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吴硕贤
1947年5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建筑界与声学界培养的首位博士,主要从事建筑环境声学的教学与研究。
主要著作有《偶吟集》《恒吟集》《音乐与建筑》《室内声学与环境声学》《建筑声学设计原理》《吴硕贤文集》《吴硕贤诗词选集》《吴硕贤行书选》《成语新解与杂谈》《吴硕贤序跋诗文集》等。
花城三月,落叶知春。迎着华南理工大学校园里飘落的黄叶,75岁高龄的吴硕贤又在“朋友圈”更新原创诗作,这次是《黄叶》:“黄叶半干枯,依依别植株。虽违枝上秀,却把锦途铺。”自从开通微信后,他这一习惯至今坚持了六年,平均“每日一更”,已有2000余首作品。
擅长作诗不足为奇,但放在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的吴硕贤身上,文理相融、才学相通的“大家”风范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出自书香门第,自幼与诗词歌赋、书法相伴,文学的精粹激发了吴硕贤数不尽的科学灵感……近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诗意花城 听见花开”系列活动,吴硕贤受邀分享自己与诗歌一生的“相处之道”。
文理相通
诗句迸发建筑设计灵感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在科学家与诗人之间,会如何选择?被问及此,吴硕贤的答案是“选择科学”,“诗词可以作为很好的业余爱好,与专业并不矛盾”。秉持文理相通的理念,诗词成了吴硕贤科研路上源源不断的“助燃剂”。
1998年,调任华南理工大学后,吴硕贤不断为我国建筑环境声学边缘领域作出贡献,带领团队跑工地开展实地测量,陆续承担了近百项工程的声学研究和设计任务,填补建筑声学领域的多个空白。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获批建设,是我国建筑领域第一个、目前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吴硕贤担任实验室主任和“亚热带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节能”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在这座实验室里,收藏着一副广州大剧院歌剧厅1:20的几何缩尺模型,内里大有文章。
吴硕贤在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指导研究,他告诉记者,广州大剧院正式启用前一年多,他带领团队对其进行了声学缩尺模型实验和现场测试,“为了让广州大剧院‘听起来很完美’,确保每个位置都能听到高保真声效”。匠心设计之下,广州大剧院也被评为“世界十大歌剧院”。“声学本身是物理学的分支,但我们要研究声环境,本身就是对人听觉的关怀,让人欣赏音乐、戏剧,那么文学艺术与物理科学本身便是交融在一起的。”吴硕贤说。
这些年来,吴硕贤将中华诗词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进行了巧妙融合,从古诗词中发掘自然、建筑与文学相通的灵感,孕育大师作品和大师理念。在城乡规划界,他认为要做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道德经》中老子所推崇的一种美学观念。由此启发,吴硕贤提出了“城市留白”的概念,“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与建筑之间也需要留白,才能构成城乡之美”。
在观景学科方面,吴硕贤创造性地提出了声景、香景和光景“三景融合”概念,分别是诉诸人的听觉、嗅觉和视觉来欣赏风景。他以古人对杭州西湖的描述为例子,“柳浪闻莺”“南屏晚钟”是声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便是香景,而“三潭映月”“平湖秋月”则是光景的丰富变化。
吴硕贤认为,自然美景都是“三景融合”。为了更好地研究“三景”概念,他深入分析《诗经》后发现,其中有28%的内容均与声景有关,比如“关关雎鸠”“呦呦鹿鸣”等,反映了虫鸣鸟唱的美妙声景。他也受到古人对光景描写的启发,如“杲杲日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提出了城市光景的构造,不仅是响应国家对绿色环保的号召,更是对宜人环境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丰厚的诗词造诣,让吴硕贤有了“异于常人”的研究思路和视角。在理工科领域,尤其是建筑学,实际上就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吴院士身体力行地从中发现“美”的共通点,向传统借鉴,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经世致用
诗词记录半生心路
吴硕贤生于福建诏安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吴梦丹、叔公吴梦沂均是清代贡生,才识渊博、善于书法,父亲吴秋山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书法家,精通辞章翰墨之学,曾在高校教授古典文学。
吴硕贤记得,幼时家中藏书丰富,《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宋词三百首》自是常见。“从小父亲就教会我诗歌的格律、音律,所以在小时候,五言、七言的绝句、律诗我都背得很熟。”他说。初中起,吴硕贤已独立创作诗词若干,如“长天如海云为浪,变幻升腾泡沫翻;霰玉纷飞三百丈,顿成大雨落人间”“始立攀登科技志,徜徉数理咀英华”,这些富有想象力的诗句,就出自青年时期的他。著名文学家叶圣陶曾写信评价其作品“诸作大体均佳,读之有馀味”。
年少梦想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文学家和作家,吴硕贤却因时世变局踏上科学之路,日后更是成为中国建筑界与声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所幸,在人生重要节点上,原创诗词刻录着吴硕贤的心路历程。
“投身学海寻珠玉,辟径书山采桂芝。收拾行装期北上,前程似锦任驱驰。”这是吴硕贤北上清华求学前写下的豪迈诗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破裂,苏联科技专家被撤走。为响应国家对青少年努力向科技领域进军的号召,吴硕贤毅然决定投身理科学习。1965年,他以福建省理科状元、全国最高分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
后遭遇学业中断,吴硕贤先后被分配西安铁路局和南昌铁路局工地劳动。从普通工人的粗活做起,他没有一点怨言,担水泥上山、住绿皮“宿舍”、跑山洞测量……尽管这并非吴硕贤求学最初的想法,但他却在这个领域里“寻珠玉”“采桂枝”,其间自学20多门结构方面的过程,丰富理论知识。
1978年,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后,吴硕贤抓住机会,成功考取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专业研究生。为了探索国内城市声学的研究,他又分别拜师吴良镛和马大猷这两位学界泰斗,创造性地将建筑学与声学结合起来,进行开拓性的研究。攻取博士学位后,吴硕贤有感而发,写下“边缘领域拓荒始,理纬文经织锦成”。
2005年,57岁的吴硕贤当选全国建筑技术科学领域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做了半生研究,他仍波澜不惊,挥毫写下:“半世追求谋致用,平生研究贵坚持。清音着意厅台响,彩墨随心笔底摛。”
日更原创
万物皆可成诗
“术业有专攻,但业余海阔天空。”吴硕贤笑谈自己一生对诗词歌赋的热爱。
退休以后,吴硕贤保持着与自然同步的规律作息,伴随皎月入眠,迎接朝阳起身。六年多前,他养成了一个“特殊”习惯——5点半左右晨起后,在朋友圈分享原创新诗,以几乎日更的频率保持平均每日一首。
2016年,虚岁七十大寿前夕,吴硕贤在学生的帮助下开通微信,有了朋友圈,此后便坚持在朋友圈晨起赋诗。“过去都是集纳成册,由出版社进行刊登,现在分享起来确实更方便。”吴硕贤说,作诗的灵感来源广泛,自然风景、社会时事、生活感悟、年少往事皆可成诗,“写得快的话,十多二十分钟,慢的话也要一两个小时。”有时灵感涌上心头,吴硕贤也会一天赋诗两三首。那时,他已整合发表了《偶吟集》《恒吟集》等著作。
不得不说,网络确实平添了吴硕贤作诗的新乐趣,“我发现,很多科技工作者不一定会创作,但对我发的诗很有兴趣,也懂得欣赏。”朋友圈里、微信群里收到的点赞,总能让吴硕贤为之一乐,“不少他们点赞的作品,也是我比较满意的作品。”在他看来,这就是志趣相投、雅俗共赏的一种有益交流。
“我们中华从诗经、楚辞、汉赋一直到唐诗、宋词、元曲,诗词歌赋的传统是绵延不断的,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做的一大贡献。”一生与诗歌为伴,吴硕贤希望,诗词歌赋等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年青一代中延续。除了在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里担任诗社顾问,吴硕贤最近还新增了一个身份——中华诗词学会高校诗词工作委员会顾问,身体力行向校园里的年青一代推广诗词文化。
前不久,吴硕贤受邀参加“诗意花城·听见花开”湾区诗词之夜活动。他表示,岭南自古以来就是“诗词之都”,历来不乏“我手写我口”诗歌创作的先贤大家。广州要在教育里做好普及工作,重视培养青少年对诗词的兴趣,激发他们传承诗词文化的责任感。“从娃娃抓起,先学会欣赏、喜欢诗词,再重视引导、培养,慢慢开始创作诗词。”
在吴硕贤看来,广州的“诗意”无处不在,学会听见“美”的声音,生活处处能写诗。他强调,诗词创作并非墨守成规,而是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融合现代词汇进行创新。他不反对“旧瓶装新酒”,学会通过创作的实践来反映当代生活,反映新鲜事物,对后代的艺术欣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实习生 张华亮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