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冰雪季到来,哈尔滨凭借别具一格的“冰城”风姿,再度成为热门旅行目的地,冰雪大世界开放首日,数以万计的游客纷至沓来。冰雪旅游热潮涌动,全国多地纷纷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活动,以此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不仅北方老牌冰雪城市持续发力,南方城市也纷纷加入。值得注意的是,风口之下仍有“两重天”,部分地区面临着人才短缺、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近日,乌鲁木齐冰雪大庙会就因设施未完善却仓促开园遭到诟病,也为其他地区如何有效抓住“冰雪经济”流量敲响了警钟。当“冰雪经济”成为文旅行业的新风口,各地也陆续发布政策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冰雪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提升游客体验、解决消费纠纷等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有学者向南都、N视频记者指出,“冰雪旅游是在冰雪上做旅游的文章,要基于冰雪,但是跳出冰雪,更加聚焦怎么发展旅游。”
设施未完善仓促开园遭游客质疑
时隔一年,哈尔滨再次凭借“冰城”的魅力迎来了一波“泼天富贵”,上演着旅游业的繁荣景象。
2024年12月21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首日,就迎来了6.2万名游客。同年12月31日,冰雪大世界将营业时间延至次日零点30分,大批游客在这里度过跨年时刻。
广州游客张先生向南都记者谈及今年初在哈尔滨旅游的经历时表示,冰雪大世界非常火爆,“超级冰滑梯”“雪花摩天轮”经典项目都让他印象深刻。此外,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为即将开幕的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打造的由纯冰制成的1:1复刻亚洲地标景观点,也让张先生和家人感到不虚此行。
除了哈尔滨外,今年冰雪季全国各地开始发力。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依托存栏的26万马匹,用大型群众性赛事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吉林举办2024-2025新雪季开板暨第30届吉林雾凇冰雪节,开展了雪地音乐节、冰雪嘉年华等系列活动;辽宁也将冰雪旅游与非遗民俗、特色美食等相融合……
在多地纷纷试图抓住冰雪旅游热潮,积极打造特色冰雪活动的同时,近日乌鲁木齐冰雪大庙会却因园区内的冰雕雪雕和游玩设施没有完善便仓促开园,遭到游客的诟病,引发关注。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道,乌鲁木齐冰雪大庙会收取门票费58元/人,该费用包括入园门票、无动力项目不限时、巨型冰雪雕、花灯隧道,还有售价208元的双人票包括入园门票、百万烟花秀、音乐演出Live、320米超级大雪道、巨型冰雕、花灯隧道等多个游玩项目,“但实际上跨年当晚滑雪道并未开放,冰雪雕也仅有几个,体验感不佳”。
南都记者注意到,乌鲁木齐市文旅局此前发文披露,冰雪大庙会园区预计在2024年12月31日开园迎客。相关负责人在开园前一周曾公开表示,园区共有70组雪雕冰雕作品,当时已经完成和正在制作的只有4组。
1月5日,南都记者就冰雕数量、超级大雪道开放情况等问题询问乌鲁木齐冰雪大庙会园区工作人员。其表示,目前园区的雪雕冰雕作品数量并没有达到70组,需要等待接下来制作冰雕的冰块从外地运到后,才能进行更多的冰雕制作。此外,宣传中提到的“超级大雪道”目前虽然已经开放,但该项目属于景区承包出去的项目,需另收费。
乌鲁木齐冰雪大庙会园区方还表示,针对已出现的问题以及大家在各平台的反馈和批评,乌鲁木齐冰雪大庙会进行了梳理并立即着手整改,并将全力提升游玩体验。从1月4日起,将本届大庙会期间每人58元的门票调整为不限次数入园。
南方城市冰雪游 入局积极挑战多
近年来,我国“冰雪经济”热度不断攀升,不仅见证了“哈尔滨热”与“新疆火”的盛况,也让多个南方城市开始发力“冰雪经济”。
线上旅游平台2024年12月份的冰雪旅游相关搜索数据显示,国内热门冰雪旅游景区不仅有北方的“中国雪乡”景区、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还有南方的杭州大明山万松岭滑雪场、安吉云上草原星空滑雪场等。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我国南方多个城市正积极投身“冰雪经济”领域。例如,重庆推出了超过150项冰雪主题活动及80多条冬季旅游线路;广州凭借多元化的冰雪娱乐项目,不仅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还迎来了东南亚的旅游团队;武汉则携手当地多家冰场与滑雪场,推出了融合冰雪、体育、美食及科技的活动,并发放体育消费券,让市民能够享受冰雪体育用品、技能培训等方面的优惠。
尽管“冰雪热”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但从长远视角来看,南方的冰雪旅游行业仍面临着人才短缺、后备力量薄弱、配套设施跟不上等问题,特别是在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旅游服务等领域。
一位来自广东的滑雪爱好者沈女士向南都记者指出,虽然南方有些城市新建了滑雪场,但教学课程体系并不完善,存在部分没有相关资质证书和健康证的非正规教练直接在雪场招揽学员的现象,这给游客的安全带来了隐患,且一旦出现问题,追责难度较大。
此外,沈女士还表示,南方地区有一些新开发的冬季景区在配套设施的建设上进展相对缓慢,无法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比如以滑雪为主要吸引力的景区,滑雪设施的建设可能面临较大困难。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人工造雪技术的应用、滑雪道的规划和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些项目在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压力巨大,如果客流量不稳定,将对其后续发展构成挑战。
此外,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冰雪旅游投资项目由于前期决策失误或缺乏运营经验,出现了形式化、同质化、低质化等问题,导致游客兴趣不高,项目最终陷入“烂尾”困境,这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也限制了“冰雪经济”的潜力发挥。
“冷资源”催生“冰雪经济”新产品
当冰雪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成为文旅行业的新风口,“冷资源”正成为激活“热经济”的强劲引擎。
近日,山东发布“冬游齐鲁好去处”线路,包括五大主题十条具体线路,胶东冬韵风光之旅、漫步齐鲁年俗之旅、灯火海岱贺年之旅等旅游路线,涵盖了山东16市冬日风光、年节民俗、网红打卡等玩法。
这个雪季,十场国际国内冰雪赛事依次在北京延庆奥林匹克园区举办,“赛事+旅游”令冬奥遗产持续火热。数据显示,在2024年12月7日至8日举办的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单板平行大回转世界杯延庆站比赛中,周末两天时间,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入园近7000人次,整体收入近300万元,其中比赛首日创下单日营业收入历史新高。
2025年新年伊始,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一场别开生面的“冰雪那达慕”,拉高了当地冰雪旅游的“热度”。在厚厚的雪地上,蒙古族选手们骑马、射箭、摔跤,喝彩声不断,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在浙江,一个室内冰场便可拥有16条专业滑道;在重庆,150余项冰雪主题活动、80余条冬季旅游线路推出;在湖北,人们可在海拔3000米的山上赏雪、玩雪;在广东,雪场打破四季限制,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以及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冰雪运动爱好者,并已经形成冰雪场地设施装备、竞赛装备、大众运动装备、竞技竞赛服装、冰雪休闲装备等产业集群。
以冰雪运动为基础,包括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冰雪经济”全产业链正在迅猛发展,以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产生,催生了“冰雪经济”新产品模式产生。
以VR滑雪机为例,将虚拟现实新技术与冰雪装备结合,打破滑雪时间和空间限制,降低了滑雪运动技术门槛,让人人都能参与其中。南都记者注意到,在电商平台已经有多款VR滑雪机出售,价格从2万-8万元不等。宣传页面显示,VR滑雪机通常是作为电玩城室内游乐项目、儿童乐园游乐项目经营,VR滑雪机配有高清大屏和可旋转式脚踏模拟真实滑雪,可极速下滑的滑雪之旅给顾客带来沉浸式体验,体验价大约30元/次。
专家:“四季滑雪”多拓展,游客体验是关键
今年,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发布多项政策,为“冰雪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国务院办公厅2024年11月发布的《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冰雪运动更加广泛开展,我国冰雪竞技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
到2030年,“冰雪经济”主要产业链条实现高水平协调融合发展,在扩大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建成一批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冰雪丝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发展迈上新台阶,“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并从多个方面提出系列举措持续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完善“冰雪经济”产业链条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其中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的几项重点任务,列在首位的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其中包括有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受政策红利影响,各地“冰雪经济”产业链蓬勃发展之下也面对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成为“冰雪经济”发展亟须解决的课题。
南都记者梳理网上关于“冰雪经济”的相关投诉发现,多数网友的投诉集中在冰雪景区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消费纠纷。比如,有网友称其去景区观看冰雕,工作人员在入园前未提前告知冰雕被损坏等;还有网友称,有的景区未按合约提供票务服务等,影响游客的游玩体验感。
为此,有地方政府联合多个部门集中解决雪场的消费者维权问题。
例如,2024年12月12日,河北崇礼的8家雪场同步启用了多部门联合消费维权服务站,为解决游客“吃、住、行、游、购”等方面的消费纠纷提供了一条便捷新通道。据悉,本次设立的8个消费维权服务站覆盖了崇礼区全部雪场,是河北省设立的第一批多部门联合消费维权服务站。
“冰雪旅游是在冰雪上做旅游的文章,要基于冰雪,但是跳出冰雪,更加聚焦怎么发展旅游。”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向南都记者分析,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冰雪资源丰富,但往往局限于冬季,且配套服务和综合发展还不够。
他指出,这些地区发展冰雪旅游,一方面要在旅游旺季来临前做足准备工作,特别是在游客体验上做文章,下功夫提升游客体验,对游客诉求及时回应。另一方面要突破滑雪的单一季节局限,在“四季滑雪”上拓展,推动室内冰雪项目打造,“使游客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来滑雪和旅游”。
南都调研 总第525期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张倩寒
采写:南都记者 杨苓妍 杨婷
制图:董晓妍(奇域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