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社会力量共建,2017年至2019年,全市长者饭堂由846个增至1036个。 通讯员供图
2017年至2019年,广州低保标准由900元/人·月提高至1010元/人·月。
2017年至2019年,全市长者饭堂由846个增至1036个。
广州在2019年开始实施“社工+慈善”计划,设立社区慈善基金13个,社区慈善捐赠站点201个。
2019年12月31日上午,广州市召开民政会议,总结近年来民政工作情况。近年来,广州民政工作聚焦脱贫攻坚、特殊群体、群众关切,抓好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组织、社区服务、社会专项事务和党建等根本工作,着力推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社区治理和慈善事业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打造了多项广州标准、广州模式。截至目前,广州民政20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一批批民生重点工程相继投入使用。据统计,2015年至今,广州市民政局系统获得省以上表彰奖励单位、个人230多人(个)次,获得市级表彰奖励200多人(个)次。
基层党建不断强化
“强基前列”工程成效明显
广州市民政局围绕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基层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民政基层党建“强基前列”工程,大力开展模范机关建设,稳步推进纪检干部“双重”管理模式和基层片区综合监督管理等模式,坚守“责任、安全、稳定、廉洁、道德”五条工作底线,筑牢“基准、基本、基础、基层、基数”五项发展基石,推动审计、暗访、巡查等全覆盖。
广州市社会组织党建“红苗工程”被评为全市十大党建品牌之一。一批党支部被评为市星级党支部、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先进党支部,一批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广州市民政局领导班子每年组织课题研究,每年都有课题获奖,出台一批惠民良政。三年来,共有4篇题研究在民政部评选中获奖,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
推动多项民政领域科技项目
利民惠民
广州还加强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精神治疗、孤残儿童早期干预、殡葬技术及“区块链+”民政等民政领域科技项目研究,推动了养老设施、康复治疗技术、3D遗体修复技术等成果转化项目,2019年获得省、市科技项目计划主管部门18项科研项目立项。
广州市民政局在局系统组织开展“民政联络专员进村(居)”活动,从2019年6月至今,首批189名联络专员了解社区服务情况累计669人次,链接资源57人次,入户民政对象287户,参加社区活动275人次,解决困难和问题121件。
社会救助
标准连续10年提高
广州连续10年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出台低保低收、特困供养、分类救济、临时救助等政策,强化对低保特困、困境儿童、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保障,综合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2017年至2019年期间,低保标准由900元/人·月提高至1010元/人·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从150元/人·月提高至165元/人·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从200元/人·月提高至220元/人·月。2018年度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90.90万人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24.65万人次,共发放补贴资金3.28亿元。
2019年除提高补贴标准外,广州将3-4级精神智力残疾人纳入护理补贴享受标准。据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已经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2.43万人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11.68万人次,共发放补贴资金2.99亿元。
2019年,广州发放低保金约4.4亿元,特困供养金约1.8亿元,分类救济金约3400万元,临时救助金约920万元,发放价格临时补贴9次。
养老市场
长者饭堂成全国知名品牌
在养老市场方面,广州已经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据统计,全市73%的养老床位、85.5%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5%的长者饭堂、83%的家政养老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2017年至2019年,全市长者饭堂由846个增至1036个。
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护理站建设加快推进。广州大力实施为老服务项目,长者饭堂已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民生保障品牌。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险、“家政+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床位试点等切实满足了老年人在家、就近养老需求,深受好评。
“平安通”智慧养老服务用户由7.74万增至10万多。2019年,全面建成70家护理站试点单位并全部投入运营、3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174个街镇推进“家政+养老”融合发展,145个街镇建立医养服务合作关系,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91%,内设医疗机构77家,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55%。
基层治理
2725个居民议事厅全覆盖
据统计,广州已有2725个规范化的居民议事厅覆盖全市村居。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中心建设和“社区随约服务网上驿站”试点成效明显,城市社区15分钟优质生活圈和农村社区30分钟优质生活圈正加快形成。
居民议事厅通过社区协商积极推动解决旧楼加装电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热点难点问题,累计审议52.7亿集体资产、促成旧楼加装电梯2770部、化解7453多个基层矛盾,“有事好商量、请到议事厅”的社区协商氛围日益浓厚。
广州还打造了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截至目前,平台注册志愿者50089人,志愿服务团队375支,上线活动1701个,提供近2万个志愿服务岗位,服务超11.4万人次,奉献志愿服务近5万小时;指导全市1945个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201个社工站广泛开展城乡志愿服务。
儿童福利
1.7万余名困境儿童
纳入动态管理和落实保障措施
2017年至2019年,广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标准从2143元/人·月提高到2406元/人·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标准从900元/人·月提高到1010元/人·月,1.7万余名困境儿童纳入动态管理和落实保障措施。
据介绍,2019年,广州率先在全省实现市、区两级未保机构全覆盖,配齐全市174名镇(街)儿童督导员和2725名村(居)儿童主任,全员通过初任培训。
广州还率先成立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率先开通广州市困境儿童24小时救助保护服务热线,并实时转接114话务平台与12345政务信息平台。截至2019年11月底,累计接听来电218个,个案接处67例,全部予以回应或转介。
慈善之城
慈善指数全国第二
三年认捐款物18.33亿元
在过去的一年里,广州慈善为民成效明显,慈善之城创建氛围日益浓厚,慈善爱心成为社会风尚,广州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居全国第二。
广州持续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暨深化“羊城慈善为民”行动,社会各界认捐款物稳步提升。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由5.45亿元增至6.57亿元,三年共计认捐款物达18.33亿元。
2017年,“广益联募”全国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上线运行,三年来,入驻公益慈善组织由138个增至314个,上线慈善项目由326个增至661个,累计募集善款由3.38亿元增至4.29亿元,参与捐赠人数由18.5万人次增至32.67万人次。
广州在2019年开始实施“社工+慈善”计划,设立社区慈善基金13个,社区慈善捐赠站点201个。
社会组织
全市8144个社会组织
公益力量茁壮
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全市登记社会组织由7594个增至8144个。2019年社区社会组织12274个,登记认定慈善组织149个。
2014年起,广州开始举办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以“福利彩票公益金”作为种子基金,大力扶持广州社会组织成长,六届共投入福彩公益资金12466万元,撬动社会配套资金超8310万,共资助创投项目838个,直接服务人数超100万人次,涉及为老服务类、助残服务类、青少年服务类、救助帮困类和其他公益类等服务领域。
2019年共授予87个社会组织评估等级,评出第四批广州市品牌社会组织7个,截至目前,共评出34个。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对已登记且无业务主管单位的全市性社会组织开展财务专项审计、社会组织年度抽查监督等专项行动,积极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通讯员 廖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