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人员给斑头鸺鹠佩戴脚环做个体识别,并进行身体检查。
从树上跌落折断翅膀的林雕雏鸟得到专业机构的救助。
近期,人们“偶遇”动物幼崽的事件越来越多。在吉林长白山,有居民在家门口发现一只“小野猫”并送至相关机构,经确认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的幼崽;而在城市和近郊区域,也有市民不时“捡到”一些雏鸟,并带回家救助。
不过,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一行为必要性不强,甚至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好心办坏事”。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野生动植物与湿地监测保护工程师周佳俊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就表示,群众在遇到野生动物幼崽时,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出手、不接触;如通过辨认确定该幼崽身体状况欠佳急需救助的,则务必联系林业等相关部门,交由专业人士进行救助。
春夏之交正值鸟兽育雏期
南都:为什么在近期群众遇到动物幼崽或雏鸟的事件会越来越多?
周佳俊:首要的原因是,目前适逢春夏之交,大部分鸟兽的育雏期就是在这个时节。而像豹猫一类的动物,相比于猪獾、鼬獾这些常见会打洞的动物而言,选择的产仔地点隐蔽性相对不足,甚至有的母猫会在一个大石头下就生了小猫。因此小猫在被人发现时,人们往往会误以为小猫被母猫遗弃;另一个方面,不少鸟类例如乌鸫、猫头鹰的雏鸟已经进入学飞的阶段,它们从巢穴里出来后掉到地面上也是常见的情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近期强对流天气频繁,在暴风雨的侵袭下鸟巢从高处被刮落也会导致雏鸟暴露在人们的视线当中。
一般情况下非专业人士不可私自救助
南都:当“偶遇”这些幼崽或雏鸟的时候,非专业人士应该做些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周佳俊:最科学的办法,就是立刻离开现场。因为人本身对于这些动物而言,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如果我们一直在附近徘徊,母兽就不会现身照顾幼崽。如果实在对小动物不放心,我们选择等一两个小时之后,再回到原地查看幼崽是否在现场。如果说还在原地且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时就可以考虑是否对其进行救助。
对于雏鸟而言,如果我们发现它们出现在开阔的位置,比如草坪、花坛甚至是在马路上,可以把它们转移到附近的绿化带或灌木丛内。在正常情况下,亲鸟可以通过叫声就能重新找回雏鸟。这时我们可以在隐蔽的地方进行观察,只要亲鸟回来找到雏鸟,并重新对其喂食,就确定雏鸟是安全的。
还有一点,如果遇到的确需要救助的动物,务必联系专业机构进行介入,非专业人士避免将其私自带回家。因为大部分人并不了解野生动物的生长环境、食物习性和应激程度,私自“救助”往往会是以动物每况愈下,直至死亡而告终。
南都:在什么情况下,幼兽和雏鸟才需要送往专业机构进行救助?
周佳俊:对于濒危动物,我们在确认它已经失去父母照顾和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确实有义务进行专业救助,这对于维持濒危动物的种群数量是有正面意义的。另外,机构可以在救助过程中积累经验,完善救助体系和技术手段,同时可以为科普提供素材。例如我们曾经捡到过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林雕的雏鸟,它是在绒羽期从树上掉下来,摔折了翅膀。尽管救助机构为它做手术接好了骨折的翅膀,但还是造成了一定的畸形,导致它无法像正常个体一样长时间飞行捕猎。虽然它已经无法回归野外成为野生种群中的一员,但救助过程还是为机构留下一套可借鉴的雏鸟救助方式。
有关部门可设立相关标准进行引导
南都:社交媒体上有一些科普博主称,救助有时是“好心办坏事”,对于这个说法你怎么看?
周佳俊:我是同意这个观点的。事实上,无论是幼兽还是雏鸟,只要是健康的状态,我认为是完全没有救助的必要性。无论是幼兽还是雏鸟,它们这些物种祖祖辈辈都是在类似的环境下出生并经历着一系列成长的过程,即使是被其他野生动物猎杀或死于疾病、营养不良,这也属于自然淘汰,我们出手“救助”,反而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另外,对于野生动物个体也不能贸然接触。一方面是使幼兽沾染人类气味,容易导致母兽弃幼,属于人为地导致幼兽无法正常生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人感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风险。
南都:在提高群众正确的动物救助意识方面,你有哪些建议?
周佳俊:必须承认的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大大提高了,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才是正确的,所以才容易产生“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因此我认为,相关部门应该设立一个标准,让群众了解到救助机在构遇到什么情况时是有义务去进行救助的,有哪些情况机构是没有义务进行救助的(例如外来物种的幼体、身体状况良好可原地放归交由亲鸟照顾的雏鸟等),还有哪些情况适合让群众自行处理的等等。在此基础上,新闻媒体也要有正确的宣传,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引导。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