,学生投稿文字+视频总量超过1万篇,30个孩子成为征文一等奖获得者,今天继续刊登其中的优秀作品。

  ◎作者:余正 广东省华侨中学初中组 

  ◎指导老师:黄曦雯

  “博古守正,崇德明理。”当我第一次被爷爷握着手,幼稚懵懂地用肉嘟嘟的手还不能完全握住的旧毛笔写下这几个字时,我还不甚理解其中的意思,只是看着周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高兴地拍着手,一片和睦气氛,也憨憨地笑了起来,家里顿时响起一片笑声。爷爷认真地告诫我:“这是我们家百年传承下来的祖训,先辈告诫了我们:‘不得与其解,待终自悟方可。’所以今后只能靠你自己领悟了。”

  跨入小学的大门,我与同学们一起朗诵诗文,跟随着老师畅游在无际的书海里时,我接触到了一套书,《明朝那些事》,在这里,我找到了前半句的答案。

  “博古守正,杨士奇。”我读到此处,猛地一惊,埋藏许久的记忆涌上心头,这博古守正又为何物?带着疑惑,我继续向下读,不想却一发不可收,全身心地“沉沦”其中,不能自拔。

  杨士奇是明朝的一代名仕,他虽然幼年丧父,家庭隳于一旦,但后来奋发读书,始终耕读不辍,通晓古今,正气浩然,历经四朝而屹立不倒,是“仁宣之治”的最大功臣。看到这,我才理解了这博古守正的意思。所谓“博古”博览古史经籍,才通古今。虽历经泥沼深渊,重重诱惑,却仍能心存正义,尽心尽力辅佐君王,为民谋利,与民分忧。我恍然大悟,感慨万千,这博古守正,不正是对我从知识和三观上进行要求吗?要能达到这一点,又需要我做些什么吗?怀着疑惑,我与爸爸谈了许久,定下目标:每个月至少阅读一本经典名著,并每年看完一遍中国通史,记述自己的收获,从历史人物身上学习高尚的精神和使命感。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初中,我接触到了更多更高更艰深的知识,而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我找到了下半句的答案。 

  记得有一次我忘记做作业了,返校后,回到班级后,拿出书来随意地乱写一通就交了上去。不想过了不到一会儿,老师就把我叫了过去。严肃认真地对我说:“你这个作业是乱写的吧?”我惊惶失措,点了点头。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作业要的是查验你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掌握的程度。你这样乱写,既让老师无法了解到你真实的情况。又拖慢了你的学习进度,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种不诚实、不诚信的表现。德才兼备德为先,你要知道,德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

  老师教育了我一番后,让我自己思考。我这时突然又想到了祖训的第二句,崇德明理。何为崇德,就是崇敬知识,尊敬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明理呢,知道道理,明白道理之后,要实践道理。任何的道理和德行,只有自己身体力行才是真的,才是自己真正拥有的德行。

  这一句短短的八字祖训,跟随着我度过了14个春秋。它教育着我做人的道理,教导着我要如何前进,如何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未来,我一定会传承这样的好家风,并且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