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三圈”示意图。 资料来源:2021年施政报告
黄志辉
曾丽
李德豪
香港特区政府公布《2021年施政报告》提出建设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其中基于创新科技、生态旅游的空间布局,与深圳形成“双城三圈”的战略规划。业内人士认为,以新田科技城为核心的港深紧密互动圈将通过聚集生命健康等一系列创科企业、实验室及建设高增值生产基地,形成完整的创科产业生态系统。考虑到香港在高等教育、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天然优势,一河之隔的深圳福田、罗湖将极大受益,特别是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科技企业有望实现科研成果的就近转化。同样地,深圳除了在大数据、机器人等优势产业上为香港补全产业链,还能成为香港创科企业开拓内地市场的不二之选。
深港融合迎来具体行动方案
10月6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2021年施政报告》,其中北部都会区的构建成为关注焦点。“该规划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反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香港在经历一系列社会动荡后再次聚焦经济发展”。仲量联行大中华区研究部总监黄志辉在采访中表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高等教育、科研及创新的巨大优势一直受用地短缺等问题影响而未能适度发挥。以创科为核心的北部都会区将有助于释放这股强大的发展潜能,推动香港“南金融、北创科”多元化产业体系的形成。
另一方面,借由其接壤深圳的区位优势,以“创科”为纽带的北部都会区将开始见证更多的深港融合。这不仅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具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而且极大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一历史使命。黄志辉表示,根据《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的行动方案,增强跨境交通基建强度、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度成为实现这一长远规划的第一步。具体而言,港区政府将兴建港深西部铁路连接深圳前海与香港洪水桥,同时研究香港北环线及东铁线延伸至深圳罗湖的可行性。与此同时,“一地两检”的通关安排将在更多如前海、新皇岗口岸、罗湖等口岸实施,加快创新要素跨区流动。
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仲量联行华南区研究部总监曾丽表示,在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出炉后,如果沿着珠江入海口将各发展节点依次连接,一条清晰的环形轴带就完整地显现出来。如今,将珠海横琴新区、中山翠享新区、广州南沙自贸区、东莞滨海新区、深圳前海和香港北部都会区这些位于珠江入海口的发展节点依次连接,就能看到一条清晰的环形轴带。“这些发展节点享受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政策红利将进一步加快生产要素在区位间的流动”。
曾丽认为,前海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产业互动,其中的成功经验将有序扩散,带动周边节点成为区域发展中心。长远来看,这将重新组织周边的空间和产业结构,最终形成不同层级的“中心-外围”网络化结构,在更高的层面产生新的合作关系,为金融、物流、先进制造等领域提供有机优化空间。在“产业-空间”自我强化的逻辑下,这种模式甚至可能延长原有产业链,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声音
香港不再会认为自己没有产业,整个大湾区乃至全国的产业都是香港的机会。未来,国际创新科技发展的容量,就看深港的融合度、全球人才汇聚推进领先世界的大湾区。
——广东省数字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科技协进会副会长李德豪
今天,我们遇到自1997年回归以来最好的机遇,香港必须好好把握并大踏步向前。在短期内,除了持续发挥香港高端服务业的优势,北部都会区内的新田科技城和河套科技园在可预见的未来,提供更多的产业办公、研发、实验室以及孵化功能。这将加快香港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转化,解决大湾区高科技发展的某些核心技术、关键环节和重要装备设备的“补链”问题,充分发挥香港的作用。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研究部总监黄志辉
专访
广东省数字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香港科技协进会副会长李德豪:凭借国家数字科技崛起的机遇 香港青年要成为“超级合伙人”
“香港做科技创新,产业要落地,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是内地!”李德豪博士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早在2004年参与开发了香港第一套专门用于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的软件,跻身香港顶尖科研人才。从香港转战内地,给他的创业团队带来又一次腾飞。2015年,专注“容灾自动演练技术”的李德豪博士和他的团队,在与全国近4000个创业项目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对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建设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与深圳形成“双城三圈”的战略规划,李德豪博士倍感鼓舞,坦言看到了香港青年创新科技的出路。他认为,概念打通了,物理打通了,市场打通了。有了这个突破,香港青年可凭借国家数字科技崛起的机遇,以自身创新技术抢占发明专利,配合国际企业以及香港优势,成为“超级合伙人”,发挥国际品牌中国化的共赢策略。
过去:科创产业落地是难题,项目难以发展壮大
南都:您在香港IT界享誉盛名,作为较早一批到前海创业的企业家,什么机缘决定从香港转战前海?
李德豪:2004年我参与开发了香港第一套专门用于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的软件。但在香港,政府的政策是积极不干预,我们研发的技术无论怎么推广,想尽各种办法,效果都不明显。反观当时的内地,国家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政策、资金大力扶持。国家发现需求,把市场推出来,产业项目就能发展。我们发现,在香港做创新科技,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是去内地。
2015年我们的容灾技术拿下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同年公司落户前海。我们又发现,要想活下去活得好,整个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市场都要考虑,把不同的创新产品,不同的生产线应用到内地一二三线城市,发展空间非常大。今年,我们数据隐形交易中心项目还将代表深圳市参加全国创新创业总决赛,可获得100万支持。
南都:以您的亲身经历来看,香港的科技产业发展情况如何?又面临哪些发展瓶颈?
李德豪:香港GDP核心是金融地产,科技产业对香港经济影响甚微,过去在科技产业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似乎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香港科研实力非常雄厚,拥有很多世界级权威专家,香港的创新人士每年都赢得很多全球创新大赛的大奖,但是成功落地的项目并不多,孵化的项目如果不往产业化方面发展,项目也难以发展壮大,我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现在:建立量化式检讨机制,推动职业人才培养
南都:施政报告提出北部都会区建设国际创科中心,以及多项具前瞻性及突破性的创科措施。您如何看待香港在大湾区创科领域的角色和地位?如何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实现优势互补?
李德豪:香港是国际级科技创新中心,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在香港研发,反过来是全国创新的东西都要放在香港去做检测、实行、推广、国际化,它是一个HUP的作用。
香港创科产业发展的其中一个关键任务,就是要明确地承担好中国科技国际化的任务,特别是在新科技标准国际化方面,可以团结东盟或海上丝路国家打造一个像东南亚IEEE那样的机构或联盟,推进亚洲科技崛起。
中国的市场发展是最迅速的,所以全球都想来“吃饼“的时候,他们就要跟随我们的标准。让标准的案例,在大湾区不同城市找到对应的位置和示范,从而带动全球科研的标准制定。
南都:香港施政报告远景目标的实现中,您对创科领域有何具体路径建议?
李德豪:首先是搭建好沟通平台。建议在香港成立一个由科技部管理的国家级研究院或分部,可以把全国的需求引入到香港,再把香港项目、技术、人才输送到内地产业项目中,从需求推动科研,让香港人看到未来的香港,就自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其次建议香港政府首先要有明确的量化式检讨机制,在推动创新的同时,跟内地紧密地推进创新项目产业化,特别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方向合作,让香港年青一代跟随国家方向,成功在内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行政长官建议把创科局扩大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我们认为这是关键一步。创新改革不能只流于表面,只有产业支持落到实处才能有真正实用的创新,有助于勾画未来的创科产业的蓝图。
再者,建议加快推动数字产业的职业学校,以政、产、学、研、用、创来推动的产业型职业学校,引导学生以智杆应用创新来完善智慧城市需求,让学生职业地协助产业数字化,像黄埔军校一样,为国家及至全球的未来大量培养“数字军”。
未来:从“超级联络人”到“超级合伙人”
南都:可以看到,您始终在关注香港青年创科一代。香港青年人在推动大湾区创新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李德豪: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带来全新的机会让年轻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香港青年生长在国际化城市,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他们具有天马行空的创新思维,加上内地鼓励创新的政策加持,香港青年可以在发现创意、推动创新的洪流中占据一席之地。
除了做“超级联络人”,香港青年人更可凭借国家数字科技崛起的机遇,以自身创新技术抢占发明专利,配合国际企业以及香港优势,成为“超级合伙人”,以内地数字化技术、平台,发挥国际品牌中国化的共赢策略和科技融合。
具体来说就是,“超级联络人”协助想冲出去的内地企业和走进来的国际企业,这是香港的固有能力。国际企业期望发展内地的市场,不知道哪个城市适合他们,生产线放在哪个城市,又不了解内地法律,这就可以跟香港合作,这就是“超级合伙人”的新概念。成为他们中国的合伙人,甚至把中国特色、本地化、技术融合到产品里,拓展中国市场,就是合伙人的优势。
南都:他们的机会在哪儿?
李德豪:目前,不断开放国际合作是国家清晰的方向,香港新一代需要把握好的机遇。比如5G+、北斗网格码的宏伟发展空间,无论是发明专利、数字科技、标准乃至智慧城市的应用、实施、城市刚需等都需要海量青年人参与。把握好香港的法治精神,配合内地的数字化技术,正是外国企业极缺乏的“触觉”,需要我们充当“盲公竹”,我们创科界对于大湾区发展充满信心。
南都:在链接更多香港青少年融合大湾区发展上,您有何建议?
李德豪:可以策划更多的高职院校合作,桥接更多香港青少年融入大湾区发展。不仅仅是从高校时期就策划内地双创发展,还可以在高中阶段就来到内地,了解中国速度,专业地策划数字化出路,共同享受国家数字经济强国的红利。
采写:南都记者 王艳玲 伊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