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松花江面上的2019年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园区游玩。 ↑2月7日拍摄的已关闭的2020年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园区。 新华社发
春节,原本是旅游市场的一次“狂欢”。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预计2020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将达到4.7亿人次,旅游收入也势必将创新高。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些数据几乎归零。目前全国上下正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胜利之日,也是旅游业复苏之日。疫情之后,旅游市场将走向何方?
文旅企业需要帮扶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正值春节旅游旺季,关闭文化场所、景区等防控措施,让一大批旅游中小微企业遭遇了生存问题。日前,根据文化和旅游部下发的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的通知,各地也纷纷出台措施支持当地文旅企业共渡难关。
但在疫情之后,如何继续扶助这些企业,让他们快速复苏,仍然是各地将面临的一大考验。
同程集团董事长吴志祥曾发出倡议,旅游业面临的短期困境需要整个社会、整个行业一起来想办法,可综合运用行政、金融等政策工具缓解中小旅游企业面临的流动资金紧张问题,尽量减免行政性收费,帮助旅游企业解决流动资金困局;鼓励旅行社、酒店管理公司等中小旅游企业积极自救,不等不怨,积极行动,请求各地人社部门为旅行社等中小旅游企业提供补贴,帮助企业在危机期间练好“内功”,为行业复苏积蓄力量;疫情有效控制后,请求各地方政府应全力重启国内旅游市场,将青山绿水游、重归自然作为各地重振消费经济的重要抓手,各地方政府设定专项鼓励旅行社组团,文旅部牵头鼓励大型批发商、大型旅行社牵头,争取早日重启出境游市场。
山西等省份也出台了支持文旅企业共渡难关的具体措施。山西省文旅厅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的通知》精神,向旅行社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同时强化政策措施落实。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协助文旅企业享受省、市各项支持政策,做好政策衔接、证明出具、受损评估等工作。
最重要的是增强企业复苏能力。山西省已着手引导全省文旅企业做好复工复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消费趋势分析研判,增强疫情后复苏能力。文旅项目单位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办理、规划施工许可等开复工准备工作。旅行社、会展、文艺演出等重点企业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和人才培训,研发新线路、新产品,提升能力水平,确保疫情结束后快速复工复产。景区和酒店等重点企业巩固之前服务质量提升的效果,借此时机更新产品业态,提升服务质量。
向“智慧旅游”转型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景区景点、博物馆等文化旅游场所均临时闭馆。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和旅游部推出“在线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在线观看多家博物馆的线上展览,参观国家博物馆30多个虚拟展厅,查询故宫博物院文物信息,参加国家图书馆线上线下结合的公开课等。不少景区也纷纷上线“云旅游”项目,一解人们对出行的“相思之苦”。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有至少20个城市、1000多家景区开通了线上游览服务,江西、黑龙江、山东、江苏、宁夏等地景区与在线旅游平台、科技企业合作,采用VR推出全景虚拟旅游项目,部分景区还开设了语音讲解服务。
在业内看来,疫情防控的需要让许多景区不得不按下线下旅游的“暂停键”,但这也倒逼失去了门票收入的传统景区加速突破原有经营方式,利用线上科技挖掘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快步迈入智慧景区的行列。
实际上,近期我国接连掀起多轮重点景区降价潮,已经将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传统景区推到了转型发展的岔路口,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更让它们必须开始正视不断变化市场的新形势。
有专家分析称,从全国范围来看,春节假期乃至整个一季度,我国有不少地区的景区原本都处于旅游热点区域之中,北方黑龙江、吉林、新疆、内蒙古的冰雪旅游;南方的海南、广东、福建、广西等地的滨海旅游,都拥有季节性、气候性强的旅游热点。然而,在疫情之下,全国景区近期接待游客量、旅游收入几乎“归零”,部分地方甚至会损失全年一半左右的份额,着实会给景区经营者带来不小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循着老路‘等风来’,已经不够了。”专家表示。
进入蛰伏期,不少景区将线上服务、智慧旅游当作转型的一大主要方向。专家表示,景区在探索线上景区、“云旅游”新概念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特色寻找适合自己的形式,避免出现新一轮的同质化竞争,同时给未来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留出空间,甚至可以跨领域寻找合作伙伴开发新产品。
未来或迎井喷式增长
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旅游市场几乎堕入寒冬。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幕幕似曾相识的场景将人们的记忆拉回到17年前的春天。
受非典疫情影响,2003年4月至6月,我国入境游、出境游和国内游三大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在此期间,国人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热情被极度压抑,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在2003年甚至出现十年不遇的首次下降。
不过非典过后,国内旅游市场出现井喷现象,中国旅游业进入快速恢复期。
2003年暑期,随着与非典疫情的抗争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胜利,全球旅游市场迎来了快速复苏期。携程大数据显示,2003年7月,机票订单成交量同比增长200%,环比增长82%,并超越非典前1月份的31%。
随着中央及地方层面的救市政策陆续出台,旅游业在2003年下半年迎来了全面复苏。2003年10月,非典疫情过后的首个“十一”黄金周,携程大数据显示,机票订单成交量同比增长200%。
2004年春节期间,国人的出游热情再上一个台阶。携程大数据显示,2004年春节期间,机票订单同比2003年春节期间增长201%。北京的长城和天安门、上海的黄浦江和东方明珠塔、广州的长隆野生动物园和越秀公园、深圳的锦绣中华和世纪之窗、杭州的西湖以及河坊街等诸多景区和景点,为非典过后的中国人留下了快乐的印记。
2004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旅游消费呈现井喷式增长,仅携程机票预订这一项数据,就相比上年同期增长5倍以上。不仅如此,全国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在2004年创下历史新高,11亿国内出游人数创造了4711亿元的总收入。
中国旅游业在灾难过后表现出的韧性充分展现。与17年前相比,中国的综合国力、国家对于疫情的应对能力,以及旅游业的综合实力都已今非昔比。待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获得全面胜利,紧接着而来的“五一”、暑假、“十一”黄金周,随着国人被压抑的出游热情极度释放,旅游市场或将和17年前一样,迎来一个快速复苏期,当然这需要旅游企业趁此时用心打磨每一款产品,提升每一道服务,关心每一位游客的需求,迎接春暖花开之时。 采写:南都记者 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