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珍贵文物数量排名前十的博物馆中,广东省博物馆以20461件珍贵文物的数量位居第一。仇敏业 摄
在广东,哪个城市的人最爱逛博物馆?去年广东共有超2600万人次“打卡”博物馆,其中广州的博物馆共接待观众627.41万人次,占全省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远高于其他地市。
日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广东省2020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博物馆352家,相比上一年增加17家。相比2015年增加89家,增长33.8%。全省平均每35.8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
从数量来看,全省博物馆呈现以广州、深圳为引领的分布特征。广州的博物馆(含中央属、省属)数量达65家,占全省博物馆总量的18.5%,位居全省第一。从质量看,全省84家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中,有43家分布于广州、东莞、深圳,占全省总数一半以上,其中广州达23家,占27.4%。
受疫情影响,不少博物馆纷纷开拓线上渠道,进一步开发文创产品。2020年,全省博物馆共开发文创产品2089项,其中广东省博物馆文创产品收入更是超过1000万元。
广东省博物馆珍贵文物数量最多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珠三角核心区9个地市的博物馆共213家,占全省博物馆总量的60.5%。这213家中包括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102家,接近全省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数量的一半;其他行业国有博物馆24家,是其他区域的4倍;非国有博物馆87家,占全省非国有博物馆数量比重达82.9%。
在珠三角核心区,博物馆资源主要集中于广州、深圳两市。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综合实力较强,全市共有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34家,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数量稳居全省第一。
深圳经济实力雄厚,民营经济发达,社会资本参与博物馆建设踊跃,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共有37家。佛山、广州的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分别为16家、14家,分居全省第二、第三。
藏品方面,全省博物馆也实现了藏品数量的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省博物馆藏品达243.23万件/套,相比2016年增加25.2万件/套,增长11.6%;其中珍贵文物85376件/套,相比2016年增加7618件/套,增长9.8%。
值得注意的是,珍贵文物绝大部分收藏于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全省217家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共有藏品107.04万件/套,占全省博物馆藏品总量的44%。收藏珍贵文物82681件/套,占全省博物馆珍贵文物总数的96.8%,其中一级文物1422件/套、二级文物15732件/套、三级文物65527件/套。
在2020年藏品数量排名前十的博物馆中,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以113.78万件/套位居榜首,其次是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据悉,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是隶属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标本众多,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丹顶鹤、巨蜥、蟒、白鲟等35种,以及北极熊、猩猩、土豚、蜂鸟、企鹅等国外的珍稀动物标本。
而在2020年珍贵文物数量排名前十的博物馆中,广东省博物馆以20461件珍贵文物的数量位居第一,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分列第四、五、七、八位。
革命类博物馆备受公众关注
值得关注的还有广东博物馆的接待量。根据报告,“十三五”期间,全省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2.85亿人次。2020年接待观众2614.5万人次,其中未成年观众625.8万人次。
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备受观众青睐。2020年,广东217家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共接待观众2168.62万人次,占全省博物馆观众总数的82.9%。且年度观众数量排名前十的均为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其中东莞市鸦片战争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181.36万人次,居全省第一位,其次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2020年广州的博物馆共接待观众627.41万人次,占全省总数的近四分之一,远高于其他地市。佛山、东莞、深圳3个地市的博物馆观众年接待量均超过250万人次。
与此同时,革命类博物馆备受公众关注,形成了一股革命类博物馆打卡热潮。2020年全省40家革命纪念类博物馆共接待观众425.63万人次,占全省博物馆观众总数的16.28%。2020年最受欢迎的革命纪念类博物馆分别是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叶剑英元帅纪念馆。
建成于1959年的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是目前广东省内建馆时间最早的专题性革命历史博物馆。现管辖十余处革命旧址、古建筑和近代历史文化遗迹,主要包括黄埔军校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广州公社旧址、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旧址以及反映近代广州历史文化遗迹的广东咨议局旧址、粤海关黄埔分关挂号处、外国人墓地、大坡地炮台、白鹤岗炮台等。
从数据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省博物馆集中在2020年1月底到3月闭馆,部分博物馆闭馆长达半年以上。重新开放后,各大博物馆实施预约限流,全年博物馆观众数量明显下滑,全省博物馆观众总数、未成年观众数等指标数值均处近五年最低水平。
同样受疫情影响明显的还有临时展览。2020年,全省举办临时展览1219个,临展藏品4.51万件/套,同比下降19.4%,为近五年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国际交流展览数量下降,全年进境展览4个,出境展览1个。
然而全省博物馆基本陈列受疫情影响较小,与上年同比增长1.3%,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2020年,全省博物馆基本陈列952个,基本陈列面积60.51万平方米,基本陈列藏品17.99万件/套。
纷纷上线3D精品文物及全景展厅浏览
受疫情影响,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宣传推广中运用广泛。2020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推出微信小程序“博物官——广东文博智慧导览”,提供100家线上博物馆服务,覆盖省、市、区(县、市)级博物馆,包含国有博物馆57家,非国有博物馆43家,开放多个博物馆的3D精品文物及全景展厅浏览。
同年,广东各级博物馆积极利用网站、微信微博、小程序等多种形式,开展观众互动,打造全新的媒体宣传和服务模式。
报告显示,全省352家博物馆中,已开通网站的博物馆有114家,开通率为32.4%,其中一级博物馆10家,二级博物馆25家,三级博物馆23家,无级别博物馆56家。开通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博物馆有158家,开通率为44.9%,其中一级博物馆9家,二级博物馆29家,三级博物馆29家,无级别博物馆91家。
广东省博物馆文创产品收入超千万
在积极走向线上的同时,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也取得新进展。2020年,全省约有半数博物馆开展了文化创意产品的相关工作,例如,广东省博物馆的特许生产商累计签约企业32家;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采取“授权开发、委托经营”的方式与企业开展合作,全年共销售文创产品超过16万件,销售额达695万元;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和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等已经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文创品牌等。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亦获得了国家试点。
报告透露,2020年,全省博物馆共开发文创产品2089项,“南越王博物馆:虎小将”“佛山祖庙博物馆:音乐宫灯”等特色文化创意产品获国家级奖项。全省博物馆文创产品收入3323.38万元,共5家博物馆文创产品收入超100万元,其中广东省博物馆文创产品收入更是超过1000万元。
在2020年的博物馆事业中,记者还发现了博物馆跨界推动文商旅融合的一些新亮点。比如广州博物馆携手岭南集团旗下中国大酒店打造“消失的名菜”项目,对馆藏的民国早期粤菜酒家老菜单、旧菜谱等资源进行梳理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国大酒店名厨团队对广府名菜进行还原,再现名席传统制式,开创性地让封存在博物馆文物上的菜式“复活”,实现视觉(可看)、味觉(可尝)、嗅觉(可品)多感官的享受,使得文物从历史照进现实,也使得观赏体验从单维度变得立体化,让博物馆里的文物真正“活起来”。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冯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