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广东聚焦校服、玩具、燃气具、电动自行车等产业,开展“提质强企”帮扶活动

建设“产品医院”,请专家为企业“问诊治病”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6月17日        版次:EA02    作者:肖韵蕙

  多家“产品医院”开展“义诊”和技术帮扶活动。

  多家“产品医院”开展“义诊”和技术帮扶活动。

  多家“产品医院”开展“义诊”和技术帮扶活动。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提质强企”行动相关通知,提到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至少聚焦10个以上产业集聚区,围绕区域质量瓶颈问题,通过技术帮扶,破除质量障碍,推动区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和集群化发展。广东目前在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方面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将聚焦哪些产业集聚区来开展此项行动?对于儿童和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安全,粤市场监管部门是如何进行监管的?近日,南方都市报就相关话题专访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接下来,南都还将结合案例做相关的采访和调研报道。

  背景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提质强企”行动通知

  通过技术帮扶破除质量障碍

  今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的通知》。文件要求,要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坚持一个一个行业抓、一个一个地区抓、一类一类产品抓,面向质量问题较多的重点产品,面向关系民生福祉的广大中小微企业,面向行业质量发展瓶颈明显的产业聚集区,组织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切实补齐产业发展质量短板,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有效提升市场主体质量竞争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此次行动的重点任务,首先就是解决重要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围绕玩具、文具、儿童家具、校服、童鞋、老年手机、老年人助行器等儿童和老年人用品,帮助企业健全质量管控制度,普及质量技术知识,严格内部质量管理等,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适用性。

  其次,消除重点工业品质量安全隐患。以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车载常压罐体、电线电缆等工业品为重点,针对产品质量安全排查治理过程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推动监管与帮扶无缝衔接,通过“质量问诊”、技术攻关、质量培训等方式,有效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最后,保障大宗生产资料质量安全。

  主要措施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提到,要帮扶提升重点企业质量能力。围绕处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关系国计民生的中小企业,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围绕质量管控能力差、质量意识不强、生存发展面临瓶颈的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着力解决制约或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质量短板,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此外,帮扶提高重点行业产业链质量水平。组织技术机构深入分析本地区主要行业发展状况,准确把握产业链各环节质量水平,瞄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找准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面向全产业链提供服务,加快强链、补链、延链,提升行业全链条质量水平,推动以点带链助推高质量发展,实现帮扶一批企业、提升一个行业的目标。

  最后,帮扶推动重点区域质量升级。聚焦块状经济发展,针对区域产品质量问题,推动区域建立产业联盟,梳理地方支柱产业质量共性问题,开展质量攻关,解决关键质量技术问题,夯实地方支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质量基础。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至少聚焦10个以上产业集聚区,围绕区域质量瓶颈问题,通过技术帮扶,破除质量障碍,推动区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和集群化发展。帮扶规范新兴领域质量管理。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实施质量技术帮扶,既留足发展空间,同时又坚守质量安全底线。

  调研

  瓶颈

  广东中小微企业产品质量基础薄弱

  缺乏有效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广东省内,影响相关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瓶颈有哪些?据悉,目前广东主要存在龙头和上规模企业占比少、大量中小微企业产品不合格问题突出等方面。在监管部门统计的排名前30种不合格产品中,中小微企业占不合格企业总数的92.5%。中小微企业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质量管理意识淡薄。部分企业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了企业内部质量管理。

  二是产品质量基础较为薄弱。多数中小微企业都是从小家庭作坊转变而来,生产设备比较落后,产品设计环节也存在先天不足。三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许多中小微企业缺乏成品检验、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等基本检测设备,缺乏专业质检人员和有效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普遍未严格落实生产原材料、辅料、外购配套件和外协件入厂时的进货检验制度,生产环节把关制度,出厂成品检验制度。

  如粤西是电饭锅、电热水壶、皮肤毛发产品产业集群地,该产业集群存在企业整体规模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产品医院威凯检测有限公司与廉江市政府、廉江家电协会、廉江市市场监管局共同成立产品质量提升工作组,签订具体的帮扶合同,组织开展系列帮扶活动,为200余家企业解决疑难问题150余例,并培训200多位企业人员,大大提升了当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聚焦

  围绕校服、玩具、燃气具、电动自行车等开展“提质强企”帮扶活动

  广东将聚焦哪些产业集聚区来开展此项行动?据悉,今年,广东省市监局将重点围绕校服、玩具、燃气具、电动自行车、插头插座、防爆电气、钢筋水泥、生活电器、照明灯具、电线电缆、日化用品、消防产品、电子产品、陶瓷卫浴、音视频、厨卫电器、化肥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产业集聚度高、问题较多且较集中的产品来开展“提质强企”帮扶活动,相关产品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汕头等地区的产业聚集区。

  选择标准主要是,一是产品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程度;二是相关产品在全国生产企业的占比;三是不合格产品分布情况,并结合广东省产品监管实际选定。如广州的日化用品集聚区,以洗涤剂为例,企业数有145家,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比为40.1%,其中中小微企业就有137家;深圳的电子产品集聚区,以移动电话为例,2021年广东手机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一,除少数大型知名品牌制造商,更多的手机制造商是一些中小企业;东莞的纺织服装产业聚集区,生产企业数为27000余家,是我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基地和最主要的服装出口地之一。中山古镇、江门、佛山为中心的照明产品聚集区,生产企业达到10000余家,在全国有近70%的市场占比;汕头为中心的玩具聚集区,生产企业达到14000余家,占全国玩具企业的70%,从业人员达12万人;以及佛山的陶瓷卫浴、厨卫电器产业聚集区,均在全国范围占有较大的比例。

  动作

  1 募集600多名技术专家组建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库

  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具体通过怎样的技术帮扶来破除质量障碍?广东省市监局表示,一是设立产品医院,组织专家精准服务。首批组建了8家省级“产品医院”,今年又增设了4家机构为产品医院,目前共有12家产品医院,并还在根据实际有选择性地增加相关行业产品医院。从科研院所、检测机构、龙头企业募集了各类产品质量技术专家600多名,组建了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专家库,分门别类设立专家组,筑牢质量帮扶工作基础。

  二是开展产品企业质量问题根源“清零”行动,杜绝质量问题“死灰复燃”。广东省市监局将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历年监督抽查不合格检出涉及广东省产品不合格的数据进行全面汇集,并将广东省2011年至2021年有生产不合格产品记录的20058家企业纳入“问诊治病”重点对象名单,制定造成产品不合格根源的“清零”方案和企业“康复”评估标准,采用严管和帮扶相结合方式,帮助企业快捷、高效找到“致病”的根源性问题。

  目前已对经过帮扶的企业进行“康复”评估,有4573家企业经“产品医院”出具“康复”结论,移出“重点关注”对象名单。力争今年上半年前,将过去10年留存的企业质量问题全部“清零”。

  三是对列入“清零”对象名单的企业开展产品实名实证专项核查,督促企业签署落实产品实名实证、建立健全合格验证体系承诺书,压实企业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四是开发“粤品通”质量技术帮扶信息平台,建设线上“产品医院”。该平台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共有646名产品专家先行入驻平台提供线上“问诊”服务。“粤品通”平台可提供文字、语音、视频通话等形式,让企业与专家互动,确保及时、准确、全面地为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的企业提供精准帮扶服务,让企业“零跑动”“零距离”“全天候”接受质量帮扶,有效降低“问诊”成本,提高“治病”效率。

  2 守护儿童和学生等重点人群健康安全,查处假冒伪劣产品15853批

  关于总局提出的“一老一小”消费品的相关产业,广东省主要有以汕头、东莞地区为主的玩具产业,广州、东莞、佛山、深圳等珠三角地区为主的儿童家具和校服等产业,深圳、东莞等地区的老年手机产业等。在守护儿童和学生等重点人群健康安全方面,广东省近年约谈企业6745次,查处假冒伪劣产品15853批,撤销玩具类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075张。

  目前广东省亟须重点监管和提升质量的重点产品有玩具、燃气具、电动自行车、插头插座、照明灯具、电线电缆、日化用品、消防产品、电子产品、陶瓷卫浴、音视频、厨卫电器等。

  同时在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适用性方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帮扶:一是帮助企业掌握产品的标准,根据标准把好产品质量关。很多质量问题都是源于对标准不熟悉、理解不透彻所导致,并非技术难题。加强标准培训,落实到品质管理和各生产工艺流程中,严格按标准规范进行生产,并按照标准要求把好出厂检验关,产品质量必有所提升。

  二是做好原材料的质量把关。部分质量问题是由于劣质原材料所导致,因此务必建立原材料采购制度,定期送检确保原材料质量水平。三是帮助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在保证产品安全性能基础上,指导企业对产品性能进行分级分类,对产品结构、外观美化等品质进行优化提升。

  3 委派技术专家上门“义诊”,推动行业质量稳步提升

  产业链易存在群发性、连续性产品质量问题,推进产业链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常态化,并探索推进行业性、区域性质量提升帮扶工作,有利于促进区域和行业产品质量整体提升,推动区域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市监局一是采取“一地一策”“一品一策”“产业聚集区一站式服务”帮扶举措。

  二是建立约谈督导机制。对存在区域性、多发性问题的地区,及时发出监管警示函,并视情况对其分管负责人进行约谈、指导,要求其开展针对性产区整治,切实解决存在问题。塑料管道产业是广东省重要的传统产业,产业规模在全国居于前列,但是仍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历年的监督抽查中都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广东省“产品医院”问诊活动开展后,一方面组织企业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一方面委派技术专家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尤其中小企业进行上门“义诊”,开展技术帮扶工作。

  帮扶专家们下沉到生产车间,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仔细查找和分析问题,就最新产品标准的要求、质量管控对策、生产工艺控制、检测精准度等方面进行帮扶,并协助企业制定产品质量改进计划和整改对策,促进企业“强身健体”,推动行业质量稳步提升。

  以广州质检院一对一帮扶的广州广化塑料管道有限公司为例:广州质检院通过帮扶活动,帮助广州广化塑料管道有限公司解决了冷热水用聚丙烯(PP-R)管材熔融温度项目不合格的问题;并派出精通技术和标准的专家团队,全程指导该公司起草制定国内相关产品首份团体标准T/GDPIA 42-2022《给水用112级聚乙烯管材》,用标准做规范,持续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实验室质控能力和研发能力。

  在广州质检院的帮扶下,广州广化塑料管道有限公司不仅在三年来的历次监督抽查中均未出现不合格产品,还研制出了新型高性能管材制品,并入选了广州市首批“专精特新”扶优计划培育企业。通过团标的制定,开拓了新型高性能高品质的新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为接下来引领和规范整个产业链,提升塑料管道产品整体质量起到突破性的积极影响。

  成效

  已有646名专家入驻平台 提供在线“问诊”服务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广东省产品检出不合格的比例逐步下降,如2020年,国家监督抽查涉及广东省产品不合格检出率比上年下降16.7%。目前,已有646名专家入驻平台提供在线“问诊”服务。

  依托“产品医院”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活动77期,将广东省2011至2021年有生产不合格产品记录的20058家企业列入“清零”企业名单,对正常经营的14471家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开展巡回“问诊”和质量技术帮扶服务,制定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康复”评估标准。目前,已有4573家企业通过“康复”评估顺利移出“重点关注”对象名单,4690家企业签署了产品质量承诺书,全省企业质量问题“清零”率为53%。截至2021年底,共解决企业质量问题数量1852个,出具质量问题“诊断书”1354份。

  2022年广东省市监局正式印发《关于组建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工作管理团队的通知》,广东省“产品医院”和省质检协会为代表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帮扶管理工作团队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以产品质量技术帮扶为使命的工作团队,同时大力推进“粤品通”微信小程序和“质量信用赋码”工作,实现线上帮扶和质量分级等智能化管理。

  目前,“粤品通”平台提供了包括产品质量“体检”报告查询、专家顾问“坐诊”、产品质量一对一“问诊”、产品“康复”情况核查等超30种在线服务,入驻了广东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集团、中国电器研究院等“产品医院”在内的646名产品质量专家,在线问诊(咨询)企业达6876家。“在线问诊服务门户”“专家质量服务系统”“企业产品质量档案库”功能已投入使用,其他功能板块正持续开发和优化中。

  数据

  从科研院所、检测机构、龙头企业募集了各类产品质量技术专家600多名,组建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专家库

  将广东省2011年至2021年有生产不合格产品记录的20058家企业纳入“问诊治病”重点对象名单

  广东省近年约谈企业6745次,查处假冒伪劣产品15853批,撤销玩具类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075张

  2020年,国家监督抽查涉及广东省产品不合格检出率比上年下降16.7%

  4573家企业通过“康复”评估顺利移出“重点关注”对象名单,4690家企业签署了产品质量承诺书

  出品:南都鉴定评测实验室

  统筹:陈养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韵蕙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