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崖口村十余家“村咖”如何实现年营收千万元?

面朝稻浪饮咖啡 舞狮巡游看飘色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10月11日        版次:GA08    作者:刘贤沛

  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下田林公园,形似流云的建筑一楼为“向云端”咖啡店,透过落地玻璃窗可尽享稻田美景。 南都记者 吴进 摄

  在南朗街道崖口村下田林公园,“向云端”咖啡店大幅落地玻璃窗将稻田美景尽收眼底;在东堤集市,吹着海风迎接日出、看万丈光芒洒在海面……对于游客而言,在崖口村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崖口村围绕30000亩土地、5000亩鱼塘和2000亩良田资源“深做文章”,打造稻田风情街、煲仔饭街、海鲜食街、东堤集市等特色景点。同时成立“强村公司”实现综合管理运营,推动“富硒大米”产业化、乡村旅游规模化,以富村带动富民,实现村民本地创业、就业。今年上半年,崖口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00万元,同比增长约20%。在深中通道开通后的首个周末,崖口村一天的游客量约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5倍左右。

  业态

  打造稻田风情街,鼓励探索新业态

  仲秋时节的一个午后,崖口村old boy咖啡店里里外外坐满了客人,点上一杯咖啡、来一块蛋糕,面朝千亩稻浪啜饮咖啡,好不惬意。

  old boy咖啡店的老板谭伟政是崖口村人,之前在澳门、珠海等地从事室内设计工作,每次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建设越来越好、越来越美,游客也越来越多,便有了回乡创业的打算。2022年“五一”期间,谭伟政利用自家自建房设计改造成的old boy咖啡店,正式开始对外营业,没多久便成为崖口村的网红打卡地之一,不少来崖口的游客,都会慕名前来打卡。

  站在old boy咖啡店向下田林公园方向望去,稻田的另一边有一栋白色的建筑物格外显眼,倘若从上空俯瞰,这栋建筑形似流云,这里还藏着另一间“村咖”——向云端。负责人杨小姐虽不是崖口村人,却是崖口村忠实的粉丝,数年前杨小姐第一次来到崖口村,便喜欢上这里,每隔一段时间,杨小姐都会来崖口村转转,坐在稻田边喝上一杯咖啡,“这种感觉让人很放松,也很疗愈”。杨小姐感慨道,从咖啡店筹建开始,崖口村给予了不少支持和帮助。9月26日,向云端咖啡厅试业首日,便吸引了100多名顾客。

  如今,在崖口村的主村道和稻田边,已逐渐发展起十余家“村咖”,为游客提供了休闲消费的新选择,每年营收超1000万元,成为了崖口村的新名片。

  依托稻田美景,崖口村还打造了稻田风情街,一大批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创业,在这里经营起特色轻餐饮、本地特产和手工艺品、自产自销崖口富硒稻谷、番薯、鸡蛋等农产品。打造“崖口海鲜”特色品牌和“煲仔饭街”,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品尝。盘活东堤的地摊经济,免费提供给本地青年创业,鼓励青年探索新业态。300多名就业者中超六成为本村人。

  南朗街道崖口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谭锦鹍介绍,2023年11月,崖口村利用无人机在冬季休耕稻田内播种了320亩的格桑花,让“流量”变“留量”,带动村内各业态收入。花海开放期间,稻田风情街营收约216万元,煲仔饭街营收超2000万元,平均每间“村咖”营收比往年同期增长近6万元。2023年,崖口村集体经济收入超4000万元,游客量同比增长约25%。  

  非遗

  飘色舞狮巡游带来“流量”,为村民带来经济收益

  “每年农历五月初六,崖口村民自发组织飘色舞狮巡游祈福活动,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祛瘟疫、送祥瑞”。谭锦鹍介绍,目前,崖口村物质文化遗产共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共5个。民俗文化活动的举办,也为村里带来了不少“流量”,吸引了不少周边城市的游客,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源于唐代“耍菩萨”民俗的南朗崖口飘色,是村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期待。2008年,南朗崖口飘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崖口板龙被列入中山市第十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为更好地传承南朗崖口飘色文化,南朗街道近年来通过完善崖口飘色展览馆设施建设,开展舞龙、舞麒麟、色梗制作等技艺培训班,吸引年轻人参与,为非遗文化传承培养新生力量,制作《年年出色-南朗崖口飘色》书籍、崖口飘色主题纪念邮票册及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赋予更强的现代感,使非遗文化得以久久传承。

  谭锦鹍表示,民俗活动对于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展示崖口村独特的文化特色,增强本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吸引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为村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服务

  新增1040个停车位,修缮美化空置老房子

  深中通道通车以后,为了更好地对接东岸城市,崖口村结合“香山古韵”项目,规划南朗快线崖口段开路口项目连接下沙旧村片区,缓解村内及G228国道交通压力,增加停车位,确保村民和游客的正常生活和出行不受影响。深中通道开通以来,崖口村新增停车位1040个,目前村里总停车位数量超2000个。

  此外,崖口村对村道路两旁的杂草、垃圾进行清理,对空置的老房子进行修缮和美化等。经过整治提升,村里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整洁、舒适。今年,崖口村对东堤破损的路面、有开裂的地方做了全面修复提升,观景小平台的更新修复并对东堤的摊位、车位重新进行规划调整,对东堤的护坡进行加固。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游客的体验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深中通道开通以后,民宿平时的入住率较之前提高了两成以上,节假日则基本都是满房状态。”禾舍书屋民宿管家潘小姐表示,现在有许多客人都是来自深圳、香港等城市,其中有50%都是粤B车牌的客人。“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尤其是停车位的增加,大大缓解了游客停车、出行的压力。”潘小姐介绍,民宿门前新增了十余个车位,让游客有位可停,“同时,崖口村还通过公众号、小红书等多种方式为我们引流。”

  “以前每天营业额大概4000元,深中通道开通以后,营业额增长了20%以上。”old boy coffee老板谭伟政表示,村里的道路整治、绿化提升、房屋翻新等都做得很好,让崖口村吸引来了更多游客。“稻田收割后,村里面还会种植格桑花。”谭伟政表示,冬季本是崖口村旅游淡季,但是种植格桑花后,格桑花海能吸引来大批游客,让淡季不淡。

  微评

  农文旅融合发展,“爆款”项目开辟村民致富路

  近年来,崖口村将农业、文化和旅游三大元素结合起来,既保留了乡村原有的自然风光与传统文化特色,又融入了现代旅游服务理念,打造了东堤集市、格桑花田、稻田风情街等多个“爆款”文旅项目,为当地村民开辟了致富之路。在深中通道开通前后,崖口村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善、美丽乡村的建设,更好地迎接来自深圳等地的游客,持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百千万工程”最直接的成效,莫过于老百姓收入的增加、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在崖口村农文旅发展中,村民的就业、创业问题得以很好的解决,数百名就业、创业者中,超过六成为本村人。这些村民积极参与到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餐饮、民宿经营中,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他们不仅是“百千万工程”的践行者、推动者,更是直接的受益者。于到访游客而言,大量原住村民的坚守,则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享受到不同于城市喧嚣的独特休闲时光。  

  南都调研 总第450期 

  统筹:唐建丰 江英 

  采写:南都记者 刘贤沛 见习记者 刘继贤 通讯员 谭锦艳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