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公安部、国家网信办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共16条,明确构建一套网号、网证的申领、推广和使用制度等。
按照设计,在这样一套制度下,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自愿向国家统一建设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其后在接受互联网平台服务时,就可以出示网号、网证用于核验其真实身份信息。
消息一出便引发诸多讨论。
现在网民上网,最担心的是个人信息安全。但与此同时,一些网络平台对网民个人信息的兴趣却似乎越来越浓厚。
媒体报道披露,在一次调查中,有关部门对包括餐饮外卖、地图导航、网上购物、金融借贷、即时通讯、社区社交等近20大类共计100个App进行用户信息收集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很多App都存在强制超范围索要权限的情况,平均每个App申请收集个人信息相关权限数有10项,而用户不同意开启则无法安装或运行的权限数平均为3项。
在注册、使用过程中,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大量存在,包括手机号、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等在内的关键个人隐私信息存在外泄隐患。这意味着,一些App在为网民提供服务和便利的同时,却成了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斗”。
明白了这一点,很容易看懂构建网号网证制度的意义。
所谓网号,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网证则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对网民而言,一旦向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申领了网号、网证,就等于得到了一张虚拟的“网络身份证”。之后就可以凭这个“网络身份证”向需要实名认证的互联网平台进行认证,而不再需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等个人敏感信息。
一方面,通过国家网络身份认证,网民的个人信息有望不被滥用,而实名认证本身能够有效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网络身份认证简化了认证流程,也有望减少用户在注册和使用在线服务时的繁琐步骤。指向“安全”和“便利”,正是构建网号、网证制度的初衷。
但是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也有网友表达疑惑:出示经认证的统一网号、网证替代向平台提供个人实名身份认证信息,是否真能减少平台超范围采集、泄露个人信息等问题?持网号、网证上网,是否会影响个人上网的自主权利?
解答这些疑惑,首先需要证明,在坚实的制度保障之下,国家统一收集信息并进行身份核验确实比众多分散的App更安全。
其次,《征求意见稿》强调申领网证网号以自愿为原则,那么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就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这一原则。有了选择权,是否影响上网自主权等问题自然冰释。
在自愿原则下,如何吸引更多网民申领网号网证?让使用网号网证的便利性越来越大显然是最优解。
据报道,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已开始试点,目前已上线了试点App和场景共67个,包括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中国铁路12306、淘宝、微信、小红书、QQ等。
有媒体记者先申领了网号网证,后在一款用于航班查询的“航旅纵横”App上试用。结果显示,如果选择“网络身份认证登录”选项,最终仍然需要再度绑定手机号才能完成注册。
和原App仅需绑定手机号的一般注册流程相比,网络身份认证的操作步骤似乎更为繁琐。如何优化,让网络身份认证的便利性体现出来,应该是推广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