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南都对话16位顺企科技大咖,聚焦科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0年09月02日        版次:EA03    作者:路漫漫

顺德的企业从今年疫情发生以来似乎就没有闲着。在上个月顺德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前后,南都先后对话16家顺企科技领军人物,无论是龙头企业在疫情中凸显出来大数据的应用优势,还是逆势中表现出来的抗压能力;无论是抓住产业升级所需要的装备升级,还是面对关注疫情带来的消费趋势和理念的转变,研究开发对应的产品。在对16家不同类型企业的访谈中,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是其共同的核心要义。

逆势凸显发展韧性

源自持续研发投入与提前布局  

6年前,嘉腾机器人开发了一款消毒机器人,由于使用场景局限在医院,该产品当时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今年的疫情,对公共卫生的要求大大提高,消毒机器人刚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市场的红利有时候看似是巧合,但背后是不计其数的“有备而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不断投入。

一组数据可客观展现出顺德企业在科技研发领域的投入力度和水平。今年顺德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一年顺德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增强。顺德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772家,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4.0%。

4.0%是什么概念?

“这在整个大湾区属于中高水平。”中共佛山市委党校科研处主任、经济学副教授穆向民对此进行解读。“顺德的创新,更多来自于工业技改引领的产业转型,其次是创新类产业的引进,第三才是新兴产业的本土孵化。其中工业技改的比重最大。全国以工业技改为主的城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通常在3%左右,顺德能够达到4%,说明产业更新、产业创新的力度特别大。”

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顺德走的是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路径。

“近年来联塑在塑料管道的高性能化、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我们的多项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宋科明介绍,联塑集团很多产品应用于包括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大型国家战略工程。

从今年1月份开始,美的就利用智能物流将“火神山”“雷神山”需要的家电,迅速送达武汉,还利用集团的全球化数字平台,第一时间“海淘”了300万个口罩,短时间送到了武汉。疫情凸显出大数据的应用优势,基于美的过去多年在科技研发领域的持续投入。过去五年,美的集团研发投入超400亿元,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数据显示,美的集团上半年专利申请共6164件,获发明专利授权1649件,居家电行业第一。

“核心技术在自己手里,才有主动权”

在佛山顺德伦教镇,爱禾科技的厂区看起来有些低调。在过去几年里,从这里走出的产品销往了欧洲、澳洲、北美、日本、韩国等地。“我们在零几年时也是把别人的机器搬回来学习和模仿,大约在2015年已实现技术上的反超。”广东爱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炜说,走科技创新之路就是要不断地踩“坑”。

不断踩“坑”对企业来说并不容易,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也正因如此,才为企业获得长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例子在顺德有不少。

在容桂宽敞明亮的厂区,广东顺德为艾斯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盛昌直言:“公司始终将产品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邓盛昌表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做到不被人“卡脖子”。2017年时这家公司研发成功首条华为4G移动基站防雷器自动化装配线,2019年成功研制一条新能源汽车电源生产管理系统(BMS)自动化装配与测试线,实现无人化智能化生产。

与常见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不同的是,科凯达机器人是电力行业的特种机器人。“比如,我们的机器人能够代替线路巡检工人,对高空中电网进行检修。研发特种机器人难度非常高,我们花了很多心思去解决技术问题。”广东科凯达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方说。

在8月份举行的顺德区科技创新大会上,顺德发布了“2020年度顺德核心技术攻关榜”,破解企业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开源芯片最大的优点是在于不会被‘卡脖子’,我们希望借助格兰仕在家电行业的影响力,来带动RISC-V生态,走出关键的第一步。”格兰仕集团副董事长、广东跃昉科技有限公司CEO梁惠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直言。

危中寻机产业升级亟待装备升级

消费结构变化带来新的产品思路

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提前布局,不仅帮助企业在逆势中表现出韧性,更能够在危机中寻找发展机遇,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竞争力引领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伊之密董事副总经理、注塑机事业部总经理张涛看来,包括家电、汽车、医疗、通讯等,都需要通过装备升级来带动产业跟产品的转型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伊之密一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发更先进的产品,另一方面,结合下游产业链,开发新的工艺技术。

无独有偶,位于顺德北滘的宏石激光今年二季度实现了双赢的增长。佛山市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宏标认为,面对市场的挑战,企业对设备投资关注点会有变化,性价比更高的设备会更受关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计会更受欢迎,“似乎这两者是矛盾的,自动化的设备意味着售价更高,但实际上对大中型企业来说,这样的设备更易于减少人工、降低成本。除了激光设备行业之外,今年4、5月以来,包括五金设备、注塑设备,整个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出现了反弹迹象,我觉得顺德的很多龙头企业都抓住了这一波机遇,实现增长”。

除了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同样以产品创新赢得了市场。

去年研发投入百亿的美的集团,是顺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标杆。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美的微波和清洁事业部产品中心先行研究部长唐相伟介绍,公司关注疫情带来的消费趋势和理念的转变,研发对应的产品。“大家更关注健康,我们就积极推出有消毒杀菌功能系列产品,产品还采用了脱脂减盐的技术,让消费者享受美味的同时,摄入更少的脂肪和盐分。”这种积极创新应变很快得到市场的反馈,美的集团8月底发布的半年报中,二季度收入盈利呈现逆势增长态势。

“否定自我”引进大量人才

政企合力营造创新环境

在格兰仕工业4.0基地,每6.7秒就有一台微波炉下线。

从制造企业迈向科技创新型企业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梁惠强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直言,科技转型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要“否定自我”,要从外部甚至不同行业引进大量人才,共同实现企业科技转型的目标。

“引进人才”是本次16家顺企科技领军人物访谈中的关键词之一。

在博智林机器人总部大楼里,聚集了3400多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平均年龄30.5岁,其中博士、硕士占比超过26%,海归人才超过180名。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余款,其中近40款已投放工地测试应用。

“在人才政策上,顺德是超前于其他区域的。中科院有很多团队,都是依托于顺德区科技政策的支持落户到这里来的。”体必康董事长毕利军表示。

一直扎根顺德的云米科技也正是看中顺德的人才优势,但是云米科技创始人、CEO陈小平表示:“云米科技做的是IoT方向,这个维度的人才还不够。我们不断从各地招聘专家来顺德工作。”

除了人才,顺企科技领军人物访谈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则是“营商环境”,体现在政府对企业扎根顺德安心创新发展的各种配套服务。

陈小平总结,第一,顺德村级工业园对企业的发展和支持力度非常大;第二,顺德本身有很好的产业能力,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产业相互交融,创新的基础比一个企业单打独斗要强;第三,政府提供的创新政策和补贴力度很大。

对此,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暨南大学生物医药产业园负责人、暨南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院院长吴建国总结:“顺德对企业吸引力是较大的,对科技平台打造的信心是蛮高的,对企业服务和扶持是多方面、行之有效的,我们也相信,其今后发展也会非常顺利。”

采写:南都记者:路漫漫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