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王伟中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坚定不移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3月30日        版次:GA04    作者:李凤祥 潘珊菊

  飞行汽车旅航者X2从天德广场起飞。 南都记者 张志韬 黎湛均 梁炜培 摄

  3月2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围绕“坚定不移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主题,介绍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王伟中说,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要求广东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广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连续两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把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努力“再造一个新广东”。

  一是坚决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担当,筑牢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外贸大省,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57万亿元、约占全国1/10,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800万户,其中企业780万户、占全国1/7。我们“快、准、实”出台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措施,着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努力完成2024年经济增长5%的目标任务。

  二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牵引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年来,中央赋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重大平台等重大机遇。我们围绕“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携手港澳加快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3月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现分线管理、琴澳一体化迈出关键一步,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今年将建成通车,大湾区主要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

  三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广东规上工业企业7.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7.5万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累计申请量、知识产权地区发展指数、有效注册商标量、发明专利有效量等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我们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巩固现有的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现代农业与食品、汽车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把集成电路、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打造成新的五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四是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广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明确“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任务。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聚力提升城镇建设能级,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产业向粤东粤西粤北有序转移,加快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五是扎实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去年广东空气质量优良率94.8%,森林覆盖率53%,基本实现“绿起来”,现在到了“美起来”的时候。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着力优化林分改善林相,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让南粤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六是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省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广东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网,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共同富裕。广东就业总人口约7000万、占全国1/10,其中农民工总量4365万、去年新增117万,我们将全力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努力多作贡献。

  王伟中说,岭南处处是春天,广东时时无闲人。我们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王伟中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就中外媒体关心的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吸引外资扩大外贸、营商环境改革、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展生物制造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方面问题,针对性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李凤祥 通讯员 符信

  焦 点

  广东挑大梁

  经济大省广东具体如何挑起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王伟中:今年广东的目标是5%,对于这个目标,我们是有信心、有底气的。信心来自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我们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狠抓项目投资,去年全省工业投资增长22.2%,已经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技改投资增长22.4%、增速创6年来新高。今年安排1万亿元的省重点建设项目、超过3200亿的产业项目,正在加快推进55个50亿元以上的重大制造业项目,同时还储备了一大批的优质项目。我们将在去年推动超93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超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今年再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9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信心来自于活跃的市场、畅旺的人气。去年广东省的经营主体净增172.8万户、达到1800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净增111万户,总量突破10000万户,企业780万户,占全国1/7。今年1-2月,全省新设的经营主体33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8.2万户、企业14.8万户。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广东接待游客7607万人次,增长68%,实现旅游收入694亿元,增长160%。今年1-2月,广东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工业增长10.6%,消费增长6.1%,投资增长4.3%,进出口增长24.9%。

  “百千万工程”

  广东实施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一年来成效怎样?下一步如何发力?

  王伟中:党的二十大以后,广东省委、省政府在过往打下良好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提出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我们把这一工程作为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就是要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引导各方面资源力量强县促镇带村,“一年开局起步”的目标圆满实现。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去年增长5.2%,112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36:1。下一步,我们将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加力提速。县是龙头,县域强则市域强。我们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发展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等强县富民产业,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同时,大力提升县域的教育、文化等方面设施和条件。广东的县域各有特色,必须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比如沿海的县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支持他们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海洋牧场、滨海旅游等海洋经济,向海图强。镇是节点,在联城带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加快建设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活圈,使乡镇成为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村是基础,必须突出抓好乡村产业和人居环境整治。特别是我们要做好“土特产”的文章,打造更多叫得响的“粤字号”农产品品牌,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我们持续实施农村补短板工程,下大力气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外贸发展

  广东将采取哪些措施继续深化与非洲在内的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推动外贸发展?

  王伟中:广东是外贸大省,外贸依存度64%,东莞外贸依存度达到124%,深圳达到113%,外贸外资在广东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全力支持外贸外资的发展。

  一是推动外贸提质增效。出台稳外贸促增长、扩大中间品贸易等政策,培育更多“新三样”这样的新出口增长点,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巩固拓展多元国际市场。

  二是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让更多广东的创新技术、优质产品、品牌服务畅销全国、服务全国。

  三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制度型开放,全面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好“直通车”“一站式”等重大外资项目的服务机制,以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打造“投资广东”品牌。下个月我们将举办第135届广交会,这是“中国第一展”,我们诚挚欢迎海内外的客商朋友们到广州参展参会,实现合作共赢。

  新质生产力

  作为经济强省,接下来广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布局?

  王伟中:对广东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一靠创新、二靠产业。一是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些年我们坚持将1/3以上的省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先后布局10多批重点领域的研发计划,努力突破“卡脖子”技术,研发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针对“缺芯少核”的问题,我们深入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在模拟芯片、传感器、光掩模等方面引进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努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们推动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让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电家居这些万亿级的传统产业发挥优势,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海上风电、生物制造、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比如在低空经济方面,广东研发创新起步比较早,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占到全国90%、占全球超过70%,有大家都熟知的大疆、亿航智能、小鹏等一批龙头企业。

  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五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还将有哪些举措推动大湾区建设?

  张虎:五年来,广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纲”,携手港澳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经济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大湾区经济总量从2018年10.8万亿元,到2023年突破14万亿元,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实体经济发展成色更足,广东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建设全面推进,鹏城、广州实验室等“国之重器”相继布局。目前已经拥有7.5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涌现出华为、腾讯、比亚迪、美的、格力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二。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排在全国第一。

  三是内联外通网络加速完善。广东高铁运营里程达2838公里、“轨道上的大湾区”更加完善,港珠澳大桥建成运营,大湾区主要城市间基本实现1小时通达。

  四是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横琴分线管理运行平稳有序,今年3月1日正式运行。税收政策红利惠及粤澳两地;前海出台全国首部投资者保护条例,积极推进与香港开展金融和法律等现代服务业合作;南沙已落地期货、航运、数据三大交易所,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揭牌运作;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起势良好。

  五是市场一体化水平逐步提高。“港澳药械通”“湾区社保通”“跨境理财通”以及“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等一批标志性事项落地实施。自“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港澳单牌车已突破200万辆次。

  营商环境

  广东将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张虎:根据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广东连续4年荣获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五年全国领先。截至目前,全省的经营主体数量超过1800万户,其中企业780万户,占全国的1/7。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着力优化“四个环境”,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的营商环境。第一,营造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我们将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落实“非禁即入”,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一视同仁。进一步落实落细深圳、横琴、南沙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在生物医药、教育文化、绿色低碳等领域和先进技术应用等方面率先有序放宽市场准入。

  第二,营造规范便捷、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我们推出“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已经达到94.07%,“零跑动”率92.63%。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推出更多便利政策,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

  第三,营造公平公正、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加快研究出台广东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对经营主体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第四,营造循环畅通、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着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落实我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

  绿美广东

  广东正在推进绿美广东建设,请问接下来将重点采取哪些措施?

  张虎:近年来,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走在前列”的总目标,省委作出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主要考虑就是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牵引,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提升发展“含绿量”“含金量”,努力把广东打造成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示范和窗口。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六大行动”。

  一是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林分优化、林相改善,今年将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0万亩两个“200万亩”的任务,挖潜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民宿旅游、森林康养等美丽经济。

  二是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目前,我省已经建设193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实现了县级行政区域全覆盖。接下来,我们将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结合“百千万工程”,重点推进县镇村的绿化美化工作。

  三是实施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积极推进岭南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创建,建设104个示范保护地;高标准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高水平建设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万亩级的红树林示范区。

  四是实施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抓好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沿线的绿化品质提升,统筹推进森林步道、绿道、碧带、古驿道建设,推动邻近的古村落、历史遗迹、自然公园等串珠成链,加速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构建互联互通的绿美生态网络。

  五是实施古树名木的保护提升行动。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开展古树名木的资源监测调查,加强实时动态管理。实施古树名木的抢救复壮,留住绿美广东的乡愁记忆。

  六是实施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共同打造推窗见绿、行路成荫、四时常绿、处处皆绿的美丽家园。 采写:南都记者 潘珊菊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