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外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

大湾区加速要素流动 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7月05日        版次:EA03    作者:卢晓中 申明浩

  粤港澳合作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是中国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开端和引擎。从制造业垂直分工到服务业深度合作,粤港澳合作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经济整合,40年来积淀了深厚的合作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大湾区建设开启了粤港澳的第三次经济整合,大湾区承担着打造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模板和率先建设统一大市场的任务。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了香港新的定位和使命,在原先的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五大定位之一,也是广东省“1+1+9”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这一新定位体现了中央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决心,也是立足大湾区国际化程度、经济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考量。

加快人、财、物、数等要素自由流动

  

  粤港澳大湾区人口7000多万(其中,港澳800多万)、GDP规模达12.6万亿元,是全世界货物贸易额最集中的区域,数字经济规模已超5.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45%,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先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发达。基于此,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跨境数据流动不可替代的试验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要“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定位也要打造国家大数据中心。2021年7月6日公布的《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甚至提出“数据跨境流通自由港”的政策目标。2021年9月5日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在“促进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方面提出“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研究建设固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绿色通道”“实现科学研究数据跨境互联互通”。2021年9月6日发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也强调要“健全数字规则,提升监管能力”。此外,2021年9月11日正式启动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也强调要通过加强粤港澳三地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基于数据跨境流动和互认共享为跨境投资创造条件。

“数流动”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前提

  

  数据要素是未来的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要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首要就是盘活数据要素,促进数据要素的共享、开放和流动。长期以来制约粤港澳“钱跨境、税平衡、人往来”的瓶颈在大湾区建设过程中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数流动”问题对于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尤为关键,未来的大湾区融通应该在“数据开放、共享和跨境流动”方面加大力度。一方面,需要做好数据跨境流动和数据治理的顶层设计,积极探索适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数据流动路径和数据治理框架,为我国参与全球数据治理贡献湾区智慧,提供湾区方案。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宽湾区数据流动的应用场景,夯实做细数据流动全过程相关技术支持和场景构建工作。

  

香港需增强全球化配置资源能力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整体来看,香港的重大机遇在于将优良的基础研究和国际化人才优势与深圳、广州等地科技成果转化优势和产业发展的优势整合起来,更好地整合“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及其周边产业创新集群优势,利用好全国和全球创新资源,贯通上-中-下游的高科技产业链,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基础。

  同时,香港需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超级联系人的高度和广度。未来的香港携手湾区其他城市,借助RCEP等协议,可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新机遇.RCEP的15个国家的市场一体化进程将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市场空间横向扩张和产业空间垂直整合的机遇,让湾区企业在更大区域内配置资源,更大范围协作生产。日韩的价值链的加入将有利于高端制造业和先进技术的进口和投资进一步集中于大湾区。香港需进一步融入大湾区,形成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交叉融合,携手湾区其他城市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

策划:尹来 游曼妮

统筹:孙小鹏 撰文:卢晓中、申明浩 受访者供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