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中山亲笔信、飞虎队展品……过万件展品讲述华侨历史

广州华侨博物馆开馆,在百年老建筑里了解侨文化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7月15日        版次:CB07    作者:郑雨楠 刘嘉琳

  展厅内还原的巴拿马运河开挖时的场景。

  馆内的体验式场景。

  马来西亚锡矿业巨子郑景贵的清光绪二品官朝服、朝冠以及牌匾,由郑黄月芳所捐赠。

  1887年中华会馆的布告、孙中山致广府华侨的亲笔信、飞虎队系列展品……7月9日,广州华侨博物馆正式开馆并进行内部试运行。博物馆选址五仙门发电厂旧址,建筑面积10474平方米,馆藏物品超过1.6万件(套)。该博物馆以国家二级博物馆为目标,以侨为桥,以馆为媒,为广州市民带来了了解侨文化的新平台。

  “这里是海外华侨的家园”

  广州华侨博物馆选址于越秀区沿江西路的五仙门发电厂旧址。据介绍,该发电厂始建于1901年,原来是英国企业,后来发电厂产权经过多手转让为香港一开发商所有。由于五仙门发电厂属于文保单位无法开发,最后由产权人捐赠给广州市政府。发电厂主体框架为全钢结构,钢材和水泥全部从德国进口,虽历经100余年仍非常牢固,仅底部受水浸有生锈,经处理后不会影响安全。

  导览员张思奇介绍,博物馆以“修旧如旧”的形式进行修整,重新开放后这里也成了全国唯一利用百年老建筑建设的华侨博物馆,在展示历史的同时,自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广州华侨博物馆建筑面积10474平方米,分为四层楼,不同楼层设置有不同的展出内容。馆内展陈以“广州华侨与历史贡献”为主题,以“尊重历史,以物叙事,以点带面,突出特色”为原则,设立“华侨史话”“家国情怀”“情暖侨心”“记住乡愁”四个基本展厅以及“五仙门发电厂的故事”专题展厅,全方位展示广府华侨华人的突出贡献。

  展陈设计融入了“云山”“珠水”“木棉”“骑楼”的元素,充分展示了广州的区域特色,将侨文化与侨建筑融为一体,彰显广州华侨博物馆独特的侨味。

  馆藏物品超过1.6万件(套),其中不乏具有历史和珍藏价值的实物史料:如1887年中华会馆的布告、孙中山致广府华侨的亲笔信、飞虎队系列展品、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的亲笔题字、钟南山院士亲笔签名的抗疫防护服、巴拿马总统亲笔签名的致当地华侨抗疫感谢信以及一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珍贵护照和侨批、侨汇等实物史料。

  “这座博物馆好比我们的一个家园,让海外侨胞回国的时候,有机会通过博物馆了解先人的历史。”巴拿马花都同乡会永久名誉会长罗记添感慨地说道。

  

  馆内不少展品由侨胞热心捐赠

  海珠广场旁,崭新的广州华侨博物馆鹅黄色外墙格外显眼,拾级而上走入博物馆内,迎面而来的浮雕展示了新广州一河两岸的景色。

  作为该展品的捐赠人,广州荣誉市民罗焯在现场谈起参与广州华侨博物馆建设时激动不已,“今天走进这个博物馆,真的很开心。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有心人士共同为华侨博物馆的建设出一份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看着捐赠的物品成了展品之一,罗焯更是在一度馆内寻起宝来。

  罗焯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广州今非昔比,“我热爱我的祖国,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城市发展,让未来的主人翁能够知道奋斗的意义,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也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有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归侨、港澳眷属400多万人,是全国最大的侨乡都市。馆内有不少展品便是由侨胞们热心捐赠。

  张思琦介绍,馆内最珍贵的展品是马来西亚锡矿业巨子郑景贵的清光绪二品官朝服、朝冠以及牌匾,由郑黄月芳所捐赠。此外,孙中山致广府华侨的亲笔信同样也是侨胞捐赠而来,也是馆内的镇馆展品之一。据悉,辛亥革命期间,华侨积极响应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号召,慷慨提供革命经费,帮助解决了辛亥革命期间的枪支弹药费、起义士兵的伙食费、革命组织的活动费、创办报刊的宣传费等,华侨们也由此获得了孙中山的亲笔感谢信。

  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历史,在展厅内,还设计了不少场景,通过还原历史片段的方式讲故事。怀旧的照相馆。贩卖日用品的百货商店展柜……其实都是在讲述着不同时期的华侨历史故事。

  在二楼展厅内还原的巴拿马运河开挖时的场景让罗记添颇为感慨。据介绍,160多年前,搭载着700余名华人劳工的船只“海巫号”抵达巴拿马,成为有文字记载的首批中国移民,也开启了双方交往的百年历程。2004年,为了纪念华人抵达巴拿马150周年,一座纪念碑在巴拿马运河的入海口拔地而起,同年,巴拿马政府宣布每年3月30日为“全国华人日”。

  20世纪90年代前往巴拿马做贸易生意的罗记添,在疫情前一年回国探亲1-2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已在家乡花都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罗记添坦言,“以前出国是为了打工谋生,现在国家强大了,去当地谋生的华人没有过去多了,倒是游客比较多一些。”

  罗记添介绍,在巴拿马当地,来自广州花都的华人华侨占了七成左右,活跃在各行各业。在花都当地更有众多“巴拿马村”,这些村里几乎一半人口都旅居巴拿马。

  为了支持博物馆建设,罗记添发动同乡会的成员们积极参与,除了捐资更是捐出了巴拿马总统亲自签名授予同乡会的感谢信。罗记添介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巴拿马的华人为当地政府捐资捐物,协助他们渡过难关。这封总统亲笔签名的信,是十分珍贵和难得的,是总统对当地华人所作贡献的肯定和认同。”

  珍贵展品

  ●马来西亚锡矿业巨子郑景贵的清光绪二品官朝服、朝冠以及牌匾

  ●孙中山致广府华侨的亲笔信

  ●1887年中华会馆的布告

  ●飞虎队系列展品

  ●中美民间大使陈香梅的亲笔题字

  ●钟南山院士亲笔签名的抗疫防护服

  ●巴拿马总统亲笔签名的致当地华侨抗疫感谢信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珍贵护照和侨批、侨汇

  采写:南都记者 郑雨楠 通讯员 穗统宣

  图片:南都记者 刘嘉琳

  部分由通讯员提供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