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冼汉迪建议:

降低港股通税率 试行“通关白名单”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3月05日        版次:GA08    作者:汪陈晨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冼汉迪频繁地穿梭于湾区各城市之间,亲眼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共创共享、文化深度互融、经济互利共赢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为进一步挖掘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和机遇,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中手游副董事长冼汉迪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他建议激发港股市场活力,助力国家及湾区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此外,冼汉迪准备的另一个建议是试行设立内地与港澳“通关白名单”,运用创新科技手段进一步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更高频度交往交流交融。

  建议将跨境红利税从20%降低至10% 以提高南下投资的积极性

  在激发港股市场活力上,冼汉迪的建议一是降低港股通税率,建议将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资本市场需缴纳的跨境红利税从20%降低至10%,使其与境外投资者通过深沪股通投资境内资本市场的规定保持一致,以提高南下投资的积极性和动力,扩大港股投资者群体,进而刺激港股市场流动性。特别是对于表现疲弱的科技股,这将有助于引导更多增量资金进入港股市场。

  二是灵活调整港股通标准。冼汉迪指出,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参与香港股票市场,已成为香港股票市场的重要流动性来源,同时也为创新科技领域的发展注入了间接动力。但港股通并不能购买所有的港股,其对港股标的有明确的规则及要求,只包括恒深综合大型股指数的成分股、恒深综合中型股指数成分股、市值40亿港元以上的恒深综合小型股指数、同时在上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A+H股、同时在深交所和港交所上市的A+H股。建议除常规调整港股通标的周期外,还需根据港股市场及周边环境,灵活调整对企业市值的要求。

  三是宏观调控与政策支持。在港股市场中,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冼汉迪建议针对香港股市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势因情施策,以巩固香港金融地位,进而助力国家及湾区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促进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例如,吸引更多内地资金进入;吸引国内外企业到香港上市以及内地基金投资港股;盘活58.24万亿中国家庭存量资金;提升在港内地资金话语权,以更好地跟随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从而进一步强化人民币资金的金融话语权。

  四是“一带一路”宣传。冼汉迪指出,香港应当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创新科技和金融市场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对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强化香港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向宣传,提升香港在沿线国家的声誉和影响力,为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输出创新思路、贡献科技力量,同时也有助于为香港金融市场吸引投资,增强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

  冼汉迪告诉南都记者,他认为未来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科技合作、双向投资、设施联通、贸易合作等方面均有许多机遇。在科技合作方面,香港可以积极参与推进科技交流、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和科技园区合作,举办各类科技交流活动,如国际研讨会、创新创业大赛等,加强与沿线国家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双向投资方面,香港拥有丰富的投资资源和资本优势,可以发挥其投资平台作用,引导国内外资本投向沿线国家的创新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实现资本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在设施联通方面,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势,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参与拓展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在贸易合作方面,香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可以充分利用其自由经济体和国际化城市的优势,拓展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国际经贸合作新高地。

  依靠人脸识别等创新技术实现“零停顿”“无感通关”

  冼汉迪的另一个建议则是试行设立内地与港澳“通关白名单”,他指出,长期以来内地与港澳居民之间需要经历一系列的“通关”才能正常来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交流。在通关口岸短期内无法取消的客观条件制约下,建议试行设立“通关白名单”,运用创新科技手段进一步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更高频度的交往交流交融。

  “通关白名单”概念为,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内地或港澳居民,通过其“自主申报”进入“通关白名单”并经相关政府部门核准后,即可在其通过相关口岸时,使用专门设立的特殊通道,无需现有的人工审核或e通道指纹识别等环节,依靠人脸识别等创新技术实现“零停顿”“快速通关”甚至“无感通关”。

  冼汉迪认为,设立“通关白名单”有四个好处:一是强化民众“一国”心理认同;二是缓解通关压力;三是推动内地与港澳居民更高频度交流。

  冼汉迪告诉南都记者,对于“通关白名单”,他期望最大程度地简化通关手续,缩短排队时间,提高通关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弱化通关过程中的核验环节,从感知和实质两个层面促进粤港澳深度融合。

  冼汉迪还认为,“通关白名单”的实现,需要借助人脸识别等创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模型理论、图像处理等。虽然这些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但在面对大规模的识别需求时,仍存在一些挑战,如识别精准度和速度等问题,“通过推行‘通关白名单’,我们可以应用和测试新技术,推动技术的升级和优化,进而促进创新科技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大湾区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崭露头角 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冼汉迪告诉南都记者,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他频繁地穿梭于湾区各城市之间,亲眼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共创共享、文化深度互融、经济互利共赢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为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的优势,让湾区在全球创新科技竞争浪潮中崭露头角,吸引了许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入驻,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这为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此外,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三地在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合作也在加速深化。”冼汉迪表示。

  过去一年里,AI成为热点话题,冼汉迪也从中看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和机遇。他告诉南都记者,首先是政策支持力度大,粤港澳大湾区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人工智能产业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其次是科研实力雄厚,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也有助于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业应用;最后是市场需求广阔,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尤其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在文化、医疗、教育、金融、交通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受访者供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