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东山书院:梅岭英才钟此地,崇文尚武步云梯

这里是“叶帅母校”、粤东文化地标,传承着“利国福民”的客家文脉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4年01月28日        版次:GA12    作者:朱蓉婷

  如今东山书院的大门,除了晚清学人黄基题写的门匾,还有“东山桃李绿,书院状元红”的大字楹联。

  依山傍水的东山书院鸟瞰。 何志林 摄

  如今东山书院内的叶帅纪念室。

  东山书院的最高建筑魁星阁。

  从东山书院发展而来的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东山书院的墙饰。

  扫码看专题

  梅城江北东山小溪唇,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嘉应知州王者辅任内创建东山书院(现属于梅州市城区)。同治四年,毁于兵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著名爱国诗人、外交家黄遵宪筹资修复并改为“东山初级师范学堂”,次年改为官立。1913年,梅县各界进步人士和师生在“东山书院”旧址上,创建“私立东山中学”,开创了梅县教育事业的新纪元。

  书院前临周溪、状元桥,背倚东山岌,旧址为三进四合院式布局,坐东向西,占地面积1252平方米,中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抬梁式梁架结构。著名书画家黄基题书“东山书院”。东山书院旧址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研究客家古书院式建筑的珍贵实物史料,体现了浓厚的崇文重教的客家文化。

  “百花洲尾齐州寺前,此地出状元”  

  东山书院的初建,源于宋代的一句古老谶言。据传南宋官员王象之来到梅州之后,在《舆地纪胜》中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百花洲尾齐州寺前,此地出状元。”当地客家人听闻国师这句话喜出望外,立马集资修建一座“状元桥”。

  为什么客家人会特别重视这句话呢?东山书院院长李月云向南都记者解释道,梅州是客家人聚居地,历史上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作为汉民系的一支,客家人延续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基因里崇尚华夏正统,因此当地风气崇文重教,文风鼎盛,人们普遍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梅州人修建状元桥,寄托了当地人希望早日出状元的美好愿景。

  遗憾的是,有了状元桥,几百年来梅州却没有走出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状元。直至乾隆九年,安徽天长县的读书人王者辅来到嘉应州任知州,来到状元桥实地了解后说道:“此地果然不错,是风水宝地,人杰地灵,必出状元无疑”。当地的客家人马上反问这位新任知州:“知州大人您初来乍到,就说我们这里必出状元,那为什么我们状元桥修了好几百年,都没有培养出真正的状元呢?”这时,王者辅便提点当地人说:“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独好,明明是读书的好地方,你们却光修了状元桥,没有修书院,怎么会有状元呢?一定要先修书院,延请名师,名师带出高徒,才有高徒去角逐状元。”于是,书院在他的倡议下开始兴建,也因这里倚靠东山岌,故名为东山书院。

  在李月云院长的带领下,南都记者步过状元桥,来到书院正门,只见门口三棵木棉树枝叶扶疏,牌匾上由晚清学人、著名书法家黄基题写的“东山书院”四个描金大字庄严厚重,李月云介绍说,其中“东”字竖钩粗壮有力,有如一棵拔地而起的大树,这是黄基独创的书法,叫“烟斗钩”,堪称中国书坛一绝,这块牌匾也是书院的镇院之宝。

  除了正门由黄基题写的“东山书院”外,书院内还展示了不少文人名士留下的牌匾和楹联。如正堂上方悬挂“初步云梯”匾额,就是由书院倡建人、嘉应知州王者辅所题。据李月云介绍,“当年书院创建第一年就诞生了一名考上国子监的学生,这位学子叫钟许。王者辅作为书院的创建人特别高兴,就为这位学子题写‘初步云梯’,祝贺他已经初登仕途,勉励他将来还要青云直上,步步高升。”

  在东山书院277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创建之初的1746年至1903年,是儒家书院,也是嘉应州的最高学府;第二个阶段是1904年,晚清政府取消科考、引入新学,此时书院在黄遵宪先生的推动下改办为“东山初级师范学堂”;此后,在民国政府成立之时,书院又在叶剑英和他的老师们的推动下,改办为现代东山中学。

  从古老的儒家书院,到师范学堂,再到今天的东山中学,一脉相承,弦歌不绝。近三百年间,代代英才俊彦从书院走出,如黄基、黄遵宪,后来的东山中学还培养了新中国元帅——叶剑英、骁勇善战的肖向荣将军,以及曾宪梓博士、曾毅院士等。“纵观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东山书院始终秉持同一个使命,那就是立德树人,始终以培养利国福民的人才为根本。”李月云说。  

  书院建筑与粤东客家文化  

  客家建筑具有独特的结构和造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山书院的建筑就有着浓厚的客家印记,也是我国客家地区规格最高的重檐歇山顶式书院建筑。

  书院整体规划以中堂为轴心对称展开,左右两侧均有走马楼,以“三进”格局布置,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大气堂皇。从材料来看,整体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二层三层的建筑主要用木质材料,其屋檐屋角、雕梁画栋,以及墙上的八宝图、文房四宝图、花开吉祥图等,都是客家特色的图样。

  东山书院的最高建筑——魁星阁,是为儒士学子心目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魁星而建。读书人拜魁星,祈求榜上有名,中国各地都建有魁星阁,尤其在古书院中,魁星阁更具至高无上的地位。这座重檐式山顶建筑,四面环廊,称之为阁。登阁从窗户向外望去,风景独佳。窗棂上,满是随风飘扬的红色许愿布条。每年高考季,梅州当地都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前往东山书院祈福,考生们将写着高考目标的祈愿带系在魁星阁上,寄托着“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景。

  “登斯楼,顿拓胸怀,按剑凭栏,望不尽,梅水南来,金山北拱;

  敦有道,贵同肝胆,乘车戴笠,问记否,长堤携手,高阁谈心。”

  这是东山中学第三任校长叶菊年先生题写在魁星阁的一副对联。李月云说:“叶剑英元帅当年求学时,闲暇之余很喜欢倚靠在这里的窗边,凭栏远眺,顿拓胸怀,因为这里视野非常开阔,梅城层层叠叠的建筑一览无余,蔚为壮观。”

  “走马楼”为客家建筑的一大特色,通常在二楼外部建有长长的木质走廊,适用于山区多雨气候,形成可巡回相通的回廊,使居室通风透气,干爽宜人。东山书院东西两翼的走马楼,体现了典型的客家建筑风格。

  漫步在走马楼的回廊上,桂花香气扑面而来,馥郁宜人。原来,是一楼庭院中央种植的桂花树,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如今书院也充分利用庭院的环境,开设了“桂花树下的微课堂”,让学子游客来到庭院当中,既可以欣赏古朴清幽的庭院美景,又能够了解书院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庭院的另一侧,是特邀书法家丘仕坤为东山书院题写的“仁、义、礼、智、信”,可谓是一步一景,每一处景点都有独特的文化涵义。书院平时也会吸引一些梳妆精美的年轻汉服爱好者,在庭院里打卡拍照,体验琴棋书画、围炉煮茶。  

  黄遵宪推动改办师范学堂  

  据李月云介绍,当年黄遵宪先生参与变法失败之后告老还乡,回馈桑梓。1904年,晚清政府取消科考,引入新学,当时全国上下的书院都改办成高等小学,而东山书院有幸地在黄遵宪先生等多位有识之士的积极推动下,没有往低改办成高等小学,而是往现代教育转型升级,改办成全广东乃至全国最早的师范学堂之一,即“东山初级师范学堂”。

  “改办为东山初级师范学堂这一举动,可以说是厥功至伟,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特殊意义,不仅为东山书院自己实现了一个华丽转型升级,也让书院肩负了更大的使命,那就是为中国开展新式教育,培养优质师资打好基础。”

  李月云说:“在我们梅州这个偏僻的粤东山区,每一座村庄当年都有学校、学堂,可以说教育是非常普及的,与此同时,对教师的需求量也很大。而东山初级师范学堂的设立,恰恰就满足了当地对师范人才的需求,还为全省输送一批批优秀的师资力量。所以广东人都会说,‘梅州盛产教书先生’,就是这一个缘由。”

  东山初级师范学堂建立后,培养了众多地方教育家,比如管佑新,后来也成为了现代教育行业的有力推动者。但遗憾的是,师范学堂成立不久后,黄遵宪身染风寒,于1905年3月28日病逝,由他的好友丘逢甲先生代为主持招生工作。此时,丘逢甲有感而发,为此专门题写一副对联,以“东山”二字来开头,悬挂于书院正堂——

  “东下即天堑长江,淘不尽千古英雄,闲气钟人,伏处在草庐,谈道读经,海滨尚有无双士;

  山中知盛朝甲子,等养成一门将相,奇才应用,肃清遍寰宇,崇文尚武,儒行终能溢九州。”

  黄遵宪曾出使多个国家,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这副上联以海内无双来盛赞黄遵宪先生的卓越贡献,下联祝愿书院培养的俊彦英才,将来能够造福九州。  

  文化惠民让古老书院“活起来”

  2008年11月18日,东山书院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书院被列入“十大岭南书院”建设之中,2023年又被列为广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从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来看,东山书院自此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据李月云介绍,如今东山书院精准对标,致力于打造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新文明实践的重要基地、文化交流的平台。如今,东山书院内成立了“向阳树”未爱守护联盟教育实践基地,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同时,书院还是梅州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人文社科普及教育基地、消防救援支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以及街道党校的教学点。

  十大岭南书院的微建设,有力提升推动了东山书院传承、保护、活化、利用的发展。曾经的古老课室,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读书看报学习。东山书院现藏书5000多本,主要以“四书五经”等古代典籍为主,可以自由取阅,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来亲子阅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惠民。

  此外,为充分利用东山书院的教育资源,搭建全市学习教育平台、思想交流阵地,梅州市文明办依托东山书院开设“东山大讲堂”,邀请各界专家学者莅临讲学,分别开设红色讲堂、道德讲堂、客商讲堂、名家讲堂。同时每年常态化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国学教育、“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及志愿服务等。

  如今,漫步在书院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感受满满的人文气息。东山书院院长李月云深情地说道:“古书院的生生不息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共同传承,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走进书院,感受书院。没有了解就没有热爱,来了你才会发现书院里所蕴含的美。东山书院的亮点在于它建筑的美,在于它人文的美,在于它氛围的美,这些都需要年轻人来共同关注,从而达到生生不息的传承。哪怕就是来拍照打卡,也是一种美的传播。”

  一代儒帅叶剑英的归读情怀

  步上东山书院二楼,来到了叶剑英元帅当年求学时居住的寝室,寝室内的一副楹联——剑胆琴心缵修伟业,英姿毅魄钟毓俊才,表达了大家对叶帅的敬仰和爱戴。

  叶剑英,广东梅县雁洋人,7岁入私塾读书,到1908年11岁时便进入离雁洋十多里路的丙村三堡学堂就读。1912年,叶剑英以优异的成绩从三堡学堂毕业,考进梅县务本中学。1913年参加了该校反官僚的学潮,和一些进步师生退出务本中学,依靠爱国华侨和社会开明绅士的资助,经县议会批准,以状元桥畔东山书院为开基校舍,另行创建了梅县私立东山中学。

  在两年八个月的求学时光里,他两次当选学生自治会主席。第一届学生自治会在叶剑英主持下,成立了国文、英文、数学、理化、科学、社会等研究课,设立演说会、游艺会、新剧社等组织。由于他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出众,被同学们推选为第二届学生自治会主席。校长让他执笔写下学生自治会的宗旨,叶剑英认为,读书是“为将来利国福民“,而非“博取无谓之功名”。他写道:“昔人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日之学生,即将来之公民。学校所以养成有用之才,为将来利国福民。故学生在校,即当锻炼其身心,增进其知识,以实利为归。非从前老学究之熟读书本,博取无谓之功名而已。”时至今日,“利国福民”这四个字沿用下来,成为东山中学的办学理念。

  据李月云介绍,当年叶剑英二度当选学生自治会主席之时,校长非常高兴,带着叶剑英和他的同学们来到二楼,对叶剑英说:“你们现在是更上一层楼了,现在这个教室拨给你们学生自治会使用,你写一副对联贴在柱子上吧。”叶剑英马上应充,他说,”好,校长,我就以你的更上一层楼开头吧。”大家一听,都竖起耳朵,为什么呢?因为常人都知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是放在句子末尾,作为终极目标,以“更上一层楼”开头,要怎么写呢?此时的叶剑英说道:“更上一层楼,尽可扩胸怀,开眼孔;莫负少年志,何妨跨东海,驾西欧”。他的话音刚落,掌声不约而同响起。在少年叶剑英看来,更上一层楼不是终极目标,而是崭新的开始,长远的追求。这副对仗工整,立意高远,气势磅礴的楹联出自一位15岁客家少年,可见其少年壮志,胸怀天下。

  在东山中学就读期间,叶剑英还留下了一首影响深远的《油岩题壁》诗。油岩,是东山中学后山的一个景点,叶剑英当年经常和他的同学们到后山的大东岩和油岩跑步锻炼。1915年夏天,叶剑英在一次游览过程中与同学讨论时事,一时诗兴大发,拿起石头就在油岩上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为祝苍生乐大同。”足见少年叶剑英的气度不凡。

  1915年,东山中学第一届学生将毕业,叶剑英受同学委托写下了振聋发聩的毕业同学录序言:“声华之友,以利相交,见利则争先,利尽交疏。道义之友,团结不懈,成则为周武三干,败则为田横五百。可常可变,可生可死。他日者,东西异地,南北异途,显晦异时,荣枯异遇,回忆东山风雨,渺若江河。”提出了建立革命友谊的意义,鄙视自私自利,唯利是图者,勉励同学们自强不息,树立远大理想,团结奋斗,友谊长存,充满豪迈慷慨的英雄情操。

  叶剑英离开东山中学之后,对母校始终怀有深情,时常回忆办校之初的艰难日子和在校期间的峥嵘岁月。新中国成立后,每逢东山中学校庆或其他重要活动,叶剑英都要写信或题词表示祝贺,他还多次利用机会回母校探望,帮助解决各项问题,关心同学们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他始终没有忘记母校对他的培养教育。

  他在晚年的时候,还念念不忘家乡山水,特别喜欢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写给其弟曾国荃的一副对联:“干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他在1977年的诗作《松园》写道:“四面青山列翠屏,松园终不老闲身。会当再奋十年斗,归读阴那梅水滨。”充分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干里的凌云壮志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百战归来再读书,学无止境的精神。最后一句也成为如今梅城归读公园名字的由来。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王佳

  执行策划:李阳 陈伟斌

  统筹:宋爽 陈蓓蕾

  题签:刘斯奋

  学术支持:李绪柏

  内容统筹:周佩文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朱蓉婷 实习生 陈铭心羽 朱小雨

  本期摄影:南都记者 邹卫

  本期视频:马青 邹卫 实习生 陈芊芊

手机看报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