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临床博士后陈喜杰:

连续两年同一天在地铁出手救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18日        版次:EA08    作者:王道斌

  陈喜杰经常加强自己的院前急救能力训练。

  “你怎么了,怎么了?”“有没有人可以帮忙,救救他!”

  7月12日早上8点左右,在杨箕地铁站内,一名约40岁男乘客突发心脏骤停并晕倒失去意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临床博士后、胃外科医生陈喜杰恰好路过,听到地铁工作人员大声呼叫晕倒的乘客,出于医务人员的本能与责任心,他赶紧上前查看。在向工作人员表明医生身份后,陈喜杰便开始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紧急救援。

  

  地铁站内抢救倒地男子

  

  据陈喜杰回忆,当时约早上8点40分,该男性乘客已倒地,眼球上翻。陈喜杰在判断现场环境安全后即刻上前,轻拍双肩呼喊试图唤醒乘客,但乘客仍无任何反应。他进一步触摸发现其颈动脉无搏动、心脏搏动消失,双上肢冰凉。陈喜杰判断乘客脉搏、呼吸停止,立即开始为其进行心肺复苏。与此同时,他请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120救护车,准备简易呼吸球囊、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联系家属,并请工作人员查看乘客书包,有无相关信息提示既往疾病史及随身急救药品。

  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陈喜杰开始实施循环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其间反复判断乘客神志及心跳、脉搏恢复情况。待AED到位后,陈喜杰指导工作人员给乘客贴上电极片,调至监护挡,AED提示患者心室颤动。陈喜杰意识到需要尽快为乘客予电除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经过4-5个循环后,120医护人员到达现场,陈喜杰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向120医护人员交代乘客事发经过。经开通静脉通道,静推肾上腺素两次,反复心肺复苏后,乘客恢复自主呼吸,血压达108/80mmHg,但并未恢复意识,整个抢救过程约25分钟。

  经过与120医护人员共同评估,乘客适合转运,陈喜杰又协助医护人员将乘客转运至120救护车上。而后在地铁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写下事发经过简要过程,他才安心返回医院。

  

  去年同日,他也出手救人

  

  这并不是陈喜杰第一次出手救人。去年7月12日,他在地铁口偶遇重度贫血女子瘫坐在地。陈喜杰立即背起女子狂奔几百米将她送入医院。这一举动迅速引起关注,相关话题也冲上热搜。陈喜杰还曾在动车上帮助一位手被车门夹伤的乘客、帮助晕倒的低血糖乘客并留下陪观。陈喜杰多次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给予援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经此一事后,陈喜杰表示,心肺复苏的全民科普很有必要,AED在关键时候是救命神器,建议公共场合尽量配备。他也提醒广大市民:天气炎热,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不要咬牙坚持,特别是感觉胸前区不适、呼吸困难等时。他呼吁大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坚持锻炼身体。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沈锐冰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通讯员供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