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容年轻人另类容身之地,也是城市温情的体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7月24日        版次:GA02    作者:李燕

  来论

  最近,南方周末做的一个介绍成都另类出租房的短视频,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包租公“老辈子”总能在成都市中心的春熙路商圈,帮年轻人找到可以落脚又便宜的老破小单间。租住在里面的外卖员小哥说,虽然条件差,但是价格低,跑外卖辐射周边很方便。还有一时手头紧的毕业生或者打暑假工的大学生,他们的人生梦想需要一个成本不那么高的起点,这种房子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年轻人到城市闯荡,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在背后给到优渥的物质支撑。那些主要靠自己,或者遭遇家庭变故,只能租几百元一个月便宜房的年轻人,靠着这种廉价的容身之处,得到了城市生存和向上的机会。

  这类房子的租客,大多是年轻人,年轻就是这些人最大的资本。出来奋斗,愿意吃苦,自食其力,即便一开始住的房子差一点,没什么关系。倒逼自己一把,恰恰可以成为年轻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

  其实,这类出租屋也不是成都独有的现象。广州的棠东棠下、北京牡丹园的地下室、上海的老弄堂单间、香港的笼屋,甚至日本东京、美国纽约的逼仄地下小单间,都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出现过。城市的亮丽与繁华,也需要无数的青春和汗水,双方互为因果,在发展中各取所需。

  不用刻意回避,这种价格低、条件不那么好的出租屋,本来就是城市肌理的组成部分,甚至也是一个城市包容和社会治理中关怀的体现。尽管部分人知道了它们的存在,会有一种偏离主流的不适感,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切行动与努力,都应该得到鼓励。

  反过来看,有需求才有市场,一部分年轻人进城谋生,租个便宜的房子就是刚需。住处比较差,但容得下一颗颗闯荡打拼的心,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刚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提出要“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可以看到,市场的韧性也在于,能够满足不同人的不同层次需求,有好房也有条件不那么好的房,这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而后者应该是一种暂时而有益的补充。

  据媒体报道,遇到经济困难的租客,包租公“老辈子”还不收押金。他在当地房屋中介从业者中,已经是个网红。他还推出爱心小屋计划,把太古里附近的几个单间开辟出来,免费给“可怜人”做三五天的临时落脚点和行李存放处。同时,“老辈子”的短视频账号开始拍那些来租单间的年轻人,帮他们找活路或是找对象。

  这就是一种钢筋水泥城市森林里的温暖力量。只要把消防和卫生、安全等方面落实好,这种廉价出租屋就可以存在。各地政府部门也不必惊慌去干预,让市场经济发生合理范围内的自我调节与发展。更何况还有些许人性关怀在里面,隐秘角落中“新移民”能在城市里有一个容身之处,哪怕是立锥之地,也能从中获得希望。

  现实永远带着一份残酷,年轻女租客说“将来不能比现在更差了吧”,还是让人有些动容。我们应正视这类租房需求,为租给年轻人,给人希望和慰藉的这种另类容身之地提供支持。

  □李燕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