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青联委员、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研院研究室主任余晖。
作为一名定居羊城的“新湾区人”,笔者近十年来一直在近距离观察香港。回归二十五载,香港的社会和文化变化甚大,但不变的是它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的枢纽角色,以及作为湾区明珠的一份荣耀。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融合的历史进程下,香港特区的未来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首次接触香港,我看到了香港教师的底色
早在2011年读研期间,笔者曾通过交换生项目赴香港教育学院访学。当时是第一次离开内地,对香港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非常强烈的新奇感。由于访学是带着毕业论文的任务去的,要研究香港的半官方教育智库如何服务政府决策,到达之后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搜集文献资料并联系受访对象。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向近30位实际参与教育决策咨询的学者、校长和官员们发出了邀请邮件。十分意外的是,其中有半数人士都接受了邀请,并在百忙之中抽出1小时左右进行访谈。要知道在香港有机会参与决策咨询的人士都是“大咖”,其中就包含了知名高校领导、智库机构负责人和教师团体负责人等香港教育界名人,他们愿意抽出宝贵时间接待一位素不相识的非本地学生,足见香港教育界同仁们的开明包容。
与香港的首次零距离接触经历让我看到了香港教师的底色,尽管近些年来香港社会和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多数教育工作者的优良底色并未变质。很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缺乏互通互访而造成误会,而粤港澳大湾区的伟大实践正是要强化三地间的合作、协同乃至融合发展,化解横亘在人心间的隔阂。
香港文化“两文三语”融贯中西
2013年负笈英伦攻博,在异国他乡遇到了不少香港同学。相较于其他华人群体,香港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更为突出,很好地扮演着中西文化沟通桥梁的角色。香港文化融贯中西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两文三语”的交融共生中:香港人讲话喜欢在粤语句子中夹带大量英文原词,如“send个message畀你”(给你发条信息),创造出一种有如信息轰炸但又丝毫不违和的独特语言景观。乍看之下,粤语夹带英文的表述习惯似乎同时破坏了两种语言的“纯粹性”,但两种语言的交融共生却也创造出一种新生的语言样态,就像是两个齿轮咬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机械装置。其背后是中华文化基底与西方现代知识的有机融通:由于舶来的事物和概念是本土文化里原本没有的,因此直接采用英文原词有时比生翻硬译来得更为贴切。
语言的变迁所折射出的是社会心理和思想观念的变迁,作为百年来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开放和包容始终是香港文化的底色。笔者所遇到的香港人多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特质,永远拥抱新知识、新观念、新世界,在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是《光辉岁月》里那句“自信可改变未来”的光芒。可以说,融通中西是香港社会的独特文化资本,也是香港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平台推动国家双向开放的动力源泉。
朝辞羊城彩云间,咫尺香江一日还
最近一次去香港是在2019年,广州南高铁直达西九龙,总耗时47分钟。手里捧着的《香港味道》翻了不到10页,脑中幻想的咖喱鱼丸也还未及成型,惊觉到站之时猛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已成现实。随着湾区交通网“任督二脉”的贯通,湾区人间的心理距离日益缩短,区域内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通日益便捷,粤港澳三地间的制度和心理壁垒也日益消解。
1小时的车程让人恍如隔世,漫步在香港的大街小巷,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古典风华与现代气象交相辉映,中式回廊与西式教堂相得益彰,地道国人与八方来客济济一堂,粤式烧腊与玉米浓汤唇齿留香……香港是湾区明珠,闪耀着南粤文化的厚重底色与绚烂光谱;香港是东方明镜,折射出华人社会的美美与共与和而不同;香港是全球明星,散发出现代文明的理性之美与人性之光。有了香港,湾区才是完整的,有了湾区,香港才能更辉煌。
风雨过后,虹满香江。疫情终将散尽,期待早日恢复“朝辞羊城彩云间,咫尺香江一日还”的湾区生活新常态。
策划:尹来 游曼妮
统筹:孙小鹏
撰文:钟韵 余晖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