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22城集中供地落下帷幕,地方性国企拿地金额占比接近一半。中指研究院监测显示,房企上半年在长三角城市群拿地热度最高,拿地金额占比达到53.2%。
自今年二季度以来,在“房住不炒”总基调下,诸多地方房地产利好政策不断,意在提高购房者支付能力和提振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随着下半年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以及销售的复苏和金融环境边际改善,会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房企拿地的信心。
地方性国企拿地金额占比接近一半
国央企是集中供地拿地主力。2022年上半年拿地金额中地方国企+央企拿地金额占比达到新高71%。
分批次来看,第一批次中地方性国企拿地金额占比达到43%,地方性国企在第二批次中拿地金额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7%。
从总量来看,2022年上半年拿地金额前20企业以大型国央企、区域头部稳健型民企为主。国央企拿地金额累计达到TOP20房企拿地总额的72.1%,占比超七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14.7%,民营企业占比13.2%。
具体来看,2022上半年通过22城集中供地拿地相对靠前且积极的房企中,一方面是全国化、规模化央企及地方龙头国企投资拿地金额较高,如中海、建发等1-6月通过集中供地拿地权益金额超300亿元。
另一方面,虽然民企整体拿地热情不高,但诸如滨江、龙湖等在集中供地中相对积极,拿地金额排在前列。滨江上半年拿地基本全部来自杭州一、二批次的集中供地,而龙湖则在北京、重庆、成都、杭州、合肥等一、二线城市分散投资。
区域深耕企业在具有竞争优势的城市积极拿地。如滨江仅上半年就在杭州市通过集中供地竞得二十余宗优质地块;武汉城建集团作为市属国企,上半年通过武汉市一、二批次集中供地收获五宗地块。
房企在长三角城市群拿地热度最高
据中指院监测,2022年上半年集中供地房企拿地金额前五城市中,除去北京,杭州、上海、苏州、宁波,均为长三角城市群中核心城市。
究其原因,杭州、苏州和宁波在2022年上半年均完成二个批次集中供地,推出地块数量高,如杭州通过一、二批次集中供地共推出105宗地块,除临平新城一宗地块流摇外,其余地块全部成交。
在不同城市不同所有制企业拿地力度不均。在北京、济南、南京、天津、长沙和重庆,央企拿地金额占比超40%,展现头部央企上半年重点在直辖市规模化布局。
在成都、福州、广州、宁波、青岛、厦门、深圳、沈阳、苏州、天津、无锡、武汉和郑州,地方国企拿地金额占比超40%,显示出区域国企是集中供地拿地的主力军。
民营企业虽然整体拿地热情不高,且集中在少数企业中,但在杭州、沈阳以及长春拿地金额占比超40%。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