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和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再叙“山河对话”。本次论坛是双方二次联手举办,主题为关注学生成长需求,助力学生自主成长,旨在齐论教育生态新创建,共谋区域教育新发展,助推广深两地“双城联动、比翼双飞”。活动在广州、深圳两地同时进行,以云端的方式交流互动。活动聚焦育人方式与教育生态变革,通过德育经验分享、大咖专题演讲、德育公开课、德育沙龙等形式开展热烈碰撞。
“双减”下的思考:
让学生获得自主成长的能力
2021年对于教育界而言,是一个充满了挑战的年份:“双减”政策的出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5+2”实现全覆盖;《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出台,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缓解应试压力,但是同时规定学校应当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家长也要“依法带娃”。对于教育的新政,教育系统如何应对?如何抓住关键?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鸿致辞表示,今天我们教育人要面对的除了疫情,还有技术的变革,城市的扩张和因此而引发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运用方式的剧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已经不足以阐释当下的教育场景,尤其是同处大湾区核心和前沿区域的深圳南山和广州天河。王海鸿说,如何让正在成长的新一代,更好的认知他们所处的时代,认知他们所处的区域,认知他们未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如何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拥有创造快乐和获得幸福的能力,这是让学生获得自主成长能力的关键所在。他希望,通过两地的交流和对话能够擦出火花,启迪思维,创造经验。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也谈了自己的想法。“今年山河对话的主题确定为:关注学生成长需求,助力学生自主成长。用意深刻,正切时局。”
陈登福通过视频连线表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要从“饥饿逻辑”向“小康逻辑”转型。南山、天河两区作为中国经济百强区之首,两区孩子们对教育的需求已转变为追求儿童当下和未来生活品质的提高。只有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求,才能精准用力,高质量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更好地助力学生自主成长。
记者了解到,今年论坛增加了8节班会课,教孩子怎样与家长沟通、管理情绪、管理时间、如何自律达到目标等,就是要“接地气”地真正触摸到孩子的需求,解决孩子的困惑,减轻孩子精神和心灵的负担。
实现路径:
家校协同育人是关键
当天,南山区教育局和天河区教育局两位分管德育的负责人也在现场对各自开展的德育工作进行分享。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陈登福做了《家校协同联动 成就健康成长》的主题报告,在他看来,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是身心健康;教育的第一要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达成这个目标必须抓好两件事:一是队伍建设,二是家校协同。
在介绍南山区的做法时,陈登福表示,南山区教育局印发了《“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班主任工作清单》;构建由德育片区工作群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基地学校组成的涵盖小初高各学段的横向协同校际工作组织;聚焦科研、心理,打造区域班主任教研品牌;规范化建设心理教师队伍。同时,在家校协同实践探索方面,成立了家庭教育讲师团,南山区家庭教育讲师团从2016年第一批14名讲师发展到2021年100名讲师,向全区中小学提供超过110个主题的课程供学校选择。开设知心热线,一对一解决家长困惑,为学生、家长寻求帮助提供常态化及时服务及预警报告,近三年,每周一、三、五、日共四晚7点—10点安排心理老师值班。
“让天河孩子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既是天河学子的外在画像,更是天河教育的追求。”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辉作了主题《立高远志向 育健全人格——广州市天河区德育创新的实践探索》的分享。她表示,通过深度调研,发现当前学校德育最大的挑战是,在开放与物质丰裕的时代,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精神追求缺失,内在动力不足,这严重影响了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反思我们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忽视对人深层内在的关切,忽视人的成长困惑与需求,缺乏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引导,没有很好地教育学生将个人成长需求与国家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
据介绍,近年来,天河区在德育方面推动“正面教育”和“立志教育”,就是希望通过日常的、具体的实践解决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困惑,包括行为习惯、学习动机、亲子关系、家校联动等方面。其中,正面教育从关注学生的困惑入手,直抵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需求,通过挖掘、提取、优化教育资源中的正面教育因素(包含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来激发、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引导学生成为正向自主发展和积极社会参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60度打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态。
专家谈如何“双减”:
减负、提质、增效相统一
出席天河主论坛的当代教育名家、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天河区教育顾问、广州中学名誉校长吴颖民带来主题为《改善供给、强化管理、引导需求——浅谈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统一》的专题讲座,吴颖民从“双减”“高质量”“增效”这三个关键词,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为大家入木三分地剖析“双减”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统一。
对于“双减”,有何对策?吴颖民从学校、家长、学生和政府等四方面做了阐述。其中,对于学校而言,应端正办学思想,加强作业管理,统筹规定作业要求,推行弹性作业,提高作业设计水平,优化作业批改反馈,建立作业过多过难投诉机制。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课堂观质量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评价方式。
对于家长而言,应积极参加有关青少年成长、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讲座,学点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正确认识学校教育的全面功能,尊重孩子的发展意愿,建立对孩子发展的合理期望值,鼓励扬长,适度避短。
对于学生而言,要自觉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抱负与国家期待、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发展核心素养与发展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结合起来,把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与增强意志毅力结合起来,增强自主选择、自我管理和适应环境与抗挫折能力。
对于政府,吴颖民则建议,强化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规划培训市场,改善教育供给结构,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树立科学质量观、政绩观,优化学校布局,注重优质均衡,缩小校际差距,不断优化师资、投入、学校配置和升学政策,舒缓家长择校冲动,持续改进和创新评价方式,创设良好教育生态。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