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抵达苏里南纪念碑。
广义堂。
2019年,肯尼斯·陈亚先(右二)参加寻根团回广东寻根,这是他与寻根团成员的合影。
广义堂星期天市场。
苏里南的华人商店。
4月15日至16日,苏里南共和国总统昌德利卡佩尔萨德·单多吉访问深圳,重点了解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参观相关企业,推动苏里南共和国与深圳的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
苏里南,是南美大陆面积最小的国家,也是西半球第一个把中国春节定为法定假日的国家。171年前,一批华工从荷属爪哇出发抵达苏里南,成为当地第一批华人。五位广东先侨在首都唐人街创办俱乐部,为同胞提供住宿和寄汇侨批服务,广义堂由此诞生。百余年来,广义堂设立多种机构,积极融入当地,为中苏交往架桥铺路。
南都、N视频多方采访了解到,苏里南有大批粤籍华人及其后代,苏里南前总统亨德里克·鲁道夫·陈亚先(Hendrick Rudolf Chin A Sen)就是广东客家人后裔,广义堂堂长何振雄祖籍深圳龙岗,当地首位来自中国的中文教师也是广东人。近日,亨德里克·鲁道夫·陈亚先之子肯尼斯·陈亚先(Kenneth Chin A Sen)告诉南都记者,他曾于2019年回广东寻根,回想起这段经历,他说:“感觉回家了。”
“街角的华人大叔”开的店铺遍及街头巷尾
苏里南是最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加勒比国家之一,2024年中苏迎来建交48周年。
华人社团是苏里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苏里南政府将农历新年确定为全国永久性公共节日,苏里南成为西半球第一个把中国春节作为法定假日的国家。如今在首都帕拉马里博,中国元素已随处可见。
苏里南总统昌德利卡佩尔萨德·单多吉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就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他不仅过中国春节、中秋节,还会出席华人定居苏里南纪念日的庆祝活动。
单多吉认为,华侨华人通过在苏传承发展自身文化传统、与各族裔群体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丰富了如钻石般闪耀的苏里南多元文化。
今年是华人抵达苏里南的第171年。
1853年7月2日,第一批18名华工从荷属爪哇出发,经过3个多月的海上航行,4人不幸去世,其余14人于1853年10月20日抵达苏里南,在新阿姆斯特丹堡上岸。
之后,这14人到甘蔗园务工,合同期满时,又有3人病故。余下11人中有8人返回爪哇岛,3人自愿留下并受聘于当地政府担任翻译,这3人便是苏里南华人的先驱。
今天,在苏里南北部新阿姆斯特丹堡的苏里南河畔绿茵上,一座黑白相间的大理石纪念碑格外引人注目,碑文用中文和荷兰文镌刻如下文字:1853年10月20日,在这块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堡垒”的地方,住有第一批来自中国的合同工人。他们在这里建造了各式各样的种植场,从此这些华人就在苏里南开始创业生根——此纪念碑于2008年赠献给苏里南人民。
拉美和加勒比区域华侨史研究学者、《加勒比华侨与广东侨乡》一书作者沈卫红记录道,当时,苏里南殖民地政府主导从爪哇岛招募华工,目的在于填补当地种植园的劳动力急缺,希望通过华工提高蔗糖厂的生产效率。
大部分华工在合同期满后离开种植园,他们在帕拉马里博和周边地区从事杂货、洗衣、餐饮生意。华人还将水稻引入苏里南。沈卫红在书中提到,以前黑人有种稻,但谷种是野生的,米下锅后马上变成稀饭。华人种的稻米可以煮干饭,非常受市场追捧。
沈卫红说,苏里南有句俚语叫“街角的华人大叔”,意思是华人大叔开的店铺遍及街头巷尾,当地民众随时可以在店里买到所需要的物品,“华人大叔”受到苏里南民众的尊敬。
“广义堂星期天市场”,是苏里南华人社区的一个特色。20世纪90年代末,一批刚到苏里南的新侨在街边临时摆摊营生,广义堂为帮助新侨,于2009年向政府申请“星期天市场”牌照,提供固定摊位,“广义堂星期天市场”由此而来。
沈卫红曾作记录,在“星期天市场”,处理好的鸡鸭鱼肉、各类蔬菜水果和粤式点心熟食应有尽有,就好像在广东逛菜市场。
据悉,苏里南华人大多来自广东,华人在苏里南开设的店铺约七八千家,餐馆有两百多家。有些店名用中文,有些用中文拼音,更有些是用客家话拼音。据广义堂堂长何振雄介绍,早期华人以开小商店和餐馆为主,现在华人的生意已经普及到各个行业中,当地70%以上的餐馆和80%以上的店铺都是华人经营。
“广义堂大门向着东方”
向着祖国的方向 不忘来时的路
富丽辉煌的中式楼宇、流光溢彩的琉璃瓦墙、雕梁画栋的牌坊、威武霸气的汉白玉石狮……这便是苏里南家喻户晓的广义堂。
19世纪80年代,苏里南水网交错,没有公路通往首都帕拉马里博,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散居在各地种植园的华人坐船到首都寄侨批、会老乡、看病,当日来回较困难。于是,五位广东先侨在现在的唐人街创办俱乐部,为远道而来的同胞提供临时寄宿,俱乐部也提供寄汇侨批服务,广义堂由此起源。
后来,到苏里南的华人越来越多,俱乐部已不能满足同胞需求,先侨们通过筹款,在首都边沿地带的苏菲列芒街和那底马街角位置买下四块地,兴建广义堂,并于1885年落成。“自成立以来,广义堂做到了全方位服务苏里南侨胞,服务苏里南社会,联络华人与当地各族人民的情谊,帮助华人新移民融入主流社会,架起苏里南与中国之间友好沟通往来的桥梁。”广义堂堂长何振雄告诉南都记者,每当苏里南有灾情时,广义堂总是率先带头捐款,帮助当地民众渡过难关。
广义堂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礼堂正门两侧高挂红底金字对联,上书“广联声气,义冠华洋”八个苍劲大字,牌楼“广义堂”三字下面写着“Kong Ngie Tong Sang”。
上世纪20年代,广义堂堂产曾被拍卖,后老堂长等侨领又集资买回堂产,于1933年重新向政府注册。但是原来的“Kong Ngie Tong”名字已不能再用,只得改用“Kong Ngie Tong Sang(广义堂生)”,寓意广义堂重生。据何振雄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满足不同方面的需求,广义堂先后成立了不同的下属机构,包括《洵南日报》、苏里南中文学校、白莲花文体中心、苏里南中文电视台、苏里南“华助中心”、舞狮队、“星期天市场”等等。从大街上看过去,广义堂的牌楼与正楼大门不在一条直线上,让人好奇。原来,这是先侨的用心之举——牌楼向东而立,意为永远向着祖国的方向,不忘来时的路。
沈卫红说,广义堂前堂长张志和先生曾告诉她,广义堂大门向着东方,那里是祖国。
前总统之子曾在南京学中医和针灸
五年前到深圳寻根
肯尼斯·陈亚先是苏里南著名心脏科专家,他还有一个更为当地人熟知的头衔——苏里南前总统、广东客家人后裔亨德里克·鲁道夫·陈亚先之子。
肯尼斯·陈亚先告诉南都记者,他父亲的篮球球技很棒。成立于1928年的华人社团中华会馆是苏里南最早拥有篮球场的社团之一。年轻时,亨德里克·鲁道夫·陈亚先就被中华会馆篮球队“青年中国”选中过前往巴西参赛。
成为总统前,亨德里克·鲁道夫·陈亚先是一名医生。肯尼斯·陈亚先说,上世纪70年代,中国驻苏里南大使馆曾为他父亲提供奖学金,让他到中国南京学习中医和针灸。1979年,亨德里克·鲁道夫·陈亚先就在南京待了3个月。
1980年,苏里南发生政变。时局动荡之际,亨德里克·鲁道夫·陈亚先临危受命担任总统。“父亲说必须这样做,不然不配待在这个国家。”肯尼斯·陈亚先回忆道,“我缺乏父亲的领导才能和强大的分析能力,但我们也有很多共同点,尤其是我们对自己的中国血统感到自豪。”
“在我小时候,父亲说不接受欧洲中心论,他经常告诉我们,中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发展起来,有着几千年历史。”肯尼斯·陈亚先说,“父亲更愿意让我们思考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写一些浪漫的韵文。他教会我们审视自己的生活,进行自我反省。每一代人都应该努力做得比上一代人更好。”
由于早期通讯不发达,苏里南的很多老移民和在中国的亲属失去了联系。虽然中国人到苏里南以后会去官方机构登记,但本地人听他们念名字时是先根据读音判断,再进行拼写,因此华裔要找到自己在中国的祖籍地很困难。
沈卫红表示,苏里南混血华裔的姓名很特别,用第一代父辈的中文全名作为家族的姓氏,另用西文取名,所以,一个人是否有华人血统,从他那一串名字里就可找出答案。
“‘Chin A Sen’是我的姓,‘Kenneth’是我的名。”肯尼斯·陈亚先告诉南都记者,他有家人会说客家话,他亦爱吃客家菜。
2019年12月,60岁的肯尼斯·陈亚先跟随苏里南·中国“血脉相连”寻根团,终于踏上了回深圳寻找家族源流的寻根之旅。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我感觉回家了。”回忆起那次旅行,他向南都记者表示,了解自己的根非常重要,“若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如何实现自我发展呢?我的血脉里流淌着中国祖先的血,我很自豪。”
三十余年前广东教师跨越万里支教
当地中文学校有在校生300余人
1989年夏天,一名广东青年跨越山海,到达苏里南。这个南美洲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迎来了第一位来自中国的中文教师。
1988年上半年,当时还在广州教书的殷老师接到任务,准备去苏里南中文学校支教。他花了一年多时间办理签证,于次年夏天前往苏里南。
如今中国和苏里南已实现签证互免,大大便利了双边交流。
在苏里南中文学校,殷老师开启了为期两年的支教生涯。此时,这所由广义堂创办的中文学校才招生三年。1986年11月18日,时任广义堂堂长、祖籍深圳龙岗区宝龙街道沙背沥村的丘鸿,积极组织广义堂创办了苏里南中文学校,这所学校成为当地华人和友族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促进了中苏人民的友好交往。
殷老师告诉南都记者,当时学校有9名中文老师,除他以外,其他8名老师是从广东、北京和浙江到苏里南的新移民。学校按照学生中文水平将其分为五个年级,周一到周四开设日班和夜班,日班学生主要是华裔青少年,夜班则专门为成人而设。除了华裔,还有印度裔和其他族裔学员。
“学生们学习热情很高,高年级学生日常用中文交流基本没问题。”殷老师说,他支教一年多后,学校举办了一个盛大的文艺晚会,获得了广义堂的大力支持,时任中国驻苏里南大使夫人亦在百忙中抽空指导学生排练中国民间舞蹈。全校师生踊跃参与,时任中国驻苏里南大使、苏里南副总统和多位部长均出席了此次晚会。
殷老师的学员中,曾有两位华裔部长、一些政府官员以及企业家,其中祖籍广东的苏里南前贸工部长张振猷还应邀来广东访问。
何振雄告诉南都记者,多名苏里南前驻华大使和官员、现任或前任华裔议员和多位华人政府翻译官、律师和医生均是该校校友。2009年8月,该校被国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列入首批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
据何振雄介绍,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20多人,该校多年前还组织小学生暑假寻根团回广东深圳寻根。
2019年8月,深圳市龙岗区侨务代表团出访苏里南,得知苏里南中文学校办学物资短缺后,区侨务局、区侨联立即联系辖区爱心企业,向学校捐赠了一批桌椅,支持海外侨团的华文教育事业。
“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尽一份力,我感到很自豪。”回忆起在苏里南支教的点点滴滴,殷老师仍记忆犹新。
12-13版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何嘉慧
采写:南都记者 梁令菲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