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粤剧院大厅效果图。
广州粤剧院新址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越秀区桂花岗一街,临近广州火车站地铁站,是广州粤剧院的现址;而在不久后的将来广州粤剧院将搬至CBD珠江新城的“新家”,走入车水马龙的黄埔大道,拐进马场路,新址和太阳新天地商场只隔着一条马路。等新址建成后,看戏和逛街,就是过个马路的事。
不仅紧挨黄埔大道、马场路,广州粤剧院新址还与红线女艺术中心成为了名正言顺的“邻居”,两座建筑用一条连廊打通,让红线女艺术中心与广州粤剧院“血脉紧连”。
“广州红豆粤剧团是红线女老师在1990年创立的,而红线女艺术中心本身也是传承及弘扬粤剧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包含了红线女老师相关的展览、纪录片等。”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碧表示,未来在推广粤剧文化方面也会与红线女艺术中心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
广州粤剧院新址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正推进装修工程、室外园林工程和剧场专业建设等。
话你知
粤剧
始于南宋,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南国红豆”,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粤语流行地区,是最能体现广府文化的文艺品种之一。
随着粤剧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精品粤剧相继推出,取得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绩。11月29日,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提名名单公布,广州粤剧电影《南越宫词》喜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目前国内仅有5部戏曲片入选。
一分钟“穿越”到“红线女艺术之路”图片展
在广州,粤剧被广州人亲切地叫做“广府戏”。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在广州生活的外地人,都听过它的名字。然而由于广州剧院地点分散、场地受限等因素,很难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此外,由于广州粤剧院现址位于小区住宅的中心,对于粤剧日常创作、排练、生产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排练、拉物资,会出现扰民的情况,甚至有时会收到投诉信息,挺不方便的。”徐碧坦言。
为扭转这一局面,广州粤剧院做出了改变,新址于2018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并争取在2022年国庆节前正式对外开放。徐碧透露,作为振兴粤剧的基地,剧院建成后,将以粤剧为纽带和桥梁,加强与湾区城市的交流合作。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剧种的交流,其中包括京剧、昆曲等戏曲。在呈现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在宣传推广方面,将结合粤剧传统与年轻群体所喜爱的网游、盲盒等元素,多元化地打造粤剧经典。
未来,在广州粤剧院观赏粤剧的戏迷们,走过十几米的连廊,便能一分钟“穿越”到“红线女艺术之路”图片展,几百幅珍贵的图片,记录红线女多姿多彩的艺术人生,实现观赏剧目、展览两不误,使粤剧更好地融入到生活中。
1200座大剧场展现粤剧多元化魅力
在广州搭乘地铁5号线到潭村站,再步行800米,便可抵达广州粤剧院新址。波浪式的曲面设计,裙楼采用全玻璃幕墙。放眼望去,一抹耀眼的红鲜艳夺目,让它在周边四四方方的大楼中格外出众……广州粤剧院以“凤冠霞披、游龙戏凤”为设计理念,将粤剧正印花旦的凤冠造型、戏剧服饰的霞帔花纹,融入到了现代设计中。
在广州,具有能容纳千人以上演艺厅的剧院屈指可数。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南方剧院、广东粤剧院和江南大戏院,演艺厅的座位数量在700个左右,连广州大剧院的歌剧厅也就1804个座位。而新建成的广州粤剧院拥有1200座的大剧场,这里不仅座位多,舞台大,还能看话剧、看电影。剧院内还包括有500座小剧场、3个60座小型电影院、培训用房、展览用房、附属服务用房、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如何把这个设计完美无缺地呈现出来?在仅有的7533平方米的总用地面积上,“塞下”1200座的大剧场、500座的小剧场?用地紧张是这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
面对场地的受限,中建四局华南公司作为承建方竭尽所能。经过多次实地踏勘,最终决定从竖直面找“答案”,最终利用原支护结构,将标高6.2米的第一道支撑梁改为支撑板,形成一个地下结构钢筋加工场,就连四个角撑,都摇身一变成了零星材料堆场,这样材料堆场与加工场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将推粤剧盲盒等创新文化需求
徐碧表示,将来广州粤剧院演出的剧目不仅仅局限于粤剧本身,会更加多元化地呈现,以戏曲类为主,涉及舞蹈、歌舞、芭蕾、杂技等大型演出。比如,在500座的小剧场设置些较简短、经典的精品剧目、旅游剧目及“短频快”的小专场,让受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体会到粤剧的魅力。
新址位于白领集聚的珠江新城,如何进一步打开年轻群体市场?徐碧介绍,广州粤剧院在坚守粤剧传统文化上,紧跟时代的潮流,结合当代年轻人对于高品质文化的需求进行创新。目前,与腾讯公司已达成合作,结合网络游戏“天涯明月刀”,把传统文化与数字化的网游相结合,将在12月份进行拍摄,年后推出。其次,与京东等大型企业联合打造粤剧IP,比如粤剧盲盒等产品。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实习生 李焱彤
摄影:南都记者 邹卫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