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在实验室查找采集于广州海珠湿地的昆虫标本。新华社发。
在2022琶洲数智人才节的系列活动加持下,6月里,人才成为广州海珠区最热词汇。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个90多平方千米的岛区上接连上演,展示着海珠区产业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雄心、信心,以及对人才到琶洲来的期望。
适逢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扬帆起航风正劲,海珠区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琶洲西区的数字经济领域头部企业陆续入驻办公;琶洲中一区广交会展馆四期有望今年底建成;琶洲中二区成为“读懂中国”永久会址;琶洲东区将打造面向未来的超级总部集聚区;琶洲南区打造环境友好型城市示范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未来城市治理新范例。
随着商务楼宇不断拔地而起,交通线路建设逐渐完成,琶洲即将迎来属于它的新时期。无论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琶洲的势头已然显现,海珠区也向外界发出了“到琶洲来”的招贤令。
数字经济乘势而起
“琶洲代表了广州数字经济发展的水平,未来可期。”这是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陈俊龙对海珠的初印象。2019年,陈俊龙从澳门大学来到华南理工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次年兼任琶洲实验室副主任。今年初,依托琶洲丰富的企业资源,他牵头成立了琶洲算法产业联盟。
琶洲发展数字经济正当其时,政策和市场都选择了琶洲。从国家到省市均对琶洲寄予厚望。去年,琶洲作为广东唯一入选单位,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20年,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领导小组以1号文件形式,明确了琶洲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的核心角色,并涵盖了跨行政区的广州大学城。
从广州城市来看,琶洲的区位优势无疑是开展招商引资的重要底牌。琶洲位于广州中心城区,毗邻珠江,与珠江新城斜岸对望,与广州塔同岸。其高保值的土地价值让琶洲成为土拍市场的香饽饽。其市场的受追捧程度足以证明前景可期。
在广州会展经济亟须发展新空间时,广交会展馆选址琶洲;在广州需要发展电商经济的时候,琶洲成为互联网集聚区,是广州抢占电商市场的主角儿;当下,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未来产业,琶洲作为核心片区,承担起了谋求科研攻关、技术独立,壮大数字经济产业的历史使命。
琶洲发展数字经济大势所趋。疫情当下,数字经济产业所展现出来的强劲韧性正诠释其经济新增长点的深刻内涵。传统线下业务在疫情面前展现出其脆弱的一面时,以线上、远程、智能、数据化等为特征的数字经济正以顺流之势开拓全新的市场空间,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海珠区因琶洲的数字经济产业也展现出了诸多新可能。2021年,海珠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405.16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位居全市第3,达到2014年以来最高。这为海珠区冲刺广州行政区第一梯队在数据上提供了可能。
其中,琶洲试验区完成投资237.67亿元,增长17.7%;企业数量超3.2万家,增长13.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68.52亿元,增长23.0%。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521.46亿元,增长23.9%,总量及增速均排名全市第2。528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07亿元,增长16.4%。
这些以双位数增长的数据为海珠区交出一份漂亮的经济发展成绩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琶洲功不可没,可谓以一个区域带动着海珠整个片区的转型向上发展。
人才聚集优势凸显
产业和人才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两项重要工作,尤其在数字经济这样的前沿产业更加明显。除了拥有渐成气势的数字经济产业优势,海珠丰富的产业形态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其拥有“文旅名片”广州塔、“商贸名片”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生态名片”海珠湿地、“创新名片”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教育名片”中山大学、“艺术名片”十香园等六张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名片。
此外,海珠区还拥有闻名海内外,处于产业链源头的中大纺织商圈。近年来,海珠区着力在该区域进行产业升级,打造中大国际创新谷和时尚中心,为更多的服装设计师提供发展空间。留住原有优势,拓展全新市场。目前海珠区已经集聚了大量的服装设计师,其中有全国服装设计师最高荣誉“金顶奖”获得者邓兆萍。邓兆萍评价道,海珠区空气环境好,居住舒适度高。这里人文资源丰富常能启发她的设计灵感。
当下,产业数字化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海珠发力时尚产业。在电商平台最为畅销的品类——服装领域,已经诞生了一批依托本地传统服装市场资源发展起来的高度数字化的创业企业。
WYoooni是一家经营快时尚的面料公司,因为擅长洞察快速数据来提供潮流面料,备货少卖得快,成为中大布匹商圈黑马。致景科技看准纺织产业链的痛点,进行纺织全链条数字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成功数字化让国内70%面辅料供应商与10%服装加工厂接入该公司研发的面辅料交易平台。
优美的生态环境在行业领头人以及从事科研攻关及项目产业化的企业而言,是重要选项甚至首要选项。海珠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数字生态岛”的概念正是基于海珠区优渥的生态环境。珠江水养育着广州人,也带给本地人珠江水延伸而来的独特文化。海珠区是广州行政区中唯一被珠江前后航道完整包围的岛区,而黄埔古港见证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时期的辉煌。国外来华贸易的船舶必须在黄埔古港卸货查验,然后再将货物运送至十三行进行交易。东西方文化在此交会,形成了此地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广州整座城市的包容气质,在海珠有充分体现。
海珠区还拥有国内大型城市唯一的城央湿地公园——海珠湿地公园。发挥海珠湿地的生态价值,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造环湿地公园的全新产业集群将成为海珠区的一大产业特色。目前,已经入驻琶洲办公的头部企业渐渐融入这片生态和产业相融合的区域,在海珠湿地开展员工福利活动,享受“近水楼台”的便利。
在海珠区对工业产业完成了向外围城区转移的历史使命后,所留下来的工业园区如今在海珠四处分布,经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初创公司落地发展。例如有车以后、逸仙电商,还有隐藏着在TIT创意园的微信总部。
就科研院所而言,海珠辖区内拥有“南天一柱”中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两所高校。此外,还拥有琶洲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据统计,海珠区内已集聚了8所高等院校、20家科研机构。众多的高校科研机构为海珠区带来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也为科研项目在地转化提供了可行空间。
在琶洲片区,广州将建成比肩珠江新城的密集交通网络。这意味着在高速公路、城区道路、轨道交通以及水上交通方面,琶洲将承担着繁密的交通任务。尤其是琶洲港澳客运口岸首期工程顺利竣工验收,缩短了琶洲与湾区其他城市的交通时间成本。
建立在海珠整体区域优势之上,以及琶洲大量的头部企业入驻,琶洲吸引人才有了底气。据预测,至2035年琶洲将集聚80万就业人口,成为广州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这将是一场气势磅礴的产业引才发展实践。
数智为帜吸引人才
琶洲想吸引什么样的人才,由其主力发展的产业决定,亦能从海珠区6月份举办的人才节主题中得到答案——数智,即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
今年,海珠区首次举办算法产业大赛,数字经济产业向纵深发展,瞄准算法领域,探索算法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大赛面向全球,共开辟了海内外7个赛区,设置6个赛道。
此次比赛不仅仅彰显海珠区着力发展算法产业,也是一份引进项目和招揽人才的方式。为优秀项目、优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针对遴选出来的优选团队和项目,海珠区将提供政策扶持、应用场景支持、与龙头企业合作支持、融资支持、招聘绿色通道等方面支持。
6月,“建行杯”海珠-中大(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山大学举行。经过激烈角逐,12个项目从251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该比赛是海珠区与中山大学联动,引导科技创新成果落户海珠区,促进以中山大学为首的华南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为学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为留住优秀创业项目和优秀人才,海珠区为获奖项目提供奖金并配套政策扶持。
同在6月,海珠区评选出首批企业首席技师,数字经济领域的技能型高端人才——树根互联股份有限公司贺东东赫然在列。企业首席技师获10万元补贴,并被鼓励在技术革新、生产攻关、带徒传技、技能传承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海珠区产业培养技能人才,建设人才队伍添砖加瓦。
此外,海珠区还评选出一批产业领域培训示范基地,数字经济领域也被囊括其中。广州市闰业职业培训学校已与琶洲数字企业建立联系,培训信息安全领域、短视频制作等热门技能。
为提升琶洲人才的荣誉感和区域认同感,海珠区联合南方都市报推出“琶洲π”人才主题宣传品牌,立足琶洲,面向湾区,对琶洲优秀人才进行多形式地宣传,展示海珠区,尤其琶洲区域的产业、人才和人文优势,服务促进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这些活动及项目无不围绕着海珠区最为急需的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数字企业集体在琶洲抱团发展,产业链条逐渐形成的当下,海珠区正在成为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创业企业的热土。据统计,海珠区已经拥有644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连续2年居全市第1,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地区。
海珠区印发了《海珠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将人才工作责任纳为相关单位年度绩效考核事项;制定《琶洲试验区数字人才引进工作方案》,全方面地统筹推进数字人才的引进工作;细化出台《海珠区支持创新人才集聚实施细则》,充分认可企业对人才的评定,实现“企业认,则政府认”的新常态。
琶洲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人才服务工作就犹如一个支点,将撬动人才到琶洲来,撬动市场主体主动布局人才力量,助力海珠区数字经济产业在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采写丨南都·琶洲π记者代国辉 实习生李晓昕
摄影丨南都·琶洲π记者陈冲
南都·琶洲π记者谭庆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