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澳新横琴口岸入选国家重点枢纽口岸示范工程。 南方日报记者 钱文攀 摄
近日,海关总署官网发布《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全国口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发布了重点枢纽口岸示范工程,其中粤港澳大湾区7口岸入选。《规划》还强调,深化与港澳地区口岸交流与合作,推动研究制定港澳与内地车辆通行政策和配套交通管理措施,完善粤港、粤澳两地牌机动车管理政策措施,研究允许两地牌机动车通过多个口岸出入境。
粤港澳大湾区7口岸入选
国家重点枢纽口岸示范工程
《规划》中指出: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截至2020年底,全国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共313个。
《规划》中提出的重点枢纽口岸示范工程,包括水运口岸、航空口岸、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等类型,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各口岸进行了精心部署。
在对重点枢纽口岸示范工程“水运口岸”项目规划时,《规划》提出,重点打造上海、天津、深圳、广州水运口岸,支持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
在“航空口岸”项目中规划,大幅提升北京、上海、广州航空口岸国际枢纽竞争力,推动与周边航空口岸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建设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相适应的航空口岸群。
“公路口岸项目”中将发展推进与有关毗邻国家各建设1—2个示范口岸工程,完善集疏运体系,推进跨境电商、进出口加工等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一批集产品加工、包装、集散、仓储、运输、报关、报检、代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道路运输枢纽和物流园区,更好地发挥示范口岸的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促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
在“铁路口岸”项目方面,《规划》表示,根据口岸能力利用情况,加强对重点边境铁路口岸进行扩能改造和配套设施设备建设,强化安全管理,提高集装箱列车的接发、换装能力,结合实际需要优化和完善汽车等指定口岸功能。实施通关便利化措施,创新货物查验、换装等作业模式,打造丝路数字班列,提升口岸通行效率。
记者从《规划》中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7口岸入选国家重点枢纽口岸示范工程。
广州、深圳两城于“水运口岸”“航空口岸”各占一席;在“公路口岸”项目中,粤港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和粤澳新横琴口岸入选;在“铁路口岸”中,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入选。
推动在粤港粤澳口岸
实施更便利通关模式
《规划》中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整合口岸资源,深入推进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粤港澳大湾区、西南沿海五大口岸集群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大通关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国重点枢纽海运口岸参与国际竞争和服务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具备条件的地区,积极支持邮轮游艇码头以适当方式有序对外开放。
《规划》中还强调,深化与港澳地区口岸交流与合作。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统筹谋划粤港澳大湾区口岸布局、功能定位。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积极开展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和新横琴口岸建设和通关制度创新。加强内地与港澳口岸部门协作,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口岸功能,探索开展直升机跨境运输和多式联运保障措施,推进粤港澳口岸监管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动在粤港粤澳口岸实施更加便利的通关模式。推动研究制定港澳与内地车辆通行政策和配套交通管理措施,完善粤港、粤澳两地牌机动车管理政策措施,研究允许两地牌机动车通过多个口岸出入境。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