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大关键词解读产业园区发展新方向

广州力推制造业立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更多优质载体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8月11日        版次:CB03    作者:夏嘉雯

  中国软件CBD是以区块链高科技产业为依托的国家级创新软件产业示范基地。

  珠江钢琴创梦园 由旧厂房改造而成。

  据广州市产业园区商会统计,广州市共有1500多个产业园区,在广州“制造业立市”的背景下,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更多优质载体打造高端制造业产业空间,是实现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日前,广州市产业区园区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黄埔区科信产业园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园区运营商、市中小企业服务站、服务机构等齐聚,共话产业园区发展新格局。

  扩容

  新政频出 优化控制指标鼓励“工业上楼”

  今年以来,广州释放出“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强烈信号,在规划国土等领域陆续出台措施,强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供给。今年4月,新版《广州市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印发,从赋能“链主”“专精特新”等企业发展、支持混合供地满足产业融合新业态需求、优化控制指标鼓励“工业上楼”立体增效、调整产业用房分割规则促进生产要素流转活化等创新点进行修订,进一步为产业发展赋能增效。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区规划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王景在解读《办法》时介绍,目前部分产业尤其是都市型工业,其生产制造与研发办公、设计测试等功能往往集中在一栋产业建筑内,呈现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特点,建筑高度需要突破40米;另一方面,生产工艺的“变轻”和垂直运输技术的发展,也使得部分工业“上楼”成为可能,40米限高难以满足“立体工厂”和层高较高的产业空间需求。“新《办法》将普通工业建筑限高由40米调整为60米,支持工业立体集约发展,提升用地综合效益。”王景介绍。

  此外,新《办法》顺应产研服空间融合的趋势,提出了可通过招拍挂方式供应包含工业用途与其他产业用途的混合用地,多渠道增加复合型产业载体供给,提供多元类型的产业空间保障。不过,新版《办法》还是明确要求普通工业用房建筑面积占比不得低于总建筑面积的50%,以保证“混合用地”的“工业属性”。

  “广州正在进入产业时代,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大有需求,市场要素不断回流老城,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快载体。”广州市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副院长魏慧丽表示,广州村镇工业集聚区量大分布广,可作为“快载体”成为产业用地供应来源,服务中小企业。

  魏慧丽提到,广州市最新出台的《广州市支持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的土地规划管理若干措施》,对纳入试点的项目推出九大支持政策。比如,试点项目的用地容积率的上限从4.0提高至5.0,下限从2.0提高至3.0,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的比例提高至30%。试点项目的产业用房进行分割转让时,可按幢、层、间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登记、转让,最小单元的建筑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这将有望有效解决历史遗留和回本周期长等难题。”魏慧丽表示。

  提质

  深耕垂直产业领域 聚集上下游配套

  广州市产业园区商会秘书长罗明如介绍,据商会统计,广州市共有1500多个产业园区,各区分布不均。通过市场发展,政府引导,各产业园由于自身资源禀赋、运营能力差异,呈现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按照主导产业占比、空间布局、入驻企业质量、运营团队水平、企服体系等评价依据,罗明如将园区分为高质量产业园、特色产业园、新建产业园、综合产业园、租赁型产业园五大梯队。

  “广州的产业园区有什么?有钱,有物业,有资源,有服务。缺什么?缺品牌,缺规模,缺可复制的运营团队。”罗明如认为,运营主体、营商环境、产业导入以及运营团队是影响产业园区发展的四大关键要素。如今,园区运营主体日趋多元,营商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产业园区的产业和运营团队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产业如何跟企业同频共振?没有平台思维如何能把各方资源整合为企业所用?”罗明如指出,优秀的运营团队应该具备优秀的资源整合能力、产业理解能力和企业服务能力,为入驻企业和项目提供优越的成长环境及专业服务。罗明如预测,未来,产业园区运营商转型升级有两大方向,一是塑造品牌,二是深耕垂直产业领域。她指出,在制造业立市的背景下,制造业产业园要将“四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独角兽、总部企业作为重点招商目标,优化实验室、孵化空间、创新中心、专精特新企业加速器、独角兽总部、产品服务中心等主打产品。

  在岭南V谷·广州国际智能科技园总经理张海彬看来,产业园区要做大做强,产业链思维十分重要。“我们做产业园区,就是要梳理自己的产业,并进行优化。原来这里可能只是一个生产节点,我们通过产业园聚集上下游配套,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张海彬表示,在产业链思维引领下,产业园区的定位需与当地的主导产业保持一致,明确招商的产业类型。产业园运营者不应满足于“包租公”的角色,产业园运营者与企业之间要陪伴成长。“(园区)都想一来就引进大企业,但好的企业是要培育的,需要时间。”张海彬说。

  协同

  政府园区企业互动合作

  制造业是稳经济的根基,是一座城市实力的代表。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宏伟提到,希望广大的企业家们深刻认识制造业立市所处的新方位、新形势、新机遇,积极投身制造业立市的新浪潮,为推动广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政府的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园区载体的完善配套及企业服务、重点产业链企业的落地和稳定发展都是协同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张宏伟表示,城市、政府、园区、企业之间应形成互动合作的协同体系。园区的建设开发,应结合市区的区域布局提前做好规划和产业定位,摸准园区提升路径,瞄准园区核心功能,突出主业、错位发展,真正发挥园区在引导促进产业集聚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产业园区的布局设计和场地建设应针对企业需求,考虑主导产业的共性诉求,与对应的产业招商项目相适应、相匹配。

  张宏伟建议,园区运营商要提高专业化水平,注重产业相关性和产业链配套,围绕园区龙头骨干企业补链强链延链,大力推进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增强产业与技术的关联度,优化园区综合配套,提升园区运营服务能力和提高招商引资和集聚资源水平。在园区运营过程中,他建议加强政、园、企协同招商,通过招引龙头骨干企业、创新机构,促进园区发展中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周晓丹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