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主题特别书单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4月21日        版次:GA16    作者:综合

  “4.23”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南都读书月的活动也于今日开启。本期“南都书单”从2024年出版的新著中精选了八本与阅读这个主题密切相关的好书,推荐给广大喜欢读书的朋友。其中既有知名高校的教师们推荐的书单,也有著名作家、诗人畅谈阅读的记录,还有对历史中的图书馆和现实中的多家书店的深入探访。相信这些好书能让你更加喜欢阅读这件事。

  “南都书单”是南方都市报为读者精选的近期好书,逢周日推出。

  《影响人生的书单》

  任羽中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3月版,148.00元。

  该书集结了百余位北大教授的读书分享与治学感言,呈现了他们的思想精华、学术风采。北大教授们细数图书经典,推荐影响其人生的书,围绕“治学”“阅读”“人生”等话题,将治学感悟、读书经验和人生阅历凝练成句句箴言。书中内容涵盖两大主题:治学感言与推荐书目。北大教授们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为广大爱读书的朋友提供了一份份厚重充实的书单。

  《我在岛屿读书》

  《我在岛屿读书》节目组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4年4月版,68.00元。

  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一播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节目由作家余华、苏童、诗人西川、旅行博主房琪担任书屋主理人,在面朝大海的海南分界洲岛书屋中,邀约故人新友,畅游书海。此书脱胎自《我在岛屿读书》节目,共分12章,除了保留美景与诗意之外,将话题进行了提纯净化,直击阅读本质,随主理人与嘉宾侃侃而谈,进入迷人的书之世界。

  《拆书》

  (英)丹尼斯·邓肯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版,98.00元。

  《拆书》有别于一般的图书史著作,大胆而富有想象力地将图书“拆解”为22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书籍各个构件的故事:从书名页到衬页,从护封到索引,以及介于图书首尾之间的一切。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惯例和自己生动的历史。书中汇集当今图书史领域顶尖专家的成果,《拆书》从崭新的角度看待我们日常阅读的书籍,深入分析可能被我们忽视的图书元素。

  《粤港澳近现代出版史论集》

  金炳亮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24年4月版,128.00元。

  作者金炳亮是资深出版人,此书是他关于广东、香港、澳门的近现代出版史所发表文章的结集,内容从“粤港澳近代出版史的兴起和发展”、“广东革命出版活动及影响”、“近现代港澳地区的出版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东的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粤港澳近现代出版人物述论”等几个方面,生动全面地展现了粤港澳近现代出版史的壮阔风貌。

  《古罗马图书馆史》

  (希)康斯坦蒂诺斯·斯塔伊克斯著,研究出版社2024年3月版,89.00元。

  古罗马人对文化建设非常推崇,公共图书馆、私人图书馆如雨后春笋涌现。图书馆的建立不仅提升了罗马人的阅读兴趣,也促进了罗马文化的发展。作者利用丰富史料和精美图片,回顾反思了这段历史。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论述了早期拉丁文学发展的传说和传统、私人图书馆与共和国末期的图书贸易、罗马第一批公共图书馆与帝王、作家及作家著作的关系等。

  《全球书店步行》(第三辑) 

  汪耀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3月版,88.00元。

  该书介绍了全球14个国家18个城市的40家书店,涵盖露天书集、跳蚤市场、综合类书店等各种类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探究书店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编者邀请分布在全球各个城市的华人介绍其所处城市的书店,让读者通过网络的牵线与文字的对话打破时空壁垒,将书店背后蕴含的人文力量展现出来,用文字为读者构建出一幅步行全球书店的丰富画卷。

  《静默书》

  任晓雯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年3月版,58.00元。

  小说家怎样读小说?作家眼中的作家什么样?茅盾文学新人奖获得者、作家任晓雯以《日瓦戈医生》《悲惨世界》《发达资本主义时期的抒情诗人》《霍乱时期的爱情》《大师与玛格丽特》等经典名著,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作品为文本切入点,进行了回溯式的阅读赏析,探讨经典作品的内涵与意义,探究“今天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小说”这个问题。

  《世界上最后一本书》

  (韩)河银敬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版,35.80元。

  这是一部围绕图书和电子产品展开的儿童幻想小说。如果有一天世界上不再有纸质书、不能再读纸质书、孩子们只有机器人陪伴,会怎么样?作者通过虚构未来,表达了对电子产品剥夺孩子共情力、想象力的担忧,并认为未来也没有什么可以取代书。书中主人公通过阅读对纸质书产生的浓烈情感,以及后续守护最后一本书的执着能引导读者珍视纸质书,热爱阅读。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