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有人机”和“无人机”竞相飞行,低空安全如何保障?

专家:建议统一划设飞行空域和航线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12月20日        版次:GA07    作者:蒋小天

  深圳南山区,一架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正在空中执行运输任务。南都资料图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地方争相部署、资本涌入,“低空经济”成为热词。尽管一部分声音疾呼“先飞起来再说”,但在多次学界、业界讨论中,发展低空经济如何确保安全成为焦点。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更是公开表示,“没有安全,就没有低空经济的一切。”

  近期,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主办的“低空经济与智慧交通”高端论坛现场,多位学者、业内人士再次强调低空经济发展安全先行的重要性。一个普遍共识是,在未来的蓝图中,低空领域要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势必会发展为成千上万架无人机和有人机“共飞”的局面,如何确保安全有序飞行,必须提前部署规划。

  混合飞行

  建议加快构建低空三维航图

  先立后破,“强化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齐头并进,是此轮低空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部分城市先行先试,其探索路径是部署地方规划,出台地方法规,划定低空飞行航线,逐步探索低空经济的落地场景。

  在会议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表示,低空经济的未来,将有大量的空中飞行器在低空高密度飞行,1000米以下的低空环境复杂,空中没有红绿灯,城市高楼林立,飞行还将受生态、气象等因素变化影响,只有通过导航信息集成和高密度智能管控,才能保障飞行安全,飞出经济效益。

  他建议,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强包括人工智能、时空信息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数据共享,借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成果,加快构建低空三维航图,逐渐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的基础上,打造低空三维导航和数字底座的示范,总结形成规范标准,推动产业落地并向全国推广。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所副总工程师、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明伟提及,未来低空飞行呈现多模式、高灵活、强干扰的特征,飞行环境复杂,飞行时间、路径不固定,对飞行管理的要求极高,地方可考虑通过提升飞机能力,完善空域资源规划等措施,降低飞行安全风险,建议统一划设可用的空域和航线,规划时要重视重要设施、人口分布和产业需求,特别防止未来有人机和无人机混合飞行时发生空中“事故”。

  应对风险

  形成低空飞行分级分类处置方案

  近期,在福建泉州举办的蔡国强烟花秀表演上,大量无人机突然掉落在地上或坠入海中引发高度关注,所幸现场未造成人员受伤。更早之前,广州一男子在广州南站违规操控的无人机失联,给铁路运行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福建一男子此前因黑飞无人机涉及泄露国家秘密,被判处十个月有期徒刑。

  回顾过去无人机的发展历程,无人机在生活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同时,违规巡飞、拍摄等“黑飞”行为多次发生,因技术不成熟或受制于反制技术意外掉落的事件屡见报端,给公共安全和政治安全带来风险。

  无人机安全事故在前,多位学者强调,低空领域的安全风险,绝不仅仅是飞行安全,还包括方方面面。张明伟提出,要保障低空领域的安全,亟须改变以往由单一职能部门管理的体制机制,变为多部门参与,要明确部门责任,强化部门合作,全面掌握低空飞行情况,构筑低空管理服务建设,有效识别飞行风险,提升精细化管理程度,逐渐形成对“不安全”的低空飞行分级分类的处置方案。

  形成共识

  厘清“军地民”三方空域管理体制

  此前,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以飞行管理为中心,构建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的制度框架,为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法治基础,也为低空空域管理的下一步探索提供方向和指导。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上述暂行条例出台后,今年已有多个城市出台相关法规。1月3日,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公布。今年10月,《苏州市低空飞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出台。2025年1月1日,南京市也将正式施行《南京市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办法(试行)》,上述举措标志着城市在低空空域管理上迈出重要一步。

  如何在先行先试的过程中,通过试点经验、做法,最终形成可供推广的案例,形成完善的规则和制度,是论坛上发展低空经济的共识。一位与会专家提出,空域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空域利用率,保证飞行安全。未来要建立一套低空管理体制和管理标准,需加强顶层设计,重点要厘清当前涉及军、地、民三方的空域管理体制,逐步探索改革,提升相关部门对空域的管控治理能力,提高适应低空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无论是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还是技术创新乃至大众对于未来无人机低空载人飞行的接受度,都需要时间。”

  民航华北管理局原副局长何鸣寒强调,低空经济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要把握创新和安全的关系,在当前资本火热的情势下,作为入局者,企业要重点关注飞行及管理中的安全问题,“资本介入要有耐心,要重视技术发展的长期性和管理的安全性,行业发展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

  记者观察

  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是一切生产活动良性发展的前提,低空经济的强势“腾飞”,亟须筑牢安全防线,这就需多方齐抓共管,综合施策。首先,应加快建立健全低空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明确低空飞行的准入条件、审批流程、安全责任等,为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要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低空飞行器的设计、制造、运营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

  其次,应建立健全低空飞行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低空飞行活动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无人机“黑飞”、乱飞等违法行为。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反制系统、低空监视雷达等,对低空飞行器进行实时监控。

  采写:南都记者 蒋小天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