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蔡立辉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 林如鹏
在本届读懂中国会议上,来自多学科领域有实践经验的学者们多角度、多形式解读中国,深入讨论、激荡思想,推动了中外嘉宾对中国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1
从理念、做法及文化读懂中国抗疫
“我认为,‘读懂中国’从公共卫生医疗及抗疫领域,向全球输出了三个内容,即理念、做法和文化。”
在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召开期间,以“国际抗疫合作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主题的研讨会于2月3日上午顺利举行。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蔡立辉在会后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谈及他对疫情下“读懂中国”、“读懂广州”以及“中国担当”的理解。
从三方面了解中国抗疫
蔡立辉认为,新冠疫情是当下所有全球性社会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与发展。面对这个根本性问题,各个国家不能再用本国的解决方法来抗击新冠疫情,抗击新冠疫情具有了全球性的尺度。这个全球性尺度就是生命至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那么,中国在全球的抗疫中体现了怎样的担当,又让外界读懂了些什么?
“首先,我们让外界看到的是抗疫的是理念,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对工作高度重视;其次就是中国做法,即救和防相结合,这也是我们的制度优势。
最后就是了解了我们的文化,比如中医治理。另外,在疫情面前,在政府的引导下,社会的充分配合也是一种特有文化。”
全球抗疫应解决两类冲突
蔡立辉还谈到,在全球性新冠疫情灾难面前,人类是一个卫生健康共同体,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独力应付;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将病毒拒之门外、安然若素。“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坚持国际抗疫的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因此,当前最紧迫的是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尽快解决两类冲突:“首先是在不均衡发展的条件下,这种新关系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抗击新冠疫情的全球性尺度与本国行为之间的冲突;其次是在超越国家为中心、运用全球性尺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范式以及强有力的、完善的国际协调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各国为了谋求自我利益而在经济利益和权力平衡关系方面进行争夺而发生的冲突。”
而解决这方面的冲突,就要求每个国家尤其是大国,必须有担当。对此,蔡立辉在大会上也特别提及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担当。“一是提出和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二是充分发挥‘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三是全社会动员,形成了群防群治的格局。四是,面对疫情科学施策,系统应对。最后,在疫情新形势下,倡议‘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彰显了一个大国的担当和作为。”
从广州读懂中国
此次大会在广州举行,那么读懂广州对于读懂中国又有何意义呢?对于南都记者这一问题,蔡立辉表示,广州是中国对外的窗口,改革开放的前沿,中国的南大门,国际化大都市。“因此它在很多地方引领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如果能读懂广州,就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了。”
今年是“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第三次来到广州。会议期间,大会以广州为案例,举办8场专题研讨会,议题涵盖幸福之城、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人文之城、数字经济等。
蔡立辉认为此举非常好。“就是要在大会中体现更多广州元素,不仅要从中国读懂广州,也要从广州读懂中国。”
2
以侨为桥,用行动擦亮暨大金字招牌
12月1日上午,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即将开动之际,首场活动“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主题论坛在暨南大学举行。会上,林如鹏表示,青年是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关心和支持青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的历史时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既面临着难得的人生机遇,也担负着光荣的时代使命。
创立于1906年的暨南大学,是国家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建校至今汇聚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40多万人,有着华侨最高学府的美誉。
在暨南大学校园内,不乏优秀的青年代表,例如,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学校苏炳添教授创造了亚洲新的奇迹,让暨南大学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983大学;奥运冠军陈艾森今天也在现场作为青年代表发表讲话。林如鹏表示,“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青年们的拼搏和奋斗,他们用实际行动擦亮了暨南大学金字招牌。”
他希望广大的暨南青年把握本次论坛的学习机会,向青年榜样们学习,不负韶华,不负重托,厚植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
采写:南都记者 伊晓霞 郑雨楠 实习生 蔡杭涵 汤君妍 摄影:南都记者刘宝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