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沙环和横琴一中英文标识有误。

城轨的Rail错写成Reil。
城轨的英文“Rail ”写成“Reil”;“横琴一中”英文标识被误译为“Hengqin First Middle School”;“粗沙环”英文标识采用拼音,“粗”的拼音却写成了“Cun”;不同路牌上,“天羽道”的英文标识竟然有五种写法……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包括路牌在内的诸多公共场所,长期存在英文译写前后不一致、明显错误等现象。
3月24日,南都记者获悉,针对南都反映的英文译写问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方面已经要求有关职能部门着手予以整改。
走访
横琴街头英文标识存在五大问题
“‘横琴一中’英文标识怎么会是‘Hengqin First Middle School’呢?‘横琴二桥’的英文标识写成‘Hengqin Erqiao(Bridge)’,既然选择了汉语拼音,后面为啥又要加个英文Bridge呢?这些路牌上的翻译也太不规范了吧?”张女士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一家企业上班,她向南都记者反映,自己和一些外国同事出去,但横琴街头的英文标识经常让这些外国同事感到困惑和无法理解。
根据张女士提供的线索,南都记者也在近日进行了走访。走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公共区域的路牌和一些指示牌上,英文标识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明显的翻译错误。如横琴一中、城轨等错误翻译。此外,记者在走访时还发现有地名拼音错误问题,如有的路牌上,“天羽道”被写成“Tia yu Road”,正确写法应为“Tianyu Road”。
二是英文标识不统一。如作为横琴主干道之一的环岛东路,除了“Huandao Donglu”这一采用拼音的标识外,还存在有“Huandao Iu.(E)”“Huandao East Road”“Huandao East Rd”“Huandao Rd.(E)”等不同版本英文标识。港澳大道除了“Gang‘ao Dadao”外,还有“Gang’ao Blvd”“Gang‘ao Ave”“Gang’ao Avenue”“HONGKONG AND MACAO AVENUE”等版本,其中,在有的主干道路牌上,甚至还出现了“Gangao Dadao”这样极容易被读作“Gan‘gao Dadao”的问题拼音。
三是由于中文地名不准确,导致英文标识错误。如在横琴路牌上存在的“横琴湿地公园”,路牌上对应英文标识为“hengqin wetland park”,除了全部不规范地使用小写字母外,实际上,横琴有两处湿地公园,分别为二井湾湿地公园和芒洲湿地公园,在其他一些路牌,也有明确具体区分是哪一个湿地公园,而非笼统称为“横琴湿地公园”。
四是部分路牌上只有中文,没有英文标识。此类纯中文标识路牌,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多处存在。
五是在横琴口岸等对外窗口等地方也存在英文标识不规范现象。如在横琴口岸四处可见的“到达横琴”字样,下面的英文标识“Arrivals Hengqin”存在基本语法问题,也非惯用表达。
问题
五年前有老师曾指出,至今都未规范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从事外国语教学的教师陈道彬介绍,自己5年前的课题名为《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的公示语英译研究》,当时恰逢横琴获批国际休闲旅游岛不久,作为大学教师的他便发现横琴存在公示语英译不规范的问题,“公示语是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的重要窗口,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公示语双语标识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对外国游客获取准确的信息资讯和畅通无阻的旅游体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不准确、不规范的公示语翻译都会影响游客兴致、印象、口碑,将会整体拉低旅游景点和景区城市的形象。”陈道彬表示,基于此,他便开始这一学术课题研究。
陈道彬告诉记者,当年课题发表后,曾有横琴方面政府工作人员与其联系,表示计划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但不知道是因为机构变更还是其他原因,“没想到至今都未规范”。“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标准性和沿袭性特点,应结合汉英翻译规范,使用国际通行、惯用的对等词汇进行英语翻译。横琴作为粤澳深度合作的区域,更应该借鉴澳门较成熟的双语标识,高标准打造横琴的双语标识。”陈道彬建议。
整改
珠海已出台相关标准,横琴将着手整改
南都记者获悉,早在2017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就联合发布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系列国家标准,作为保障公共服务领域英文翻译和书写质量的基础性标准。2025年3月13日,“出台珠海市《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打造国际友好型城市”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上,珠海市外事局副局长张挺介绍,今年,珠海市将迎来第二届亚洲通航展、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等重要展会、赛事和外事活动,需要为来珠外籍人士提供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和国际化营商环境。接下来,珠海市将加强宣贯培训、健全标准体系、开展纠错行动,共同提升珠海的“国际范”。
不过,记者咨询多个部门了解到,珠海市《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目前并不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生效。根据2023年8月19日开始的《珠海经济特区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其中第十八条也明确规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的外语标识管理工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另行制定规定。”记者就此向横琴方面咨询了解到,目前横琴此类公共场所中文标识英文译写规范确实还没有相关标准,属于空白。
“目前,琴澳动不动就远赴海外,联合开展全球招商,不能连英文标识这个自家‘门面’都弄不好!何况,今年横琴还有十五运会、横琴马拉松、澳门国际喜剧节等大型活动,合作区还要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文旅会展产业发展高地,解决英文标识问题迫在眉睫。”张女士表示。
对于英文标识问题,3月24日,南都记者获悉,对于此类问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方面已经要求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整改。不过,记者获悉,由于路牌制定、英文译写规范、路牌管养等职能,涉及到横琴外事、城市规划建设、横琴交警等多个部门,具体如何分工、如何整改还尚无确定意见。对此,南都记者也将持续跟进整改进程。
微评
公共场所标识设置要让人“一看就明”
公共场所标识具有公共属性,首先要满足实用性便民功能,并且符合常识、常理和常情,让人“一看就明”“一看就懂”。对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强化对公共场所标识设计的规范和监管。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标识设计审查流程,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每一个公共场所标识都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公众和第三方单位对公共场所标识设置的评估,收集各方的反馈意见,以动态调整和改进标识设计,对公众反映的错误标识,该整改的整改,该完善的完善,以“言值”提升横琴粤澳深合区的“国际范”。 珠海市社会治理民情观察员 禹华超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朱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