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7期“论道顺德”座谈会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

预防青少年心理危机 家校合作织密“防护网”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2年05月25日        版次:EA04    作者:胡嘉仪

  第57期“论道顺德”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现场。

  你的孩子焦虑了吗?孩子心理状况“亮起红灯”,我们该怎么办?学校、家长和社会三方如何合力呵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5月20日,第57期“论道顺德”政协委员建言资政座谈会围绕“‘双减’政策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之路怎样走”的话题,邀请区政协委员以及来自教育界、家长、社工等代表一起开出“心理处方”,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嘉宾名单

  

●顺德区政协副主席李建丽

●容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容桂联委会主任刘英华

●顺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萍

●顺德区政协委员、容边小学校长彭海云

●顺德区政协委员、顺德区东逸湾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丹薇

●顺德区政协委员苏权兴

●顺德区启创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执行总监廖倩婷

●淑恒工作室创始人冼淑恒

●容桂外国语学校家委会会长何春

  焦点1

  青少年为什么如此焦虑? 来自社会多方的教育焦虑, “转嫁”到孩子身上

  “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是取得好成绩,众多家长和孩子被裹挟到分数之中,在内卷、“鸡娃”中迷失了目标和方向。

  “教育焦虑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为了让孩子成绩变得更加好,家长很焦虑,老师也很焦虑,整个社会都很焦虑,这些焦虑最终会转嫁到我们孩子身上。”顺德区政协委员、容边小学校长彭海云表示,在这样教育焦虑的大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健康就会“亮起红灯”。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彭海云发现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表现这三方面:一是孩子的内驱力不足、缺乏积极性,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二是孩子自我否定情绪增强,当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期待过高,孩子达不到的时候,他们就会出现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情绪;三是沉迷网络,当孩子学习压力过大,他们就会沉迷网络寻求一些慰藉。

  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强调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多样化需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从长远看,“双减”若落实到位,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顺德区政协委员颜丹薇表示,“双减”政策实施之后,作业减少了,课外补习班也没有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自然就小了,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了。但有些家长反而更焦虑了。“有些家长会有这样的困惑,作业量减少了,补习班没有了,那孩子的成绩怎么办?如果家长不能正确理解‘双减’政策,无法及时调整这种焦虑,反而会给孩子更大的压力。”颜丹薇还谈到,随着孩子跟作业和补习班打交道时间少了,这意味着跟同学朋友、父母相处时间就增多了,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正困扰着青少年。

  焦点2

  孩子焦虑时,父母如何帮助?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在座谈会上,容桂外国语学校家委会会长何春说出了大多数家长的心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很多家长的愿望,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优秀。”

  在学校工作多年中,彭海云也深切地感受到,现在的学生物质方面很丰富,但他们一出生就被“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所裹挟。

  如果“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对的,那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从事多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冼淑恒向现场所有嘉宾观众“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如果有起跑线,那孩子的起跑线就是家长的认知与高度,家长不要把对自己的期待,投射到孩子身上。”冼淑恒建议,无论现在多少岁,终身学习,做一名具有成长性思维的家长很重要。“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与此同时,冼淑恒还表示,0至7岁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时光,犹如一颗种子要发芽就需要阳光与雨露,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日后长大了就能够抵挡外面的风雨。

  作为家长代表,何春从自身经验来提出建议,家长要学会平衡自己的期待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凡与不完美,从而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能被家庭或学校等外部体系过满地安排,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安排,独立从容地感知和思考人生及世界。”顺德区政协委员苏权兴作为家长代表建议,青少年个体生命成长,尤其是身心的平衡健康,需要适当“留白”。

  顺德区启创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执行总监廖倩婷从事青少年社工工作已经有14年了。“从我们服务的个案中发现,特殊家庭如离异家庭的孩子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她建议,要普及合作亲子教育理念,即使夫妻双方关系破裂离异了,也要通力合作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从而减少对孩子的心理创伤。

  对此,顺德区政协副主席李建丽则建议,家长要优先经营夫妻关系,父母关系融洽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础。

  焦点3

  顺德如何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2025年,建立完备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顺德相关政府部门在及时干预方面正在进行哪些努力?

  “顺德区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省走在前列。”顺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萍介绍,目前,顺德有317名专职心理教师,初高职中100%配齐心理专职教师,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超过80%,所有中小学校设有心理辅导室,每班每两周开展一节心理课。每学期也会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并建立心理档案进行跟进。

  容桂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容桂联委会主任刘英华表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容桂教育中心工作之一,主要围绕三方面开展:一是让家长正确认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二是怎样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三是多部门联动,政府搭台,社会各界参与,共同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和谐社会氛围,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人才。

  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学校、家庭、社会一个都不能少。那么,顺德如何多方合力构建完善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2021年8月,顺德出台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到2025年建立起完备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陈萍表示,接下来主要从两大方面着手,一是实现顺德所有学校100%配备专职心理老师,并提高其专业水平;二是加强家校合作,织密预防青少年心理危机的“防护网”。

  在预防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上,有“拔河”和“决堤”两大理论。顺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萍解释道:“‘拔河’就是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家校合作与孩子面对的负面情绪‘拔河’,帮助孩子走出绝望,重新感受生命的意义,‘决堤’即及时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防止负面情绪到达‘水位警戒线’,同时减少‘导火索’事件的发生,有效预防孩子心理‘决堤’”。

  顺德区政协副主席李建丽则建议,在婚姻登记时,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新婚夫妇的婚姻教育,让新婚夫妻学习如何为人父母;在产检阶段,相关部门和机构也要开设针对新手父母的辅导课程;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政府要把更多资源和精力放在婴幼儿时期的“起跑阶段”。

统筹、采写:南都记者 胡嘉仪

主持:南都记者 路漫漫

拍摄:南都记者 陈斌颖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