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广州

海珠湿地公园三期落成开放 逆袭为全球标杆性城央湿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1月29日        版次:EA12    作者:魏凯

2020年7月16日,海珠湿地三期建成开放。这个位于新中轴线南段的全市“绿肺”也因此扩大到1100公顷,成为国内特大型城市中最大最美的城央国家湿地公园,足以跟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相媲美。

打造这张绿色生态名片足足用了8年的时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指导下,广州将当年濒临“消失”的万亩果园和饱受污染的海珠湖,逐步变成了具有全国引领示范意义的国家湿地公园和全球标杆性城央湿地,不仅为全国提供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范本,也向世界贡献了一个世界级城市群生态建设案例。

三期工程为海珠湿地再添亮点

2020年新开放的海珠湿地三期设置了果树研究区、科普拓展区、昆虫观赏区等,是集农业保护、果林湿地展示、自然科普、湿地保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农业保护示范园区,可供开展科研、监测及科普宣教。

据海珠区住建局介绍,三期工程在生态景观和水质优化方面都做出了进一步提升。

在果林改造方面,工程保留了原有蕉林、龙眼树等优良果树,抽疏或改造部分老化、长势较差的树种,新增了葡萄、杨桃等果品,更能发挥果林绿色核心生态效应。

而在水质优化方面,工程通过疏浚淤塞渠道连通了3条主要河涌,加设了3个水闸、4个水窦调水补水、实现内外水循环,形成生态净水系统,使死水变活水,并配植以四季常绿矮型苦草为主的沉水植物,改善和提升湿地水质。

在生物环境方面,工程通过更换土壤与配置不同植物,以常绿植物搭配开花植物打造了生态景观带。此外,工程还利用荒废鱼塘、蕉林、菜地,打造湿地滩涂、浅滩等,增种适宜鸟类觅食的农作物品种,一系列修复与改造后的三期水质清澈,由劣Ⅴ类提升至Ⅲ类以上。

全市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已基本建成

海珠湿地公园前身是被誉为广州“绿肺”的万亩果园,原本是由海珠区南部小洲、北山、仑头、官洲等村集体所有,而从2012年开始,为了避免这些果园被逐渐扩张的城市开发所蚕食,广州市经国务院特批,采用了全国首例“只征不转”的做法——区政府把果园从村民手里一次性征下但并不改变土地用途,而是继续作为绿地保护,将其打造成为海珠湿地。

2012年征地后,经过三年的拆违整治和生态修复,海珠湿地公园一期和二期于2015年建成对外开放,成为广州市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全省唯一的国家重点建设湿地。项目建成当年就获得2015年的省级宜居环境范例奖,次年又获得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8年海珠湿地公园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2019年又获得首届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2020年该案例已被住建部推荐代表中国参评2019年度第12届迪拜国际可持续发展最佳范例奖,有望在荣誉簿上再增加一个国际大奖。

在三期建成对外开放后,海珠湿地公园已经基本建成。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海珠区特别注重通过立法加强保护力度。2015年区政府就颁布了《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此后在2017年公布的《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中,又设专章明确永久保护海珠湿地,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科学的湿地生态监测系统,确保湿地不被破坏。

2020年12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也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新修订通过《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将湿地保护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体系。

将为全市提供绿色生态产品

经过精心修复的海珠湿地公园如今正在源源不断地为全市供应极为宝贵的生态产品。

官方数据显示,海珠湿地可收纳百万立方米的雨水,调节周边城区内涝50平方公里;同时,湿地周边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比广州全市平均水平低20%左右;而在净化水体方面,湿地内水质基本从过去的V类提升到Ⅲ类,部分指标达到II类和I类水质标准;湿地内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海珠湿地鸟类从72种增加到178种,昆虫种类从42种提升至346种。

为了把海珠湿地变成全市人民可以共享的绿色空间,广州市和海珠区还将其变成青少年科普基地和科研基地,每年组织市内各大中小学学生在这里组织观鸟踏青等活动,培育孩子们亲近自然爱护生态的意识。

下一步海珠湿地将建立健全自然教育研学、科研信息交流、志愿者服务等平台,建设全国领先的智慧湿地,应用大数据技术,打造国际一流的国际湿地馆、国家湿地自然教育中心。

揭秘广州生态文明成绩单背后的创新机制

无论是打造海珠湿地公园还是推进白云山还绿于民,无论是广佛联手治水还是整个珠三角区域联动治理大气灰霾,在近年来一系列生态环保治理行动中,广州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这也成为广州落实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一大特点。

机制创新

对村集体用地只征不转

最大最美的城央国家湿地公园并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建成,它的诞生首先要归功于广州市在全国首例“只征不转”的生态保护机制创新。

在具体执行上,“只征不转”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成片用于生态、农业用途的非建设用地依法定权限收为国有,但不改变其原有用途,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

在建设海珠湿地公园的过程中,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通过“只征不转”的做法共征收8个村、1万多户村民的集体所有农用地790公顷,其中耕地43公顷、园地684公顷、其他农用地63公顷,为此广州市和海珠区两级财政投入超过60亿元资金。为保证失地农民的长远生活,政府除高标准补偿外,还给每个村民购买社保,同时按征地面积10%的比例落实经济发展留用地、对失地农民采取就业指导和培训,并在保护区内提供优先就业岗位等多种措施,保障被征地农民生存和发展。

各部门齐抓共管高效拆违

拆除违章建筑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而通过各部门协同管理进行高效拆违,是广州能啃下城市管理硬骨头的重要经验。从2018年开始,广州正式开展《白云山及麓湖周边还绿于民工程三年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多部门协同、高效拆违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近年开展的白云山还绿于民工程为例,广州一开始就成立了由市领导亲自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现场调研检查工程进展,协调解决工程推进中的问题;区政府层面也成立跨部门协同工作小组,建立工作机制进行协同共治、敢于啃“硬骨头”。在这套机制的帮助下,截止到2020年年底白云山周边已拆除整治范围内违法建设和影响景观建筑72.93万平方米,完成复绿面积10.76万平方米,新增和改造绿化面积17万平方米,初步实现了拆违复绿、显山露水。

环境污染区域联防

在治水和防治大气污染等环保治理领域,近年来广州依靠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1月1日至12月29日,广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9天,同比增加37天;PM2.5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

在这背后,是广州从2010年开始就依托省委省政府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按照“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区域联动相结合,先行先试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全面参与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通过加强城市间环保规划衔接和环境应急预警联动,加强重大项目环评审批协调,共同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目前广州在落实蓝天保卫战工作方案、推进广佛跨界河流综合整治、持续治理修复土壤污染场地、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保共建共治四个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考核要求。

采写:南都记者 魏凯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