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其一是我国首位女航天工程师

“70后”带两名“90后”入天宫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10月30日        版次:GA14    作者:侯婧婧

  10月29日上午,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执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乘组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其中,航天员宋令东、航天员王浩泽为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90后”,航天员王浩泽为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10月29日,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蔡旭哲:

  仅用22个月重返太空家园

  指令长蔡旭哲 籍贯河北深州,1976年5月出生,硕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

  因为有祖国和人民的托举,我才能一次又一次征战太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圆满完成此次飞行任务。

  22个月,是蔡旭哲执行两次飞行任务的间隔时间,刷新了我国航天员重返太空最短用时纪录。他说,航天员只有两种状态——飞行和准备飞行。2022年6月5日,他作为神十四航天员首次梦圆太空,为了那一天,他等了12年,准备了12年,在轨183天。

  神十四乘组开创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多个“首次”:首次实现两个20吨级航天器在轨交会对接;

  首次进入问天舱;首次进入梦天舱,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首次“太空会师”;首次进行在轨轮换;中国空间站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2022年12月3日,神舟十四号返回地球前一天,他在日记里写道——“舍不得离开”。2024年10月他再赴天宫前说——“我给自己做了两个归零,心理归零和身体归零。不管哪一次飞,都当成首次飞。”

  这一次,神十九乘组指令长蔡旭哲带领两位“90后”航天员一起执行任务。按计划,他们将完成多次舱外活动,为空间站外部重要点位加装防护板,操作十几个机柜近百个实验项目。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乘组在地面进行了大量的针对性训练,蔡旭哲将所有飞天经验倾囊相授两名年轻队友:“02操作能力很强,思维灵活。”“03理论功底扎实,耐心细心。”蔡旭哲说,各司其职,攥指成拳,共同训练一年多来,乘组拥有了“1+1+1=1”的默契。

  “我属龙,他们两个属马,这两个属相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有着很好的寓意。”可谓龙马奔腾踏九霄。

  宋令东:

  晕船晕车,但完成上百个训练

  宋令东 籍贯山东曹县,1990年8月出生,学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

  重任在肩,我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跑好“飞天”接力棒,展示好我们“90后”的形象,将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

  10月29日,宋令东的老家——山东曹县侯集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介绍,宋令东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家乡父老也是刚刚得知这个喜讯。

  作为神十九乘组一员,宋令东将圆梦太空。梦的开始,缘于他小时候看过的一本书——一个战士孤守阵地,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直到打光子弹从阵地里走出来,屹立在山脊之上,敌人才看清,只有他一个人。

  他说,我要像那个战士一样,做“守望者”,守家国,望平安。

  一个人拥有了梦想,便拥有了无限可能。高考后,宋令东参军入伍,如愿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驾驶新型战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圆满执行多项重大任务,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保家卫国的航迹,印证了“守望者”的诺言。

  2020年,宋令东通过选拔,成为我国第三批预备航天员,从入队到完成考核,两年多的时间要完成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从小,他晕船晕车,刚开始转椅训练时,身体反应很剧烈,“后来我就想,干脆开开心心去、开开心心转。”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他不断调整状态,最终完成了所有科目训练。

  胸怀梦想,便无畏千难万险。入选神十九乘组后,宋令东着重围绕任务分工查漏补缺,同科研人员共同推演实验项目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操作可行性。

  作为首批飞向太空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觉得很幸运,是祖国的强大和载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了他圆梦的机遇。

  王浩泽:

  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王浩泽 籍贯河北滦平,1990年3月出生,硕士学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

  我想在咱们的“太空豪宅”里飞来飞去,体会失重的快乐……我还想在深邃的太空里遨游,向星星挥一挥手。

  笑起来眼睛弯弯,如春风般亲和。10月29日,中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中国第三位女性航天员王浩泽正式亮相。

  从火箭发动机设计员到航天员,从在办公室设计系统参数到乘坐火箭飞向太空,“90后”王浩泽创造了新纪录,酷!

  王浩泽成长过程中,受母亲影响最大。“我妈妈一边干农活,一边自学借来的教材,靠自己考进师范学校改写命运。”传承了母亲的聪明和毅力,高考那年,王浩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保研后继续攻读工程物理专业,开始对航天产生了浓厚兴趣,最终选择进入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成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

  2018年,我国开始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王浩泽闯过重重关卡,成为中国航天员大队的一员。之后,是日复一日更加严苛枯燥的训练:模拟失重水槽训练,她总是够不到脚限位器,同为女航天员的刘洋、王亚平亲自传授经验助她过关。

  72小时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她和队友在门窗紧闭的房子里,保持清醒,三天三夜和生物钟奋力对抗。

  48小时沙漠求生训练,昼夜交替,冷热相叠,对体力精力都是极限挑战。

  这晚,她完成训练,筋疲力尽躺在沙漠上,望着亮闪闪像钻石一样的满天繁星,在日记里写道——我们现在走的是一条充满挑战、人迹罕至的路,但是我爱这条路。如果它荆棘丛生,我们就披荆斩棘,如果它寂寞荒凉,我们就结伴前行。

  A14-15 

  整合:易福红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

  来源:新华社 央视等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