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绿色银行”变废为宝 天河区力推“两网融合”建设

示范点集资源回收站、环卫驿站及定时定点垃圾投放点于一体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7月15日        版次:CB06    作者:刘安琪

  家里堆积的纸皮报纸、过季旧衣服你是如何解决的?如今,天河区街头的“绿色银行”可以帮到你!这些“绿色银行”是广州市垃圾分类“两网融合”的网点。据介绍,天河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两网融合点建设,目前已落地建成35个“两网融合”网点。

近日,南都记者走访了天河区“两网融合”示范点,该示范点位于员村新村街角居民楼内,占地约100平米,集资源回收站、环卫驿站以及定时定点垃圾投放点于一体。示范点投入使用后,不仅方便居民变废为宝,环卫工人们也多了一个落脚歇息的好去处。

  扫码就能打开分类桶

  资源回收站处处智能

  据介绍,天河区在“两网融合”建设中注重突出空桶收纳、废品回收、分类投放、工人休憩四大功能。网点与投放点合建,使两网融合点具备垃圾分类投放、可回收物扫码积分功能,并按照星级投放点标准,建成星级投放点,从吸引市民常来开始,帮助他们养成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习惯。

  记者在现场看到,资源回收站的智能分类回收箱主要分为:金属、塑料和纸张三大类。如果公房面积足够大的回收站,会增设织物这一项,也就是旧衣服的回收。居民只需掏出手机扫码进入“八戒回收”小程序,按照提示选择废品种类,对象的分类桶就会自动打开。投入可回收物后,手机上会显示积分,未来可以兑换商品、服务或变现。

  位于智能分类回收箱旁边,是占地约10平米的资源回收站。居民家中的大型可回收物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处。一些纸皮、塑料瓶等都可以拿到此处用电子秤称重投放,一旁的墙上还张贴了不同品类可回收物的价目表,保证整个回收过程价格透明。

  虽然资源回收站面积不大,但设计处处人性化。首先是资源回收架都安装在墙壁上,有效节省了空间;其次是该回收站的门是智能感应的,方便了双手抱着大件废品的居民。员村街环卫工人万女士告诉记者,“以前一些居民会让环卫工人帮忙上门回收废品,现在他们都是自己送过来。”

  该示范点同时设有定时定点投放点,对于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注明了明确的投放时间段。垃圾桶可通过红外线感应、脚踩和按键三种方式打开,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并设有溢满报警。定时定点投放既方便垃圾的一次性回收,同时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让他们在家里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

  

  小小环卫驿站设施一应俱全

  按照“一点一景一方案”建设

  该“两网融合”示范点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利用环卫驿站为环卫工人提供了休息区。除了基础的卫生间,这里还设有专门的淋浴间,桌椅、报刊架、微波炉、急救医药箱也一应俱全。驿站还有另外两个房间用来存放环卫工具,以及电动车。

  记者注意到,与旧式驿站相比,“两网融合”示范点的环卫驿站不仅外观新颖,还干净整洁了不少。驿站周围地面铺设了大理石,周围的花坛也是精心养护。墙壁上内嵌洗手池,方便了来来去去的周边居民。“有了这个驿站环境卫生都好了很多,居民看到它就不会乱扔垃圾。”万女士说。

  配合垃圾分类定时投放点的是垃圾桶清洗房,环卫工人可以在这里换垃圾桶和清理垃圾桶,成为一个方便的中转站。垃圾桶清洗房地面设有隔油池,污水隔完油,达到排污标准才能排放。此外,驿站还配有臭氧除臭机,保证了整个驿站的空气清新。

  环卫驿站其中一面外墙被打造成了“环保墙”。白色和绿色的瓶盖拼成recycle(回收利用)的字样,墙面上还写着一行标语——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每一处设计细节都在提醒着居民,保护环境,从垃圾回收开始。

  据悉,广州市“两网融合”网点将统一按照“一点一景一方案”的要求,通过“小设施、大师做”开展建设,确保网点外观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功能间布局合理、方便再生资源回收和垃圾桶存放。

  

  社区500米内设一个资源回收站

  天河区已建成35个“两网融合”网点

  天河区是广州市推进“两网融合”工作的一个缩影。“两网融合”不仅方便了环卫工人交投,也方便了供销社企业日常清运。所有的废品在网点完成回收,后续都由供销社兑换成现金,形成闭环。在管理方面,用于“两网融合”网点建设的公房,原则上除供销社产权房以外,均需移交区城管部门管理和使用;非纯公产房源或不适合整体划转产权的房源,由房源提供单位与房源使用单位按照定向免租的方式办理租赁手续。

  广州市城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市城管部门将“两网融合”网点建设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提升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天河区已建成落地35个“两网融合”网点。据了解,2021年底前,天河区还将利用区内公房、桥下空间、现有环卫设施等资源改造,补齐“两网融合”网点缺口。将按照既有社区500米范围内或居民户数达到3000户新建小区应该设置一个资源回收站和一个环卫驿站,合理设置“两网融合”网点,健全“两网融合”网络体系。

  公房面积大小的不同,决定了“两网融合”网点所设置功能的不同。按照实施方案,公房建筑面积小于30平方米改建为环卫驿站,内设垃圾桶存放区和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存放区,用于收纳干净垃圾空桶、其他环卫工具和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公房建筑面积30-60平方米的改造为资源回收站,内设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收发区和分类存放区,用于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作业与分类存放;公房建筑面积大于60平方米改建为环卫驿站+资源回收站。在长湴公园长兴科技文化广场,就有一个装配式的“两网融合”网点。该网点面积约30平方米,设有资源回收站和垃圾桶清洗点,可容纳超过10个垃圾桶的摆放。

  天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两网融合”网点的建设完善,内街巷、城中村、住宅小区、机团单位垃圾桶露天放置,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点不足和环卫班组可回收物、低值可回收物临时存放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最终实现“路不见桶、桶要入房、房要美观”“可回收物应收尽收”的目标。

  知多D:“两网融合”

  “两网融合”指的是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将生活垃圾交由网点进行处理,能够获得累计积分,这些积分可用于兑换商品、服务或变现。网点变身“绿色银行”,主要目的是有效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覆盖,从源头实现垃圾减量,生活垃圾“大分流、细分类”。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刘安琪 IC供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