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首批“广东技工·广州港班”的34名贵州毕节贫困学生正式毕业并入职广州港。
一个个集装箱稳稳落下至堆场整齐放好,南沙港三期桥吊司机秦鹏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身处40米的高空驾驶室,他能够凭肉眼精准控制桥吊吊具对位,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不停重复着这一动作,这一个19岁的青葱少年,技术稳重。
两个多星期前,他正式从广州港班毕业,秦鹏和30多名同期毕业生一起来到南沙港三期码头,担任岸边桥式起重机司机(简称桥吊司机)。7月21日这一天,包括秦鹏在内,首批“广东技工·广州港班”的34名贵州毕节贫困学生,经过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两年的理论学习和广州港技工学校为期一年的港口专项技能培训,领过港口工作服、安全帽、反光衣和刻有员工姓名的工作证,正式毕业并入职广州港。
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原本沉默寡言的朱羽渐渐变得开朗起来,不断变得更加自信。为能够成为广州港集团的一员,毕节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广州港班”学生朱羽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努力提升职业素养。
5年前,为了补贴家用,秦鹏不得已以打工为出路。后来,广州港集团跟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创建广州港扶贫班,并通过毕节人社局下发招生简章到每个乡镇。看到招生消息后,秦鹏进行了报名。经过一轮面试,通过身高、视力等测试,秦鹏顺利加入,成为广州港集团的一份子。
“经过10个月驻港实习,经过广州港的师傅们耐心的传、帮、带,我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已经能够独立操作30米高的大型港口吊机,还考取了专业操作证书,正式成为一名新的广州港人。”来自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普底乡跑马村的秦鹏属贵州省建档立卡的贫困生,毕业典礼上,作为广州港班2017级的学生代表发言。
“入学即入职、顶岗即上岗、毕业即就业”,毕节贫困家庭子女,有了机会走进世界一线城市、成为世界大港的重要一员。
2017年,广州港集团在全省率先提出“智力扶贫”的扶贫理念,通过穗毕两地政府搭台,开始了对“校企合作”和“智力扶贫”结合新模式的探索,首次尝试引入职业教育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养、精准就业的扶贫总体思路。在广州、贵州毕节两市相关政府部门、人社局的牵线搭桥下,成功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订单式培养”合作项目,以常年举办“广州港集团班”为试点,面向毕节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招生。通过“订单式培养”拥有专业技术一线技能人才,并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推动长效扶智扶贫。
订单式培养 山里娃“变身记”
在来广州港实践之前,秦鹏已经在贵州毕节进行了两年理论学习,内容包括码头常识、安全常识、专业机械构造、电器等课程。对他来说,纯理论学习比较“天马行空”。
“广州港集团班”采用“2+1智力扶贫”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年到广州港集团下属广州港技工学校进行实操培训,毕业后考核合格,由广州港优先招聘到港口就业。
广州港集团工会主席温东伟介绍,“首届毕业班的学员是全男班。当中大部分人是没有来过广州的,他们性格质朴,但自小懒散或是外出打工散漫惯了,来到班里学习,要克服纪律的约束。学习是其中一项,但纪律管教也是我们严抓的一方面。”2+1的培养也是为了让这些小孩逐渐适应离家、到外出学习的过程。离开贵州,来到广州他们最先要克服饮食、气候、离家等问题。
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融入,广州港集团精心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曾俊强是广州港南沙三期一名龙门吊司机,同时也是首届“广州港班”学生的带训师傅。去年8月,南沙三期承接该班学生驻港实习任务,并制定了专项驻港实习方案,从车站接车、生活安排,到安全教育、师傅带训、考证、独立操作等进行了精心安排。
“在带徒专项布置会上,当我和我的伙伴们打开培训资料时,看到一份带徒名单:30多个人有6个民族,还有3名穿青人,一份几个民族风土人情的简介,一份针对性强的师带徒实习计划。”曾俊强和同行的教学师傅感受深刻,不仅仅是用心做好“传帮带”工作,“团队还强调说:要好好熟悉几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对学生既要认真细致,又要关心爱护、注意言行。”
有学员印象特别深刻,“我们刚来的时候,体检有点不合格,老师很细心,他就告诉我们要吃什么、怎么做才能恢复,细微到这种程度。”
从贵州到广州
一体化保障解学生后顾之忧
为了有效保证“广州港班”教学质量,扩宽教育扶贫手段措施,广州港集团在贵州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实训基地,同时也在下属港区及广州港技工学校挂牌设立“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方便“广州港班”学生在集团内部进行实地培训,提前熟悉港口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内容,为毕业后更快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
为了让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安心就读,集团还联合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学员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一是免费提供专业课程教材,为每届“广州港班”提供80000元/年的奖学金。学生转入广州港技工学校学习和考证期间,其衣食住行由集团承担。顶岗实习期间享受不低于每月1500元的实习补助。毕业后,与集团签订就业合同、独立上岗的学员工资每月6000元以上。
据统计,目前2017级毕业34名,11名属于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学生;2018年在校生39人,10名属于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学生。2019级“广州港班”招生(大专)26人。预计到2020年年底,累计培养学生150人左右,人均年收入达到6万至10万元,帮助150户家庭脱贫致富,初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标。
对话
教育扶贫百花绽放 今年将提升招生层次 广州港集团工会主席温东伟
为什么想到要办一个这样的班?
答:扶贫协作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资金扶持、物流补助等,广州港集团优势是物流业。去到贵州毕节调研后,当地贫困程度远超我们想象,无产业、人口多。很多年轻人没有技能、无所事事。
为此,我们想到一个方向就是给予当地年轻人技能的成长。在定了这个方向以后,我们开始找合作的模式。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在了解到我们的需求和想法以后,表示感兴趣以及愿意合作教学。于是顺利开展了下来。
广州港班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广州港集团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招生招工共同培养”的模式,2017年以来共同招生组建“广州港班”,已累计招生107人,今年还将继续招生40人。一花引领,百花绽放。
在“广州港班”模式被推广后,毕节职业院校与雪松集团、广汽集团、广州地铁、广药集团和岭南集团等企业交流合作,学校专业越来越多元化——分别实施了“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和“南粤家政”等扶贫协作工程,累计开办“校企合作订单班”41个,惠及学生1600多人,有力带动了毕节市劳务就业扶贫工作。首届转岗到广州港集团就业的34名同学和马上进入集团实习的37名同学,以及目前在读的1000多名学生,就是穗毕两市教育扶贫协作的重要成果体现。
下一步广州港班有什么创新举措?
答:提高招生层次。2017年和2018年招聘入学对象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从2019年开始,我们调整为招收大专生。随着港口发展越来越智能化,一线岗位直接操作减少,对智能化学习操作要求会越来越高。
其次是专业的充实和创新,按照智能化码头的发展要求,将在原来学科的基础上,新增专业内容。
采写:南都记者 钟丽婷 实习生 张熹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