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师范大学“十点半乐队”。 受访者供图
今年毕业季,一段由《新闻联播》开头、学生乐队翻唱《晴天》的视频火了。
“故事的小黄花,从出生那年就飘着,童年的荡秋千,随记忆一直晃到现在……”这是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毕业生晚会上的一个节目,献给2020级本科生——受疫情影响,为最大限度地保障教育公平,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随后的录取、入学均顺延。如今,他们大学毕业了。
2024年高考前夕,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了《晴天》的策划者和表演者,回忆他们亲历过的那场不一样的高考,以及难忘的大学四年。
前奏一响,鼻子酸了
“各位观众晚上好,今天是7月7日星期二,农历五月十七。全国高考今天开始举行。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全国高考较往年推迟了一个月,这也是自2003年以来,首次在7月举行全国高考……”
伴随着主持人康辉、李梓萌的播报,舞台后方的屏幕上出现了各地考生涌入考场的镜头。灯光转暗又亮起,“十点半乐队”的吉他和鼓点依次进入,奏响周杰伦的《晴天》。
新疆师范大学在校生董初一,当时坐在台下观看。“前奏一响,就明白了这个设计,思绪一下拉回到四年前,鼻子就酸了。”她向南都记者回忆。5月30日,晚会结束后,董初一把她拍摄的演出片段发到网上,短短几天就获得了十多万点赞、转发。数千条评论中,来自全国各地的2020年高考生纷纷晒出准考证,分享自己的点滴回忆。有人惊讶道:“原来我考试那天的新闻是这样的。”有人@了一长串ID,也有人独自感慨:“你看我们这一级多特别。”
6月3日,南都记者联系到了《晴天》舞台的幕后策划——来自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两名大三女生。
张馨心说,从5月初开始为学长学姐筹备这场毕业晚会时,她们就在思考,如何才能引起真挚的共鸣,“然后我们就想到,2020年比较特殊,全社会都为高考的顺利举行保驾护航,我当时在上高二,印象也很深刻。最后就决定把当年高考第一天的《新闻联播》搬到舞台上。”
丁梦雨更特殊一些,她亲历了2020年高考。“那一年发挥得不够满意,所以又考了一年。现在为20级的学长学姐策划这场毕业典礼,我觉得这个创意比较贴近大家的内心想法。”
实际正如她们所料。《新闻联播》的片头曲一响,首先击中了《晴天》的表演者们。
“十点半乐队”主唱、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四学生郑震宇告诉南都记者:“其实我也是在彩排那天,才第一次看到当年高考的新闻,唱的时候差点就哭了。”
乐队吉他手、历史与社会学院大四学生叶力曼·赛力克谈起舞台上的表现,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演出的时候,我想到了高考时的情景、那些为我们祝福的老师和家人……但是受制于男孩的性格,所以眼眶就湿着,没有让它(眼泪)掉下来。”
那台晚会上,“十点半乐队”一共演出了3首歌,投入全部的感情,讲自己的故事,引发全场合唱。不仅是学生,很多老师都深有共鸣。
晚会总导演、2020年入职并担任20级学生辅导员的王梦鸽,对南都记者说:“因为疫情防控是大家共同的经历,对我们来说也很难忘。”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办主任王朋玉说:“这届学生确实很不容易,可能也会有很多遗憾。但我们希望通过这首歌,让大家关注青春的美好,重拾那些难忘的记忆。”
考试延期,印象深刻
时间倒回2020年春天。在举国努力下,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但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疫情的风险仍存在,境外疫情则呈现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专家预测,国外疫情高峰会在5月或者6月份到来。
全国高考生、教育界人士和学生家长,都在等待一只靴子落地:高考是否延迟?终于,在当年3月31日,教育部官网发出《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
消息传来,丁梦雨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
“因为一开始是从社交媒体上看到的,还怀疑过是谣言。后面才知道,真的要延迟一个月,更多的是开心。因为对于高三生来说,一个月真的可以改变很多,可能就弥补上了疫情带来的影响。”
回想自己的高三下学期,福建考生郑震宇对很多细节记忆犹新。“疫情初期口罩紧缺,我们当地有一个纸尿裤厂改成了口罩厂,当时学校给我们免费发放的口罩,就是这么生产出来的。后面确定是7月份高考之后,还有爱心企业给我们学校所有的考场都装上了空调,让我们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完成考试。”
令师生们印象深刻的,还有线上教学。
郑震宇记得,2020年寒假原本应该在1月底结束,但他们实际上直到4月份才返校。中间这段时间,学校老师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给他们上网课赶进度。郑震宇上了大学,仍与高中老师保持着联系,年年都去探望。
叶力曼·赛力克的高中在新疆塔城地区的一个乡镇。“我们也是2020年4月份才正式开学,之前都是上网课。”他告诉南都记者,虽然同学们家里的条件不尽相同,要克服很多问题,但最终还是能够如数上课。
转眼到了2020年高考时。身在新疆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叶力曼·赛力克和同学们提前调整好作息,考试当天被老师们逐一叫醒,洗漱吃饭,然后一起到考点参加考试。“记得考场周围有很多志愿者;在考场里面我们是戴着口罩的;上午场气温还好,下午场很热,就把窗户打开,通着风。最后,大家都发挥得蛮不错的,实现了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据统计,那一年,全国共有1071万人参加高考。全国设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确保了高考平稳、安全、顺利进行。
迎来毕业,完美演出
距离2020年高考,已经过去了1400多天。当年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本科生,也已经度过了非常难忘,甚至“被写进教科书里”的大学四年。
2020年秋天,新疆师范大学几个热爱音乐的学生组建了“十点半乐队”的前身,但当时很多器材、设备无法进校,乐队难以外出,校内表演也经历过推迟和取消。“我们甚至举行过线上演出。”队长之一叶力曼·赛力克无奈一笑。
尽管如此,这些来自马院、数科、历社、生科等不同学院,维吾尔、哈萨克、侗族、壮族等不同民族,会小提琴、萨克斯、架子鼓、冬不拉的队员们,依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十点半乐队”接到了越来越多的演出邀约。郑震宇告诉南都记者,他们乐队每星期一般排练两次,演出比较多的时候,基本上每天都去。
“内卷”时代,他们很舍得在爱好和友谊上倾注时间,真的不会有压力和焦虑吗?
对这个问题,叶力曼·赛力克充满诗意地回答说:“音乐就像一杯甘甜的柔水,我们的焦虑都‘化’到音乐里了。如果我压力大了,就会排一首特别燃的歌,有时候甚至会把琴的弦弹断,释放完就舒服了,不焦虑了。”郑震宇也说:“我上个学期备考事业编,一天学习下来非常累,可能就会去排练室找他们喊两嗓子,真的很解压!”
其实,在同学们尽情玩音乐的时候,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比他们大不了几岁)一直默默地陪伴着。
郑震宇所在学院的学工办主任王朋玉是一位“90后”老师。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他很动情地说:“如果说这届学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觉得他们更加珍惜当下,而且会更积极、更勇敢地追求心中的美好,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王朋玉说,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往届毕业生晚会上,也曾邀请过乐队参与演出,但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一些设备没能到位,演出效果终归有点遗憾。
王朋玉说:“我记得特别清楚,当时我跟乐队的成员说,‘我努力争取,一定让你们在大学期间有一场完美的演出。’结果就是在他们自己的毕业晚会上,兑现了这个承诺。”今年毕业季,“十点半乐队”接受了6个学院的演出邀约,俨然把毕业演出开成了“巡演”。
几个月之后,郑震宇和叶力曼·赛力克都将走上教师岗位,但他们都说,不会放弃音乐这个爱好。
南都记者请他们各留一句毕业赠言,郑震宇写的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叶力曼·赛力克说:“坚持热爱是一件很酷的事,希望大家也要像我们一样酷酷的。”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