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博茵父亲撰写书法,及其书法作品。
全国通用粮票。
张友建和孙女张继之合影。
何家使用了近50年的百纳被。
面向广东全省发起,为期25天的南方都市报“岭南好家风”传家宝征集活动已于7月25日截止,近百个家庭提交了各式各样的新老物件,记录跨时代、跨地域的家庭变迁,述说根植于几代人的家教家风。勤俭节约、自强不息、团结友善、爱岗敬业、与时俱进……他们的家风不尽相同,组成“好家风”建设的一体多面,代代相传。
研墨挥毫大半生 处世之道深藏书法作品中
传家宝档案
“老物件”:书法作品
简介:董博茵远嫁广州,身在家乡、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父亲几乎每年都会给她赠送书法作品,将为人处世的道理寄于其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是董博茵分享在朋友圈的父亲的两幅书法作品,她时常用于鼓励自己。
董博茵的父亲董志安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注册高级书法教师。他的书法潇洒大气,既体现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又蕴涵了庄子的沉静、闲适。研墨挥毫大半生,书法成了董志安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
父亲内心有很多想法,只是没表现出来,他是一个胸中有丘壑的人。
花甲之年临池不辍 寄情书法胸中有丘壑
董志安的祖父董萼华是河北保定小有名气的教育家。战乱年代,董萼华入伍参军,见识了战争的残酷,深感满腹知识却无用武之地,于是回到家乡开办私塾。“从小听家里人说,曾祖父致力于开民智,认为只有把下一代教育好,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董博茵说。
董志安正是其祖父的学生之一。出身书香门第,董志安幼承家学,从小受祖父濡染熏陶,养成了钟情书法的意趣。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董志安没能参加高考。恢复高考后,又因“已育”不符合要求,错失上大学的机会。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在董博茵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性格内敛的人,却最喜欢书写刘邦的《大风歌》,一首气势磅礴的诗。“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看到父亲经常写这一幅字,开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明白,也许这寄托了父亲的理想。”董博茵说,“父亲内心有很多想法,只是没表现出来,他是一个胸中有丘壑的人。”
董博茵是大学本科毕业,姐姐是研究生,“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这是很少见的,一个家庭出了两个大学生,女孩子能读书的更少。父亲应该是希望孩子们能替他上大学。”她说。
父亲“高龄”考证 带动女儿传承踏实努力好家风
董博茵大学毕业时遇上全球金融危机,一职难求。大学同学大多选择到北京、天津发展,她最终只身南下广州闯荡,“和我父亲年轻时一样,选择‘求变’吧。”
初到广州时,董博茵从事过教育机构的网络技术工作,慢慢发现并非专业所长,又转入设计公司设计工装,跑工地、熬夜做方案都是常态。立业、成家、生子,董博茵在广州扎了根。
2012年,儿子两岁,董博茵进入广东煤炭地质局(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经营部至今,从事合同管理、法律事务、投标等工作。
尽管父女俩常年分隔两地,董志安几乎每年都会给董博茵写字。在众多父亲赠予的书法作品中,董博茵最喜欢自 己的结婚礼物《凤翥》,此二字意谓“凤凰高飞”。“收到这份礼物时,满是新婚的喜悦。现在尤其是当了母亲之后,更多地体会到了父亲的担忧。”董博茵说,这幅作品被她装裱起来挂在家中。
几年前,董志安听闻书法可以考级,自觉技艺可以更上一层楼,年近六旬的他开始“痴迷”考级,从中级考到了高级。眼看父亲这么努力,董博茵也被感染了,“我认为自己也应该制定目标,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才能在社会立足。”
2021年,年近四十的董博茵决定报考国家注册建造师。在周围人都没考过的情况下,董博茵一次通过,顺利拿到国家注册二级建造师证。备考过程中系统地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使得她在工作中更能规避风险,合同谈判时也更有信心和底气。
“一个家庭的家风是怎么样的,家中的人就是怎么样的。”董博茵说,正如父亲教导儿时的自己那样,她时常告诫孩子们,要通过努力实现目标。
“票证时代”已落幕“以俭养德”记心间
传家宝档案
“老物件”:粮本、粮票
简介:粮本来自1992年,写着“粮食计划13.5公斤”,这是当时张家五口人一个月的粮食量。
从1955年粮票大量发行开始,中国老百姓进入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时代”。生于1947年的张友建便是这个时代的见证人。张友建家里有一本收藏多年的相册,相册里夹着泛黄的粮本和几张粮票。他特意保存下来以教育后辈:不要忘记这段粮食紧缺、物资匮乏的岁月。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要学会珍惜。
如今,张友建的儿媳李芳芳将粮本和粮票视为“传家宝”。深烙进一代人记忆中的“票证时代”早已落幕,但这些粮本和粮票承载着张家勤俭节约、勤劳朴素的家风,被他们珍藏了下来。
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家里的老旧粮本、各种票证就是这一印证。
告诫后代要珍惜粮食
“爷爷家里有一本相册,里面放着好多有纪念价值的东西。翻开相册,几张五彩斑斓的纸票‘跳’进我眼里。爸爸告诉我这是粮票,在那个年代比现金还珍贵,要上交粮票才能吃上饭。”10岁的张继之向征集活动写下这段话,讲述“传家宝”的故事。
1953年,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需要,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起,各种粮食票证大量进入社会。直至1993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年的“票证时代”落幕。
李芳芳得到公公张友建的粮本那年,已是“票证时代”的末期,粮本上印着“广州市荔湾区居民粮油供应证(1992-1993),每月粮食计划13.5公斤”。她向记者回忆道,当时城镇居民每户人家都有一本粮本,生活物资需按固定标准购买,凭粮本到对应的粮站购买粮食。
“那时候张家有五口人,27斤粮食不够吃,大家得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根本不敢浪费一粒米。”李芳芳告诉记者,公公张友建最早在家里提倡节俭作风。尤其是1968年,张友建参加了抗美援越战争,更让他深知粮食的珍贵。1971年回到广州后,他一直保留着粮本,并常拿出来告诫后代要珍惜粮食,把勤俭节约的精神传承下去。
张继之写道,“爸爸说有一次自己贪玩,把要交给学校的粮票弄丢了,奶奶捉着爸爸一顿好打,最后哭着去亲戚家借了粮票才敢回学校。难怪爸爸总叮嘱我要爱惜粮食,在外吃饭奉行‘光盘行动’,没吃完的饭菜要打包回家,原来是因为有这段经历啊!”
下田体验收稻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张继之在饭桌上经常背诵的古诗,但她对这首诗的理解远不止于会背诵。
舅公张小华退休后在广州从化温泉镇种了一亩稻田,成了张继之的“学习乐园”。去年晚稻成熟时,张继之随父母前往温泉镇,到田里帮舅公收稻、打谷、晒谷、打米。今年7月中旬,张继之又带上同学一起去收割早稻。
李芳芳说,孩子在城区长大,对农活知之甚少,只有亲自体验劳动,了解生产每一粒米都需要经过很多工序,是来之不易的,才会更加珍惜粮食。
“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家里的老旧粮本、各种票证就是这一印证。公公是军人出身,生活十分节俭,夏天的衣服有两三套换着穿就很知足。在公公的言传身教中,我们一家都践行着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军人作风。”李芳芳说,自己在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任语文老师,平日里也会这样教育学生。
一床百纳被温暖两代人 接续“勤俭持家”好家风
传家宝档案
“老物件”:百纳被
简介:20世纪70年代,何家父母为给即将出生的儿子何伟国御寒,四处凑齐棉布及边角料,缝制了一床被子。近50年过去,何伟国将这床“百纳被”保存良好,自己的孩子仍在使用。
百纳被上,红黄白相间的条纹布块与蓝色鲸鱼图案的布块不规则地拼接,色泽鲜艳。很难看出,这床被子已有近50年历史,至今仍在使用,成了何家的传家宝。“这床被子来之不易,是艰苦时代的印证。”何伟国介绍,在他出生前,父母将邻居们用剩的布料东拼西凑,亲自缝制了一条小棉被,包裹过幼时的他、他的妹妹和他的孩子,陪伴着何家两代人成长,也传承着何家“勤俭持家,孝敬父母”的家风。
尽管今天的物质生活富足,被子仍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的困难,要勤俭节约,珍惜现在。
一床被子温暖家庭50年
1975年年末,何伟国出生于广州。他听父母说,当时天气寒冷,物资匮乏。新生儿最怕着凉,为了给即将出生的自己御寒,父母挨家挨户向邻居凑多余的棉絮,又去服装厂收集用剩的针头线脑和边角料,回家后一针一针共同缝制了这床被子。被子长、宽各1米,足够幼儿使用。
5年后,何伟国的妹妹文文同样出生在寒冷的年末,被子就传给她使用。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何伟国的两个孩子大安和小安相继出生,被子又有了新的主人。天气微凉时,他们会盖着这床被子睡觉。
每年使用被子前,何伟国会先拿出来晒一晒,不使用时再清理干净,叠整齐放进衣柜。40多年过去,这床百纳被伴随着何伟国从屋顶漏雨、地上冒水的棚户区搬进市中心的电梯房,期间从未舍弃过。
在何伟国看来,这床被子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每每看到这床被子,仿佛就能看到当年父母顶着严寒四处收集布料,在灯下飞针走线缝制被子的情景,感受到当年生活的不易。尽管今天的物质生活富足,被子仍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的困难,要勤俭节约,珍惜现在。
勤能致富,俭可兴家
“勤能致富,俭可兴家。”与何伟国说起被子的来历时,从贫苦岁月中走过来的何家父母总会这样教育他。多年后,何伟国也是如此教育自己的两个孩子。
“我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会太高,只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不去盲目攀比。”何伟国告诉记者,日常生活中,他会告诫孩子们不要铺张浪费、不一味追求名牌。在这样的教育下,今年10岁的大安和5岁的小安都没有抗拒使用这床旧被子,反而认为这是爷爷奶奶亲手缝的,很有纪念意义。
在何伟国家里,节省下来的部分钱会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购买课外书、报书法班。5年前,得知一大学同学家庭突遇变故,何国伟还主动施以援手。“我希望能够在我的孩子面前树立榜样,尽一己之力,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百纳被保存完好,但使用时间已久,被单越来越薄,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抵御严寒。何伟国将它带来参加南都举行的“岭南好家风”传家宝征集活动,希望能展现被子中蕴藏的父母之爱。他表示,在艰苦年代,人们需要勤俭节约渡过难关,而在生活富足的当下,更要用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良好品德。
统筹:南都记者 莫郅骅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李竹 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钱泳君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