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2024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圆满举办

系列活动多元丰富 深入产业辐射大众 交流对接成果丰硕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10月29日        版次:GA08    作者:陈泽然 余晓宇 蔡丽怡

  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黄昌宁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优秀动画电影创投作品”和“优秀动画短片作品”两项征集成果发布。

  开幕影片《中国动画100年》呈现了中国动画百年来的发展轨迹。

  动画产业“新质生产力”调研活动中,60多位来自企业、高校、协会的动画行业人士及动画电影行业媒体组成的两个调研团,分赴东莞潮玩生产企业对接、深圳影视科技企业调研两条路线。

  优秀动画电影高校行活动走进了动画专业具备特色优势的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10月27日,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在东莞圆满落幕。在去年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活动今年首次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规格标准更高、涵盖内容更多、辐射范围更广。自10月24日开幕以来,活动陆续推出开幕式、产业发展报告、优秀动画电影创投项目推介会、国产经典动画电影展映、优秀动画电影高校行、动画产业“新质生产力”调研等内容,旨在依托大湾区动画雄厚的创作生产能力、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全国第一大票仓优势,搭建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对话、交流、合作、创投平台,助力中国动画电影高质量发展。

  2024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由广东省电影局、中国电影家协会、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澳门文化局指导发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动画电影工作委员会主办,广东南都娱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发布产业报告、签署框架协议 推动粤港澳动画电影合作发展

  开幕式现场,来自行业协会、国内重点动画企业、影视企业、高校动画影视专业的有关负责人、创作者、专家学者等200多位行业嘉宾出席,共同见证了2024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隆重开幕,《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报告》发布,“优秀动画电影创投作品”和“优秀动画短片作品”两项征集成果发布,以及东莞市影视协拍服务平台“进莞拍”影视云服务小程序上线。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报告》全文近17000字,通过文献调查法、问卷分析法、深度访谈等方法进行调研,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与挑战,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专业分析和决策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粤港澳三地电影行业协会首次共同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动画电影教育领域合作,积极促进大湾区电影合拍项目,积极推动影视取景拍摄合作,共同助推湾区动画电影再攀高峰。

  活动前期,组委会启动了“优秀动画电影创投作品”和“优秀动画短片作品”两项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征集优秀作品,挖掘原创新生力量,探索艺术和技术的美妙结合。征集活动得到各界积极参与,征集活动成果也在本次开幕式上正式发布,10部优秀动画电影创投作品和30部优秀动画短片作品入选,充分展现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动画电影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面貌和新兴力量。

  开幕式现场,东莞市影视协拍服务平台“进莞拍”影视云服务小程序也宣布正式上线,旨在为来莞拍摄的影视剧组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

  开幕式当晚,开幕影片《中国动画100年》观影会举办。该片为纪录电影,以详实的史料、清晰的线索和生动的表现,深刻呈现了中国动画百年来的发展轨迹,深入阐述了其精神内涵和多元表现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国动画在其全盛时期的独特魅力,凸显了其在文化和艺术上的深远价值。制片人林洁,总策划、编剧孙平来到现场,向观众分享创作初衷和心路历程,认为动画电影人的脚步永远向前进,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的主题“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正是对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期望。

  推介创投项目、调研优势企业 促进动画产业对接成效显著

  动画电影创投项目推介会上,10个原创动画电影创投项目集中亮相,各项目代表从故事主题、创作想法、美术概念和项目进度等方面进行阐述。10个项目来自广东及北京、天津、山西等地,涵盖都市幻想、古典神话、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未来科幻等多种题材,类型丰富,各具亮点,展现了当下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面貌与趋势。

  在场专家逐一聆听项目推介,并受邀对作品进行点评,从剧情设定、人物塑造、美术风格、市场空间等角度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有专家表示,观看征集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品整体呈现出商业气质明显、原创性突出、创作团队年轻化等特点,这得益于广东地区有着良好的市场化环境。

  推介会现场,知名业界专家还就内容创作、IP孵化、技术应用、出海等热点行业话题分享了自己的一线从业经验,干货十足。

  电影制片人、阿里影业旗下动画厂牌“小宇宙未来事务所”总经理王媛就“势不可挡的IP”主题进行分享,指出中国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土壤蕴含着巨大的内容IP挖掘空间,“未来的超级IP在中国”。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电影《落凡尘》导演钟鼎分享了该作品的创作历程,直言经历了不少挑战和波折,但也学到了许多新东西,“等于重新读了一次大学”。就中国动画电影出海的话题,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官方中国独家代表处-可洛依文化公司总裁郭锐(Chloé Rui GUO)介绍了多种出海方式,建议有出海意愿的动画企业与艺术家可以从项目启动阶段就开始积极参加国际电影节,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也可以借助国际动画节所拥有的交易市场平台,获得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中国电影家协会动画电影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春景以《秋实》《立秋》《门神》三部8K动画短片的创作理念和制作过程为例,展示了8K超高清视频技术在传统文化创新表达中的应用。

  在动画产业“新质生产力”调研活动中,60多位来自企业、高校、协会的动画行业人士及动画电影行业媒体组成的两个调研团,分赴东莞潮玩生产企业对接、深圳影视科技企业调研两条路线,实地走访了东莞市鼎艺创意文化有限公司、东莞东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微石集团,深圳市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并深入交流互动。通过工厂参观、导览讲解、问答交流等环节,调研团成员分别对东莞潮玩产业集群化发展特色、深圳影视科技创新成果有了深入的了解,感受到大湾区动画电影产业发展的厚实基础与创新活力,促进生产方与需求方对接需求、推动合作。

  走入高校交流、展映高分佳作 推动国产经典动画电影观影热潮

  为进一步营造动画电影观影氛围,提升群众参与度,集中展示国产经典动画电影艺术成就,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国产经典动画电影展映、优秀动画电影高校行两项活动,精选《哪吒闹海》《宝莲灯》《天书奇谭》《孔雀公主》《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环游地球八十天》《雄狮少年》《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9部中国动画影史上高分佳作,在粤港澳地区影院及部分高校集中展映。

  其中,优秀动画电影高校行活动走进了动画专业具备特色优势的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在广州美术学院,现场展映了经典动画电影《天书奇谭》。在华南农业大学,现场播放了部分入选本届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的动画短片,组织动画系学生集中观看学习。

  在澳门科技大学,现场播放了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以及多部入选本届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的动画短片,并邀请《雄狮少年》制片人、广州易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程海明到校与学生们交流创作感想。有现场学生表示自己在创作动画短片的过程中面对灵感和制作方面的难题,程海明结合《雄狮少年》主创团队的创作经历,为现场学生答疑解惑,激励现场学生保持勤奋,坚持动画电影创作之路。

  优秀动画电影高校行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接触动画电影产业前沿技术和创作经验的机会,有助于探索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产业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和优势资源联动,真正做到用“动画电影人影响动画人”。

  国产经典动画电影展映联动东莞地区部分影院,通过广东省电影宣发平台官方公众号“正點观影”和各展映影院公众号,向广大群众提供免费观影名额。

  影院现场,不少观众在观影后表达了对展映作品的喜爱之情。一位影迷表示,“《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形象深入人心,他的勇敢和正义感让我深受感动”。另一位影迷则对《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赞不绝口,“这部电影不仅画面精美绝伦,而且故事情节紧凑有趣,大圣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而在东莞万达影城(莞城万科广场店)的《雄狮少年》放映现场,商场方联动主办方,结合莞城非遗打造了东莞醒狮亲子研学主题观影会,吸引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影。

  国产经典动画电影展映为观众献上一场动画光影盛宴,推动掀起经典动画电影观影热潮,带领观众在动画奇幻世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国产动画电影的创新发展历程。

  随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2024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举办规格高,参与嘉宾多,覆盖范围广,既有优秀动画电影创投项目推介会、动画产业“新质生产力”调研等专业性活动,也有国产经典动画电影展映、优秀动画电影高校行等面向学生和大众的惠民性活动,充分凸显湾区动画特色优势,激发动画行业头部带动效应,助力中国动画电影高质量发展。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总统筹:贺蓓

  执行统筹:钟欣 黄雅琴 林经武 刘晓雨

  采写:陈泽然 余晓宇 蔡丽怡 刘益帆 王清晨 吴凤思 朱雯怡 林经武 钟欣 刘芳 彭思敏 郑若琳 陈逸芬 蔡思思 金国华 谭肖愉 高爽 李蓓 郭文哲 郭慧聪 李丹 李杨莹雪 李伟君 刘尉 陈思媛 王晋 吴路遥 翁余钗 武艺璇 实习生 林敏倩 王嗣彤 王芷盈 余柏慧

  摄影/视频:钟锐钧 刘媚 朱俊毅 陈杰豪 邵凡 林耀华 林经武

南方都市报App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