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生困难的幼儿园变身托老所,也是一种转型思路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4月11日        版次:GA02    作者:墨攻

  街谈

  据澎湃新闻报道,山东济宁一家招不到学生的幼儿园经营者开始转型做养老服务,其旗下的11家幼儿园,有3家关停改成了托老所,一些幼教老师也转行加入。

  从报道看,这几家幼儿园之所以转型,很大程度源于其掌舵者错估了形势,以为二胎放开后的生育高峰将持续,带有赌的成分冒进扩张。现实却是:一波二胎生育高峰后,新生儿数量继续下行。这直接反映在在园幼儿人数上。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园幼儿人数连续三年下降,2023年较上一年减少534.5万人。幼儿减少的情况下,一些幼儿园面临关停、转型的现实难题。涉事幼儿园正是这种大环境下的一个观察样本。

  具体来看,这家幼儿园转型的方向并不是养老院,而是托老所。虽然都是养老服务机构,但服务内容却有较大不同。由幼儿园爆改而来的托老所并不提供常规的住宿服务,主要是饮食照料加兴趣拓展,除管一日三餐外,还会安排一些包括刺绣、乒乓球等在内的兴趣类课程,看起来更像是老年大学的plus版:不仅同一时段可接触更多课程,上课的频率更高,而且有更多的社交时间,可谓开创了养老产业的新业态。

  就事论事,把幼儿园爆改成托老所,除了场地可以利用外,其在设施配备、服务转型上也面临不少挑战。虽说“照顾小孩是照顾,照顾老人也是照顾”,但相对来说,小孩一般比较听话、天真烂漫,属于被引领的一方,相对易于管理;而老人则性格脾气各异,有自己的主见和需求,相对没那么好服务。所以,除了在硬件方面需要满足老人的需求外,在服务的方式上也需要调适,比如日常沟通需要从普通话切换为本地话。

  除了幼儿园本身的转型外,社会对这种“变身”在认知层面,可能也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一些观点就认为,“小时候上这家幼儿园,年老了上这家托老所”,颇有点逮住同一批人使劲薅羊毛的观感。这就有点矮化幼儿园变身的探索价值了。随着银发社会的加速到来,如何让老人更好地老有所养、所乐,过上更加富足的精神生活,成了一个现实课题。幼儿园变身,既能让闲置的幼教资源物尽其用,又能帮助老人社交、实现精神愉悦,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公众对从幼儿园变身而来的托老所有疑惑、持观望态度可以理解,但不宜先入为主,认为他们就是想从老人口袋里掏钱而将其污名化。资源闲置,老人的精神、赡养需求得不到满足等等,这些才是遗憾。幼儿园变身托老所,是市场主体自发的自救行为,有可能开辟出一个养老产业的细分赛道。一旦其试验成功,既可能为其他面临转型困境的幼儿园提供借鉴,也可以为幼教从业者的职业变身提供参考。

  人口的变动,总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出生人口的减少,正在一点点影响这个时代,比如有不少医院关停了妇产科、不少幼儿园因招生困难只得谋求转型,而变身托老所的实践给出了一种解题方案。只要能解决一部分家庭的痛点,满足其需求,老人“白天去托老所吃饭、休闲,晚上回家和子女团聚”也是一种值得嘉许的生活方式。 

  □墨攻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