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订公共场所定义不涉及控烟政策

专家建议国家卫健委推进控烟立法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5年01月13日        版次:GA15    作者:宋承翰

  2024年末,国务院发文修改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对“公共场所”的定义。这次主要面向卫生和疾控部门的修改,起初并未引发关注。直到演员徐娇在长沙一餐馆,劝阻吸烟被拒,并被当地警察告知“长沙室内抽烟不犯法”,这引起了舆论对全国控烟规定的争论。

  不过,有资深控烟人士告诉南都记者,长期以来《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虽然有控烟相关规定,但因为缺少罚则且位阶不足,本身就对控烟贡献不大。且此次修订公共场所定义,与不同部门间划分管理权限有关,不涉及控烟政策。解决争议的核心依然在于,出台全国性的控烟立法。

  《实施细则》的控烟条款长期“空转”  

  2024年12月,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2024年12月)》,其中《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下列公共场所”第一项修改为:“(一)宾馆、旅店、招待所”。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最早发布于1987年,并历经多轮修订,多次调整条例所适用的公共场所。本轮修订前,条例适用于七大类场所,第一类包括: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也就是说,本轮修改,删掉了饭馆、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条例不再适用于这些场所。

  《条例》与控烟的关系则相对复杂。《条例》本身并无控烟相关条款,相关规定来自于条例派生的《实施细则》。经国务院授权,原卫生部在2011年发布的“实施细则”明确,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意味着,条例所列举的公共场所内,禁止吸烟。

  但作为目前唯一的全国性控烟规定,《实施细则》却有天然不足。

  南方都市报长期跟踪报道控烟问题,在各类会议上,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鲜少被控烟界引用和讨论。此前以及此次,都有多位控烟人士向南都记者强调,《实施细则》的控烟条款长期处于“空转”状态,鲜有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实施细则”属于部门规章,其法律位阶不高,且缺少罚则,无法处罚室内吸烟行为。  

  多地出台的专门控烟法规均未达标  

  “除了机场、大型商场外,其余大部分场所的禁烟强度不够。尽管《公共场所管理条例》有明文规定,不少城市也发布了禁烟令,但只是贴禁烟标志,并没有专人负责管辖。”一篇来自卫生监督系统的文章说。

  顶层规定的缺失,使得国内的控烟工作并不顺利。中国的吸烟率虽然保持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慢于全球水平。数据显示,中国成人吸烟率从2010年的28.1%下降到2022年的24.1%,12年间下降了4%,远低于全球中低收入国家下降的平均水平。报告强调,按照这个下降速度,到2030年成人吸烟率下降到20%难度较大。20%是《健康中国行动》确立的国家控烟目标。

  几年前,控烟界曾尝试出台国家层面的控烟条例,但未能成功。此后,业内转向推进地方层面率先出台控烟立法,最成功的案例包括北京、上海等地的控烟条例,很大程度上助力了室内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大学最新发表的研究显示,上海在2017年实施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政策后,吸烟率下降2.2个百分点,相当于当前吸烟者数量减少约8.4%。如果全国范围内实施类似上海的全面无烟立法,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加0.04%至0.07%,该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健康效益提升、医疗费用节省以及人力资本提升。

  不过,在地方推动控烟立法的做法近些年也频频受挫。《2023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显示,历经各种博弈,2021年重庆出台了专门的控烟法规,但是重庆的控烟法规没有达到全面无烟要求。之后,大连、沈阳、成都、珠海等城市出台的专门控烟法规均未达标。  

  控烟立法需要国家层面率先破题  

  这里所称的全面无烟,指的是业内公认的控烟基础标准,即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以遏制二手烟对他人健康的影响。而前述几个地方控烟立法,均在此方面打了“折扣”,缩小了控烟范围,没有实现三类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原主任姜垣曾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谈道,控烟执法很难直接进入家庭,在很多工作场所实施也存在问题,因此公共场所的全面禁烟尤为重要。“唯一能推动禁烟的就是公共场所,如果还不全面禁烟,立法有什么用?”

  有感于近期舆论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讨论,一位资深控烟专家认为,是时候重启全国层面的控烟立法,或在爱国卫生条例等文件中,增加控烟专章。南都记者从近两年与多地卫健、疾控人士的交流中了解到,随着经济、财政压力增大以及政府换届等因素,地方政府推动控烟立法的决心正在减弱,一些地区的控烟立法因此难产。他们也认为,当前需要国家层面率先破题,支持地方卫健和疾控部门的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青斌曾在一次活动上谈道,如果想让爱国卫生立法进入国家立法规划,“最应该发挥作用的是卫健委”。多位专家都表示,国务院常务会定期审议立法文件,但每年会期有限,各部委最重视的立法文件才有机会推动尽快上会审议。前述资深专家也强调,希望国家卫健委推进控烟立法相关工作,以回应舆论期待。

  采写:南都记者 宋承翰 发自北京

  制图:史明磊(元宝AI)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