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携手实验室孵化创新原动力,佛山金融聚力“3万亿”制造向新

“金融协力·粤创未来”金融赋能广东科技创新深调研系列活动走进佛山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9月30日        版次:GA07    作者:徐劲聪 马青

  佛山季华实验室园区。

  季华实验室科研人员在进行研发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行长陈瑜

  自主研发、高精度、高性能,在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三龙湾科技城的季华实验室展厅内,一个个先进制造领域的产品演示直观展现出科研工作者的科技成果,也带来了产业转型升级更广的应用空间。作为首批广东省实验室,自2017年12月启动建设以来,季华实验室已孵化20家科技型企业,孵化企业成果转化收益累计合同额超过5亿元。

  为总结及探索广东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典型模式与创新赋能趋势,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下,2024年南都·湾财社启动“金融协力·粤创未来”金融赋能广东科技创新深调研系列活动。近期,科技金融调研组来到佛山市实地调研。

  调研发现,针对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企业的融资痛点,佛山金融系统首创“数字贷”、全国首推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在科技金融发展探索上走在前列。佛山本地金融机构也积极探索与科研机构、企业携手合作新模式,产、学、研、金共促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

  地级市跑出“工业3万亿”  

  2023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佛山正式成为全国第二个、广东首个“工业3万亿”地级市。在这份制造业“尖子生”名单里,此前全国只有深圳、苏州、上海3座城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

  佛山拥有8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其中3个是新兴产业,5个是传统产业;制造业大类中,佛山基本做到“十全”,其中八成的产品会走进千家万户,九成的产业可以实现自我配套。

  “这几年来有不少外地的科研人才、创业团队来佛山创业,就是看重佛山完备的产业配套,只需要有创新的技术、产品化的想法,到产品落地阶段,开模、中试等都可以快速且方便地在本地找到配套、运转起来。”调研中,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行长陈瑜对记者说。

  2017年12月,季华实验室(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启动建设,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佛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培育下,逐渐成长为佛山建制化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主体。调研了解到,在季华实验室孵化的20家科技型企业中,有不少都与佛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直接相关。例如,大捷智能成立于2019年,是季华实验室工艺装备智能设计与智能制造系统研究组孵化企业。公司专注于研发工业产品智能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平台,已被认定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基于双手协作柔性精密装配、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工业网络、模具冲压工艺开发与模具结构设计等核心技术研究成果,季华实验室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已孵化出季华慧视科技(佛山)有限公司、大捷智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广东季华机器人有限公司等产业化公司。  

  以创新促转型,金融赋能强助力  

  当前,市场上已有不少通用型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但在佛山,产业转型升级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面对众多制造业企业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转型升级需求,原创研发技术也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调研组来到广东麦特维逊医学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激光及精密光学领军人才团队为核心,与季华实验室共同创建的自主研发创新公司。据麦特维逊公司董事长周辉介绍,公司瞄准数智光学尖端技术,目标是在眼科高端医疗器械与设备领域打开一片千亿级市场。据悉,目前公司已投入研发过亿元,核心技术产品已实现完全自主开发,公司一款眼科尖端激光治疗设备正在进入医疗系统注册流程。

  据麦特维逊负责人介绍,在此之前,公司也将核心技术在科学仪器、工业检测等领域进行了产业化应用。在工业检测领域,公司凭借十余年积淀的数智光学技术平台及强大的跨学科融合研发团队,先后为国内多家头部知名汽车制造厂商定制开发多款数智光学工业检测设备,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非接触精密光学工业检测解决方案。

  “我们通过与银行的紧密合作,在获取客户资源和融资产品支持方面取得了突破。”季华实验室相关业务负责人在调研中介绍,通过重点筛选具有实用价值的高新技术,并通过顺德农商银行的筛选和推荐,将具备经营发展前景、技术改造需求和较强执行能力的企业客户与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对接,制定试点改造方案。

  同时,顺德农商银行还积极提供金融方案评估服务,为改造企业配套绿色转型升级贷款和高技术人才创业融资产品,推动实验室技术成功赋能实体企业,显著加快了佛山地区企业生产力提升的步伐。 

  金融携手实验室探索评估要素  

  通过一系列金融服务组合拳,顺德农商银行与季华实验室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在科技金融业务的开展过程中,顺德农商银行秉持“类投行”思维,将过去依赖“看历史、看报表、看抵押物”的固化风控模式,升级为“看未来、看价值、看新质生产力”的思路。

  近年来,随着具备独立生产能力并完成车间投入,大捷智能自主承接订单,预计未来几年订单需求将大幅增长,亟须更多的营运资金。对于一家2019年成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这些融资需求并不容易为传统的金融模式所满足。

  经季华实验室业务撮合,顺德农商银行科技创新支行在充分了解企业的情况与资金需求后,从科技金融创新业务思维出发,基于大捷智能的技术市场化潜力,制定了以知识产权质押为核心,引入佛山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补基金业务、佛山市融担基金业务进行增信,运用“订单贷”科技金融创新产品,以高效快速的审批流程,最终为企业配置流动资金信用贷款额度,合理有效满足了大捷智能的融资需求。

  顺德农商银行负责人表示,通过以“发展前景是否乐观、产品技术是否具有价值、经营现金流是否健康”为核心评估要素,重点考察企业的第一还款能力。截至8月末,顺德农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250亿元,比年初增加超50亿元,增速为25%,支持户数超1350户,比年初增长300多户。  

  向高精尖迈进,科技金融可有更多作为  

  季华实验室相关业务负责人接受调研采访时也提出了对科技金融未来发展的建议。首先,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已认定的科技型企业融资增信的力度,并推动银行资金向有行业前景的科技型企业合理倾斜,降低这些企业的融资难度,助力更多高新技术成功孵化。

  其次,银行接触企业广泛且具备企业分析能力,能够发现并向有潜力的企业提出技术改造的建议。可研究相关指导意见和可行措施,促进实验室与银行人员联动,由实验室协助银行培养既懂金融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使银行帮助推动高新技术赋能更多企业。

  麦特维逊公司董事长周辉建议,面向佛山未来科技创新企业、尖端技术的发展,金融支持不仅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企业获得的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有效专利的数量,企业科研在全球同领域中的水平地位等综合评价,将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贷款力度加大、期限放长,发挥更大作用。

  ●对话

  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行长陈瑜:

  力推科企首贷,首创“数字贷”服务制造转型

  今年年初,佛山宣布规上工业总产值首破3万亿元,正式成为全国第二个、广东首个“工业3万亿”地级市。佛山制造闻名全国,但要“大象转身”实现产业升级并不容易。如何推动传统产业占比高的佛山制造走向新型工业化、迸发新质生产力,需要产业、创新、金融等各方协同发力。

  为总结及探索广东金融赋能科技创新典型模式与创新赋能趋势,在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下,2024年南都湾财社启动“金融协力·粤创未来”金融赋能广东科技创新深调研系列活动。近期,南都湾财社科技金融调研组来到佛山市实地调研。

  调研期间,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行长陈瑜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佛山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是佛山发展科技金融的关键举措。

  为解决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创新企业首贷难等问题,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在全国首创“秒担秒贴”“数字贷”工程,并着力推动金融机构围绕无贷科创企业精准、靠前服务,为佛山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机制保障等五大方面发力

  推动万家科创企业入库  

  南都·湾财社: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在推动科技金融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

  陈瑜:202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从机制保障、政策直达、服务驱动、创新产品、专营机构等五方面发力,助力佛山科技型企业向“新”而行。

  在机制保障方面,出台《佛山市关于金融支持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工作方案》,提出了24条具体举措。与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构建常态化融资对接机制,实现线上线下政银企信息有效贯通。联合科技、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对辖内主要中资银行机构开展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银行机构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力度。

  在政策直达方面,用好用足支持科技创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流向科技型企业。2024年,加强政策宣贯、强化部门联动,落地全国首笔符合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要求的科技创新贷款。

  南都·湾财社:具体在创新产品、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等方面,今年以来有哪些发展成效?

  陈瑜:创新产品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于2021年打造了全国首个“秒担秒贴”“数字贷”工程,为佛山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截至2024年7月末,共30家银行机构创新推出91款专属“数字贷”金融产品,累计授信71亿元、放款46亿元,扶持企业347户。“数字贷”工程推出三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佛山优化营商环境、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等的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推广。

  服务驱动方面,依托“粤信融”和“珠三角征信链”平台建立佛山市金融五篇大文章企业名录库,通过平台向银行精准推送700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1.11万家纳入创新积分制企业以及818家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 

  在专营机构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开设科技支行等特色专营机构,为科创企业打造专业服务团队、创新专属融资产品。截至8月末,佛山市11家银行机构共设立科技支行28个,设立以来已对接科创企业2682家,促成科创企业获得贷款金额296.7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47个基点。  

  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模式

  解决科企首贷、转型动力问题  

  南都·湾财社:中人行佛山市分行如何指导银行机构落地全国首笔科技创新再贷款?如何推动科技型企业达成“首贷”?

  陈瑜: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在落实落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过程中,加强与发改、工信等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累计获取和梳理科技创新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2.18万个,运用“粤信融”平台筛选9483家未有贷款记录的科技企业并推送银行机构精准对接。

  2024年,指导建设银行佛山市分行落地全国首笔符合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要求的科技创新贷款,指导工商银行佛山分行落地广东工行系统首笔符合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要求的技术改造再贷款。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出台后,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主动作为,运用“粤信融”平台对科技局提供的202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名单进行匹配,精准组织相关无贷户企业参加“创新积分制”评价,提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备选企业入库率。同时,通过靠前服务,推动银行机构重点对接无贷户企业,摸清企业贷款需求,优化授信审批流程,加快贷款发放速度。目前,参加了“创新积分制”评价的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只要属于首贷户企业均可享受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

  南都·湾财社:佛山全国首创“数字贷”工程旨在解决哪些问题?

  陈瑜:“数字贷”工程旨在有效满足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中的资金需求,激发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由财政给予获贷企业100%的全额贴息,贴息期限最高3年,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在佛山市融资担保基金项下设立规模为10亿元的专项资金池,对“数字贷”贷款本金部分给予风险补偿,最高风险分担比例可达50%,让银行机构敢贷愿贷能贷。截至2024年7月末,该政策已到期。

  南都·湾财社:“数字贷”后续将如何升级?

  陈瑜:“数字贷”政策到期后,佛山“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政策可接续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相较于“数字贷”,“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大,财政资金将对企业用于开展技术改造项目的固定资产贷款给予贴息,贴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企业采购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数字化系统、工控软件等方面支出。接下来,我行将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并创设配套融资产品,更好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  

  持续推动制造业

  向新、向绿、向智转型  

  南都·湾财社: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金融需求,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下阶段如何发力?

  陈瑜: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将坚持制造业当家,聚合金融资源,推动制造业向新、向绿、向智转型发展。

  向新就是加大力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既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也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信贷支持。一方面,加强与科技、工信、发改等部门沟通协作,提升企业申报积极性和项目入库率,推动出台科技型企业财政贴息政策,进一步降低“两新”领域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联合工信等部门持续加大“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推广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设配套融资产品,更好助力佛山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

  向绿就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了全国首份陶瓷行业转型金融标准。接下来,我们将指导金融机构依据转型金融和绿色金融标准,主动做好产融对接,推动产业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

  向智就是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工具支持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推动出台佛山市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科技金融的服务体系。认真落实佛山市委、市政府打造“双十园区”战略部署,加大金融机构与“双十园区”企业融资对接力度,不断提升佛山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水平。

  ●相关链接

  科技金融评估标准探路笔记

  调研地点:广东省佛山市。

  科技金融新探索: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首创“数字贷”,金融机构与实验室携手打造科技金融生态。

  中国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在全国首创“秒担秒贴”“数字贷”工程。一方面,由财政给予获贷企业100%的全额贴息,贴息期限最高3年,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在佛山市融资担保基金项下设立规模为10亿元的专项资金池,对“数字贷”贷款本金部分给予风险补偿,最高风险分担比例可达50%,让银行机构敢贷愿贷能贷。

  南都调研 总第445期

  策划:王莹

  统筹:任先博

  执行统筹:徐劲聪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马青

  视频:陈芳 晨曦 萧子祺

  剪辑:张驰 罗达杰

  设计:南都智视营销事业部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