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腾讯元宝AI生成
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国家网信办于近日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未成年人模式建设予以具体指导。
自2019年试点上线以来,青少年模式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沉迷和不良信息的影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升级推出的未成年人模式,更被视为是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一个重要“增量”。从“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到“青少年模式”再到“未成年人模式”,都有哪些优化升级?
保护更全面
将在移动智能终端设置统一入口
2019年3月,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首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过去5年多,历经多次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在国内主要网络平台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到精的进阶,并将进一步全面升级为未成年人模式。
在模式应用方面,其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变得更为全面。
2019年,最初试点的平台以短视频平台为主,此后,模式应用范围从短视频平台延展到网络直播、长视频、社交等主流网络内容平台。而随着《指南》的出台,模式覆盖范围将进一步由应用程序(即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三方。值得一提的是,《指南》还要求,儿童智能手表、早教机、智能音箱等儿童智能设备,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可穿戴设备在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时,参照《指南》有关要求,规范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时段、时长、内容和功能等设置,确保信息内容安全可控,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
更为关键的是,实现“三方联动”,也就是说,未成年人模式将在移动智能终端设置统一入口,用户可一键开启,所有应用程序实现同步切换,打通软硬件壁垒,形成保护合力。尤其在时长管理方面,将从以APP为单位分散计时,变为由移动智能终端统一控制使用总时长,还制定防绕过要求,移动终端需在家长验证并确认后才能退出未成年人模式,有效解决了青少年模式下孩子在一个APP到时后切换到另一个APP继续使用的问题。
在用户服务方面,未成年人模式也做了优化,降低使用门槛,让用户使用更便捷,提升使用效率。比如,明确未成年人模式具有自动切换功能。在移动智能终端一键启动/退出未成年人模式后,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自动同步切换,简化操作流程、实现快速切换,避免用户在每个应用程序重复启动。再比如,提供了超时暂停、夜间停用等多种默认设置,用户可直接使用,无需进行烦琐设置。
内容更适龄
将未成年用户划分为5个年龄阶段
首次提出分龄推荐、提供个性化设置,变得更为灵活变通,也是未成年人模式升级优化的一大亮点。
《指南》提出分龄原则,将未成年网络用户划分为不满3周岁、3周岁以上不满8周岁、8周岁以上不满12周岁、12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这5个年龄阶段,明确在持续扩充专属内容池的同时,应根据未成年人的不同年龄阶段提供相应的使用时间和适龄优质内容。
例如,对3周岁以下用户推荐儿歌、启蒙教育等亲子陪伴类音频内容,引导减少屏幕使用;3周岁以上不满8周岁用户以学龄前和低年级学生为主,推荐内容侧重启蒙教育、兴趣素养、通识教育等。除分龄推荐外,用户可通过搜索等方式获取专属内容池全量内容。
而对于防沉迷方面的限制性措施,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未成年人模式并非“一刀切”要求或强制性规定,家长可根据实际需求,对使用时长、使用时段、内容、功能等,进行个性化设置。应急类、教育类等基本功能和服务不纳入总时长统计,更好满足未成年人使用需要、保障人身安全。
责任更强化
平台应当为家长管理提供便捷渠道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明确,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的特点,坚持融合、友好、实用、有效的原则,设置未成年人模式。这意味着设置未成年人模式已不再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基于社会责任的可选项,而是成为基于法定义务的必答题。《指南》的出台,则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模式“怎么建”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认为,相较以往的管理规定,此次的《指南》更具有操作性。“《指南》的操作性很强,对于移动终端如何提供服务,入口开机的时候怎么办,程序方即平台怎样为未成年人提供内容池建设、算法推荐服务及移动应用分发等问题,都有具体的操作流程”。
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可见,此前,虽然青少年模式在设置弹窗提醒、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打造专属内容池等方面有着相对一致的建设方向,但在具体落实细节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今,《指南》对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分发平台、APP的“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分别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对模式入口及退出设置、使用时长管理、功能限制、内容安全保障等明确提出了更加细化的要求,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有了统一的操作规范。
另一方面,如果家长不作为,仅有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努力,未成年人模式也无法发挥其效用。《指南》也对家长管理作了规定,强调监护人指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责任。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指南》在技术层面实际把家庭监护和平台责任合二为一了,如‘未成年人模式’应当支持家长通过账号进行统一设置,而且它特别规定平台应当为家长管理提供便捷的渠道。”
更注重协同
鼓励软硬件各方共同参与模式建设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模式到未成年人模式的优化升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一个趋势是,从压实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到注重协同共治。强调家长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监护责任,并广泛调动各方面保护力量,鼓励和支持软硬件各方共同参与模式建设,提供各项便捷功能和服务,方便家长更好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上网习惯。
另一个趋势则是,从以防沉迷等“硬防控”为主,到注重疏堵结合、促进发展。强调要发挥互联网和手机对未成年人的正向作用,鼓励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健康、符合各年龄段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和服务,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看来,青少年模式最初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沉迷,升级到了现在,基本上已成为一个集成了更综合的功能、赋能家长较为全面地管理引导未成年人上网的系统。她进一步指出,“在内容建设上,以前可能更多的是以限制为主,防范未成年人接触不良内容,现在则强调要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通过分龄推荐,要求未成年人模式建设不能够形同虚设,没有未成年人愿意看的内容,而是要去积极做好内容池的供应和建设”。
正如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未成年人模式是保障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主体多、领域广、技术复杂,需要持续推进、不断优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也需要家庭、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共治、疏堵结合,共同织密织牢防护网。
采写:南都记者 唐静怡 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