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天河版“清明上河图” 看见生活中的你和我

100余位普通人工作和生活瞬间重现在40米水墨长卷上,描绘了天河区改革成就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7月15日        版次:CB01    作者:夏嘉雯

  生活中的你和我,被画上“清明上河图”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河区文联和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开展主题美术作品创作,将100余位普通个体人物的生活瞬间掠影重现在40米巨幅水墨长卷《幸福路上》,以此描绘天河区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没有名人、伟人,只有生活中的你和我。”创作者之一、天河区文联主席王芹说,水墨长卷通过意象的表现形式,展现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的生活。

  主题

  天河路是“幸福路”的缩影

  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纪念,水墨长卷《幸福路上》的创作初衷非常明确。创作团队希望通过画作,表达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发展的铭记感恩。

  “幸福路上这个词很大也很泛,怎样才能挖掘它的含义?”《幸福路上》的创作团队决定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王芹介绍,作为天河区文艺工作者的一员,文艺创作应该为天河区的经济、政治发展服务。在天河区96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创作团队最后选取了天河路作为落笔点。

  天河区,广州的新城市中心区,位于新中轴线上,是广州“东进轴”与“南拓轴”的交会点。改革开放的万象更新,在这片土地上淋漓尽致地演绎。天河路坐拥华南第一商圈——天河路商圈,24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内集聚了大型商业广场、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衣食住行文旅娱商铺和国内外一线品牌,日客流量峰值达400万人次。每年举办主题促销活动形式多样,是天河乃至广州璀璨的一道风景线。要展现天河人民奋斗进取、安居乐业的美好画面,最具代表性、最具辨识度的要数天河路莫属。

  经过半年的实地考察、素材搜集、草图整理等前期筹备,创作团队将100余位普通个体人物工作和生活的瞬间掠影重现在40米巨幅水墨长卷《幸福路上》,用画笔描绘了天河区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

  “幸福是奋斗出来,这个画里有生活的,有工作的,他们都是在幸福路上。”王芹说,《幸福路上》既是对天河的改革发展成果、新时代幸福生活的讴歌,也是对新时代劳动者奋斗拼搏的致敬。

  在创作团队看来,画卷开端的“天河路”路标,只是一个符号,方便创作者进行落笔。“画卷的内容折射的是一个时代、一座城。广州、广东乃至全国,其实都是一样的。”王芹表示:“幸福路其实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奋斗的路、奔向小康的路。我们就用这条路上的人物来反映这个时代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用天河路上的新貌展现天河、广州、乃至广东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飞跃发展。”

  团队

  长卷凝聚着集体智慧

  《幸福路上》的创作团队由万国华、万千个、万测宇、王芹、赵悦、万如峰、王谦7人组成。团队当中,既有在业界颇负盛名的资深艺术工作者,也有仍在学校深造的新生代力量。其中,万国华是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万千个是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导,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团队成员;万测宇是天河区书画院院长。

  “我们这个团队是有梯度的,也是中西结合。”王芹介绍,万如峰、王谦等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外国的艺术学院进修,由于疫情原因留守广州。他们的加入为创作带来很多年轻新鲜的思想。在团队中,他们主要负责拍照、抠图、组合等前期素材准备工作。

  在王芹看来,《幸福路上》长卷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老一辈艺术工作者对新生代艺术力量的“传帮带”。“从构思策划阶段就开始参与,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前辈们是怎么确定主题、怎么选材、怎么才能为中心工作服务,为时代服务。”对于新生代艺术力量而言,这是一次宝贵的实践经验。

  有了初步的场景构思后,创作团队还专门去拜访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区委办等相关部门多方征求意见。每次征求意见,场景构思的图片就会更新一版,直到定稿前,已经修改了四五次。“我把我们的思路告诉他们,好在大家都非常支持,提供了很多好的创意和想法。”定稿后,团队还尽最大的努力克服了时间冲突、经费紧缺等困难,坚持完成创作。王芹说,《幸福路上》水墨长卷正式对外发布后,反响热烈,这背后其实凝聚了各方的智慧和心血。

  读画

  先秦已出现“长卷” 体现中国画的写实魅力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历史悠久的表现形式之一,“长卷”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它以独特的方式表现繁复的物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在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中寄托艺术家的主观世界。

  致公党广东省委会海外联谊委员会副主任、广州越海书画院院长曾策划组织多幅长卷的创作。他介绍,“长卷”古时叫“手卷”,取在手上展开卷回之意。古时手卷一般长度只有数米,现代人以长度较劲,百米长卷不在话下,专供长卷创作的宣纸规格也有相应的长度。慢慢地,“长卷”的叫法逐渐取代“手卷”。

  由于长卷尺寸面积较大,因此通常具有丰富的容纳力,表现内容更为完整,气势更为宏大。另一方面,长卷在构图上更能展现空间的多变与时间的流动,能更好地诠释画者的绘画境界。如今,长卷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体化创作而成,一种是把多幅高度相同的纸面装裱拼接为一卷。陈志雄说,一体化长卷的创作难度主要在于各段“小故事”之间的连贯性,更考验艺术家的作画功力。

  随着中国绘画的发展,长卷的内容主题也更为丰富多样,艺术家们用创新的笔法、墨法和造型、色彩进行表现,形成中国画的写实方式。

  今年6月初,90后小伙陈志杰创作佛山版、广州版“核酸检测上河图”,用多个场景记录抗疫群像。类似长卷频频现身,火遍全网。近年来,长卷也是在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的“常客”,价格屡创新高,不少书画家也开始尝试长卷创作,从而刮起一场收藏热风。对此,陈志雄表示,长卷相对其他规格作品,只是较为稀少。“不管什么格式作品,更重要的还是艺术水平高度。”陈志雄说。

  长卷巨制就如无数小河流汇集成大江,展现一体与多元有机组合之美。陈志雄说,从整体上,观众可感受到长卷的恢宏气势。“欣赏长卷又好比听一首《黄河大合唱》,由‘黄河船夫曲’到‘怒吼’,八个乐章组成一体。书画长卷与之同工异曲。”

  特色

  融入龙舟、花市、广马等特色元素

  打开画卷,在川流不息的天河路上,各行各业的人们接踵而至,熙熙攘攘:朝气蓬勃的都市白领、跑广马赛单车的运动健儿、灵巧操纵无人机的摄影师、齐心协力的龙舟队员、昼夜兼程的快递小哥、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悠闲“行花街”买花赏花的人们、活力四射的广场舞大妈……车水马龙、热闹生动的现代生活图景跃然纸上。

  虽说天河路只是“幸福路上”的一个缩影,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长卷中融入不少“天河元素”,现代科技、传统文化交相辉映,体现天河特色。长卷的远方,是一幢接一幢的地标高楼,错落有致划出了“最美天际线”;天空中,与风筝一同迎风飞翔的还有“黑科技”无人机;近处,沉睡一年的龙舟被再次唤醒,村民们正抬着龙头进行传统仪式。长卷中还再现了市民在天河体育中心一年一度传统花市上挑选心水年花,满载而归的场景。

  王芹说,长卷中呈现的所有场景都是来源于真实生活,因此观众看到之后会有自然的亲切感、代入感。“大家看了之后会有强烈感受:这些场景我都经历过啊!”

  为了让长卷呈现的场景更加丰富,创作团队翻查了大量历史资料,包括《天河年鉴》中记录的天河区历年来的大型活动资料。为了拿到更鲜活的一手素材,创作团队还派出了年轻成员到天河路上蹲守采风,用相机捕捉街头上的幸福瞬间。从构思、选材到真正下笔,整个准备过程历时半年之久。  

  手法

  现代水墨绘画手法难度更大

  《幸福路上》致敬了历史名作《清明上河图》,创作团队采用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构图特点,突出画面横向延伸的形式感。同时,创作团队通过写意的、简洁的人物造型手法,处理纷繁复杂环境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典型概括和组合,描绘人物的鲜活状态。

  在落笔时,团队从平视角度进行描绘,使观者站在作品前欣赏时也可将自己融入画面,身临其境。“竖起来以后,它就和你在一起。你往这一站,你与画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你就是这一群人里面的,就是要有这种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幸福路上》水墨长卷采用的是比较新颖的现代水墨绘画手法。“整个画是没有线条的,等于说是以块来代替线的。”王芹解释,传统水墨画出现勾线线条比较多,现代水墨以块代替线,比较难支撑画面,创作难度也相对较大。

  在完成《幸福路上》的创作后,主创之一万测宇带领王芹、陈国辉、谭文坚等十多人组成另一创作团队,耗时十天,完成了描绘羊城胜景的水墨长卷《广州赋》。《广州赋》长达7米,以天河为主线,向东西两边进行拓展延伸,将城市人文景观融到自然景观,展示都市新貌。

  对比《幸福路上》,《广州赋》融“诗书画印”多种艺术为一体。长卷顶部,写有广东省文联主席刘斯奋所作的《广州赋》诗文,千余字篇幅将广州市的历史、人文、传说、地理和风光全都涵盖其中,与富有质感的水墨丹青相互辉映。“这样的配合更能详细体现作品的内涵。”万测宇说。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杜嘉琪 受访者供图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