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百余城市低碳报告发布,中国城市在低碳消费方面表现较好

深圳珠海厦门低碳发展情况排前三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6月05日        版次:GA11    作者:郭若梅

  深圳人才公园,花朵挂满枝头。深圳低碳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   南都拍客 罗海鸣 摄

  近日,世界资源研究所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共同完成并发布《从全球百余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异同看中国城市低碳发展之道》(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为首个针对全球102个城市开展统一口径下的城市低碳发展评价,其中国际城市43个,国内城市59个。

  报告显示,从低碳发展整体情况来看,全球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前三均为中国城市,分别是深圳、珠海和厦门。中国城市在低碳消费方面,整体表现较好,但在低碳生产、低碳环境和低碳进程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现状

  北方城市低碳生产水平亟待提高

  报告显示,从低碳发展整体情况来看,全球排名前十的城市中,中国城市居前三,分别是深圳、珠海、厦门,前十还有罗马、哥本哈根、悉尼、布里斯班、马德里、伦敦和柏林。

  国内城市排名前十为深圳、珠海、厦门、广州、佛山、上海、泉州、昆明、杭州和南通。其中,除了珠海、佛山、泉州、南通以外,其余均为国家低碳试点城市。

  中国城市在低碳消费方面进入前十的数量较多,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在低碳生产、低碳环境和低碳进程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以低碳生产为例,中国有三个城市入榜,珠海、深圳和厦门,分别居第3位、第5和第6位;3个城市均位于南方地区。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城市低碳生产方面整体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中国北方城市的低碳生产水平亟待提高。

  低碳环境指标中,中国有3个城市入选,分别是三亚、三明和黄山。研究发现,全球排名前30%的城市中有17个城市来自中国,占比高达57%。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在环境治理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具体指标来看,多数中国城市在PM2.5浓度指标上表现不佳,未来还需要继续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下大力气。

  转型

  工业型城市需注重产业升级

  从气候类型来看,温暖带和冷温带由于气候适宜,城市优先发展,发达城市相对集中,涌现不少低碳先锋城市,排名前25%的城市大部分位于这两个气候区。

  低碳进程类别中,温暖带城市得分最高。一方面,这得益于温暖带地区发达城市居多,人均GDP较高;另一方面,发达城市低碳意识较强,已率先开展低碳转型,低碳进程表现较好。

  从城市类型来看,国内的服务型城市如广西桂林在低碳发展方面远远领先于工业型城市和农业型城市,特别是在低碳生产和低碳进程两个方面,反映了城市的产业升级对于低碳发展的正面影响。

  报告称,工业城市转型难度大,以河北唐山为例,唐山的经济发展方式仍以资源消耗为主,主导产业为钢铁、水泥和化工,对于化石燃料依赖程度较高。报告认为,英国曼彻斯特等西方重工业城市转型路径可以为唐山所借鉴。曼彻斯特与唐山相似,都是基于制造业发展的工业城市,同时又兼具港口城市的特点。曼彻斯特提振新兴产业,发展服务经济、新经济等,承接伦敦外溢的金融、科技、新媒体、创意等服务行业,成长为仅次于伦敦的全英第二大金融中心和第二大科技中心。唐山想要摆脱对工业的依赖,需要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提升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绿色程度。

  不足

  国内服务型城市与国际城市仍有差距

  报告介绍,低碳城市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将低碳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能源利用、经济发展、生产消费、环境保护、社会生活和管理体制等,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

  由于产业结构,服务型城市在低碳建设方面的表现优于工业型城市和农业型城市,特别是在低碳生产和低碳发展方面。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服务型城市应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引领其他城市实现低碳转型。

  然而,报告指出,很多中国服务型城市尽管已经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和国际其他城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以桂林为例,桂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中心城市和重要的旅游城市。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桂林全年旅游收入仍超过千亿元,作为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桂林正在探索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旅游产业。

  当前,桂林面临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工业化进程滞后且能耗高、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偏慢,以及科教、生态等优势资源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等挑战。建议可以向伦敦和布里斯班学习,结合地方资源禀赋,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升碳生产力。

  建议

  超大型城市可参考新加坡规划绿色建筑

  超大型城市如何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但同时也由于巨大的人口、交通、居住压力,任何变动都会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给转型带来一定挑战。报告以上海为典型案例,上海人口众多,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近490万,GDP总量达到38701亿元。另一方面,上海也是中国全社会用电量最高的城市,2020年用电量达到1726亿千瓦时,是仅次于唐山的中国第二大碳排放城市,当年碳排放总量达到2.4万吨。

  从评价指标总体情况来看,上海在所有城市中排名前15,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6,总体表现良好,但仍有进步空间。

  上海仍有不少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如钢铁、石油和精细化工、汽车制造等。因此,上海需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减少对高耗能产业的依赖,大力发展高、精、尖等高附加值新兴产业,提高城市第二产业碳生产力。同时,非化石能源占比方面,上海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为18%,与表现优秀的国内、国际城市(如昆明、成都、悉尼、哥本哈根等)仍有不小差距。2020年上海的煤炭消费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32%,必须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

  上海的人口规模给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用能带来巨大压力,并由此导致建筑碳排放的增长。减少建筑碳排放,一方面需要从规划入手,将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贯彻至国土空间规划与建设全过程,严格管控高能耗建筑建设;另一方面,针对存量人口带来的住房、垃圾等压力,需要大力发展建筑物节能改造,提高居民节能环保意识,开展节水节电环保行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在低碳环境方面,上海绿化覆盖率表现一般。对此,报告建议,新加坡的做法值得上海学习,新加坡在高人口密度和城市地域有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高绿化覆盖率。

  新加坡的城市设计在一开始就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清洁和绿色新加坡”运动持续近20年,绿色屋顶、层叠的垂直花园、翠绿的墙壁在新加坡随处可见。近年来,新加坡还实施“绿色新加坡2050”计划,为年轻人提供平台,尤其是关注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上海同样可以在建筑物或基础设施设计阶段,把绿色元素作为基础性或约束性指标,提早谋划;针对已建建筑或基础设施,实施绿色化改造。

  采写:南都记者 郭若梅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