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你离更好的生活只差阅读这件事”

世界读书日,六位“钟书分子”畅聊那些读书教给我们的事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4月26日        版次:CB04    作者:王美苏

李毅萍

陈深贵

毛继鸿

鲁宁馨

麦小麦

费勇

一本好书不可多得,像是人生的良师益友,伴随我们成长。当我们累了时,总会想起一些书,从中感受到生活的慰藉;当我们迷茫时,也总会拿起一些书,从中获取生命的启发。但阅读不仅仅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日积月累,书籍宛如一位引路人,默默浸透在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

2021年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我们和六位图书馆人、书店人、出版人等“钟书分子”聊了聊,谈谈那些“读书教我的事”。

  李毅萍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

电子书可倒逼行业做出改变,思考纸质书的不可替代性

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有大量古籍珍本、善本及地方特色资源,如历经八年编纂的《清代稿钞本》。为了让这些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意义的文献长期安全保存并便于利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通过缩微技术将古籍、民国期刊、报纸等各类珍贵文献保存在缩微文献数据库中,逐步开放供读者检索、阅览。

“我们每年都会采购大量的纸质图书,借阅的读者也很多。”李毅萍说,电子书的流行可以倒逼纸质出版相关行业积极做出改变,思考如何利用纸质书的不可替代性点燃读者的阅读兴趣,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图书资源。

针对读者,李毅萍推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红星照耀中国》三本书。“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她说,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亲切平等的对话方式和平易近人的书信形式,和青年谈读书、谈社会、谈作文、谈情感、谈升学和人生志趣的选择,可以帮助青年朋友提升修养。

  陈深贵

广州图书馆副馆长

读书更多是为了休闲,让自己静下来

“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读小学一年级时,爷爷送给我的一本《儿童文学》合订本,我一直非常感谢这本书。”陈深贵表示,这本书让他发现,书里面有这么多好玩的东西。“我搬了几次家,这本《儿童文学》都留着,但到了大学时回去就找不到了。”

现在,他主要会看一些经济或者时政类的评论,或者社会学、人文传记类书籍。“现在读书已经超越了功利的需求,更多是休闲,让自己静下来。”陈深贵表示,最近一段时间也在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党史类的书籍。

从全民阅读的角度,陈深贵表示,希望从青少年、儿童甚至学龄前开始培育孩子的阅读习惯。广州图书馆的书籍有50%以上都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借阅的,特别是到了社区,青少年比例更是达到八至九成。

在图书馆配书时,重点关照“一老一少”。“小朋友来了家长也会来。”陈深贵提到,小朋友去图书馆起码是一大一小,还有可能是两大一小。“小朋友在图书馆办了读者证,家长也想借本书,是一种自然的带动,更多的是小手牵大手,让大家一起来读书。”

  毛继鸿

例外、方所创始人

读书让我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与一般人不同,不擅长文字记忆的毛继鸿进行系统性阅读是在33岁。“过去可能看散文性的东西比较多,但直到33岁才开始比较系统地学逻辑。”毛继鸿表示,在此之后他主要阅读了哲学、东方文化、历史等题材的书籍。

谈到近期的阅读,毛继鸿提到,前段时间在看《反脆弱》。最近他参与到一些城市规划、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工作,也会看一些古典园林、城市规划的专业书籍,比如《棲居》。日常还是看哲学、心理学、科技以及宇宙星象相关联的书籍比较多。

“阅读本身可以让人迅速平静下来,进入到深度思维的状态。”毛继鸿表示,尤其对于哲学、心理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需要更长的时间进入。“身边的陈传兴、梁文道先生书袋子很深,阅读也非常广泛和深入,这是我很羡慕的。”

相比而言,毛继鸿更多是边实践边做、边阅读边学习,在读书的过程中反观自身的实践。由于是形象记忆型,在读完一本书之后,毛继鸿还习惯将书里重点抄写一遍。“这段时间在看《艺术的精神》,基本上是边抄边看,过一次笔之后才能把知识‘吃进’大脑。”

“当时开书店也是因为我认为,在知识面前大家是完全平等的。”毛继鸿说,通过书籍获取的知识改变了他的人生以及对世界的认知,让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鲁宁馨

唐宁书店创始人

面临大变局时,很多人需要回到书里去思考

“阅读分两种:一种是探索性阅读,你看到什么都好奇想读一读;还有一种是需求性阅读,属于真正要学习。”鲁宁馨说,几乎每年,她都会给自己定一些阅读主题。比如去年疫情期间,她看了很多中西方的历史;也会因为去了一趟云冈石窟,想更了解宗教。

让鲁宁馨印象最深刻的书,一本是《约翰·克里斯托夫》,还有一本是《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实现了一个大家理想的目标——活到老学到老。他跟巴菲特每天的阅读时间都是6-8个小时。可以看到要成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也需要不断通过阅读完成深度思考。”她说。

由于选址大多在商业区,唐宁书店一开始的书籍品类主要以经管类为主,后来书店重新定位为立足社区的生活方式类书店,面向人群变成了家庭,生活、文学、亲子类书籍比重逐步上升。“这也跟现代人的阅读渠道变化有关,带孩子去书店是刚需。”鲁宁馨说,但从去年开始,经管类和社科类的书籍明显回升。“说明当面临大变局时,很多人需要回到书里面去思考。”

  费勇

暨南大学生活方式研究院联席院长

坚持系统性阅读,每一次成长都是阅读经验的转化

“我小学二三年级就开始读书了,那个时候能读的书还很少,印象里读得较早的一本书是高尔基的《童年》。”费勇说,阅读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我的每一次成长都是阅读经验的转化。可以说,现在我的生活状态以及为什么成为你所见到的样子,都是阅读作用的结果。”

几乎每天费勇都在阅读,家里有书房,客厅里有书;办公室也被布置成书房的样子。作为写作者,他的阅读喜好偏向于哲学、历史、文学方面。日常读得比较多的是经典类书籍如佛经、儒家和道家经典,还喜欢读物理学和天文学的书。

但在写作时,费勇很少从同类书籍寻找灵感,反而会从完全不相干的书里得到灵感。“大概是跳出原有的框框,会有更大的视野。”他说,比如,最近在写苏东坡,会从头把中国的历史再读一遍,把宋代史精读一遍。日常坚持的更多是系统性阅读,平时无聊时尽量不玩手机,宁愿闭目养神或者观察周围的环境。但也会有节制地浏览一下朋友圈或微博,留意一下即时的碎片化信息。

  麦小麦

阅读推广人、花城出版社营销总监

阅读是路径而不是目的,我想要通过阅读探索人性的幽微

“从识字起我就开始读书了,父母都是老师,家里到处都是书,那时没有那么专为孩子要上课准备的绘本,主要从各种大人看的书开始乱翻。”在麦小麦印象中,上学前只要她一发烧,母亲就会带她到图书馆,请图书馆阿姨照看。记得小时候,她曾经在图书馆拿了一本台湾民间爱情故事,阿姨看到后笑着说,这么小你懂啥爱情。但在麦小麦眼中,只是将这本民间故事集看成了童话。

“如果不是读这么多书,我不会走上现在的职业之路,也不会成为现在的我。”而麦小麦对于阅读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以前我觉得阅读是目的,我此生为读好书而来。现在觉得阅读是一个路径,通过阅读探索人性的幽微。”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阅读越来越多,但要获取系统的知识,还得以系统阅读的方式探索研究,在心里搭起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再进行同主题的碎片阅读作为补充。“这样的碎片化阅读才更有意义,更有效率。”麦小麦分享。关于阅读,她还专门写了一本《你离更好的生活只差阅读这件事》,囊括了几十年来的阅读心得和经验,在里面可以看到普通读者在阅读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答。麦小麦说,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摸索寻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陈佩湘 曾茜 江海潮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