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最大自然保护区守护生灵

长隆暖心护送雪豹回家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12月24日        版次:GA11    作者:许晓蕾

  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管护站,犹如孤岛。

  放归自然的小雪豹。

  阿沛·晋源(左)和董贵信为西藏自治区藏羚羊保护研究中心揭牌。

  “羌塘”藏语意为“北方空地”。11月底的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气候干寒,人迹罕至,平均海拔达5000米以上,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一行挂着“长隆动物保护西藏公益行”条幅的车队翻过弯弯曲曲的山路,经过严寒的雪山,停在了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这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只见装着一头小雪豹的笼子被从车上拿了下来。打开铁笼,小雪豹从笼中跃出,奔向空旷的远方。在场的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宗嘎、长隆集团动植物管理部副总经理曹良、集团品牌部总经理姬凤麟等和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完全忘掉了极度缺氧造成的高原反应,不由激动欢呼起来。

  天地一瞬间,人、动物、自然和谐共生。长隆集团与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携手将此前救助的雪豹成功放归自然。

  原来8个月前,西藏自治区藏羚羊保护研究中心巡护人员发现一只国家一级动物雪豹倒在路边,身体状况非常糟糕,伤口较深,立即将它送到了救护中心,并进行了消毒、清洗和缝合伤口等紧急处理。在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悉心照料和治疗下,雪豹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现在已经完全康复,并且具备了重新放归自然的条件。

  曹良说,这只放归自然的雪豹是我们帮扶的救护中心救护的,我们还在它的身上放了GPS追踪器,可以根据轨迹判断它在干什么,是否能适应野外生存,而不是放完就完事了。如果它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可能我们就得去看一下它是否遇到了困难,是否需要救护。目前,我们已经救护了3只雪豹。

  有意思的是,这只放归的小雪豹适应能力超出了大家的想象。曹良欣慰地说,根据轨迹判断,它朝着老家的方向去了,也就是当时的救护的地址改则县。

  为了长隆援藏项目建设,62岁的曹良五年来已经来了西藏十多次。经常笑称自己已经是爷爷年纪的他,在长隆动物救护项目上,却有着不减年轻人的热血和热情。

  他说,长隆可能给大家的感觉就是一个旅游区。但实际上,大家看到的只是最终端的产品和服务。前端的科学研究、保护、驯养繁殖、参与野外保护等工作,大家是感受不到的。我们做了大量的救护,最重要的是参与到全球动物救护,长隆基站案例也被国家选到中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的中心会场去分析。  

  建设阳光房,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血管注入“广东暖流”

  这一次,来西藏,除了动物放归野化,曹良还肩负着察看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3个管护站的玻璃阳光房和曲水县“西藏自治区藏羚羊保护研究中心”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的使命。

  2018年—2023年,广东长隆集团捐资1亿元,用于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3个管护站各配建一处玻璃阳光房和在曲水县建设西藏自治区藏羚羊保护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

  在羌塘管护站,新建的玻璃阳光房宽敞明亮。里面不仅有暖气,还布置着崭新的沙发和桌子,甚至能种些花草或者蔬果,这里是管护人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西藏羌族自然保护区鲁古麻布塘站站长达布感动地说,这边海拔高特别冷,长隆集团给我们盖了阳光房,让我们更有信心做好这份工作。

  已经在此工作8年的达布,8年来都只能烧炉子取暖,今年是第一次用上暖气。现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3个专业管护站都拥有了玻璃阳光房。

  这里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0%,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数200天以上……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管护站除履行日常巡逻职能外,还要进行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等工作。

  “管护站人员是这片土地的守望者,我们也希望能守护这些守望者”曹良说,管护站是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个血管,它是一个最基层的神经细胞,管理的工作是由这73个管护站来完成的。晚上这边很冷,熬过严寒的冬天很艰难。根据基层管护员的呼声,我们长隆集团建了73个玻璃阳光房。有了阳光房以后,只要有太阳的情况下,物理温度就很高,还有暖气,大家都能安下心来从事野外保护工作。  

  建设青藏高原特色动物救护功能区,为野生动物“保驾护航” 

  11月27日,广东长隆集团援建的西藏自治区藏羚羊保护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西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阿沛·晋源和长隆集团高级副总裁董贵信为中心揭牌。这标志着首个青藏高原特色的动物救护功能区和科研服务平台正式运行,西藏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藏羚羊保护研究中心占地面积48.03亩,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主要由专家楼、科普研究楼、动物医院、飞禽区笼舍、食草动物区笼舍和猛兽区动物笼舍及其他附属工程构成。该项目能极大地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救助条件和能力,增强高原野生动物科研水平,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只见在科普研究楼,里面已经配置上了电脑、显微镜等相关仪器。广东长隆集团首席动植物官董贵信说,中心就是开展野外监护和救护的工作。还有我们救护完的动物,要把它野化、放归自然。可以看到一些新的仪器设备正在逐步到位。比如动物需要体检,就要靠中心的一些设施设备。我们希望未来不仅对西藏的野生动物的一些保护,我们更希望对全球的野生动物做有力的支撑。

  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重要基因库。据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西藏现有藏羚羊种群数量由上世纪最低谷时的7万余只增长到超过30万只,野牦牛种群数量由上世纪几千头增长到超过2万余头,黑颈鹤数量从上世纪不足2000只增长到过万只。

  “未来,我们野外保护、野外救护和放归自然这项工作,永远也不会停下脚步,会继续开展下去。”董贵信表示,长隆构建了“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基地+科学研究+科普教育+野外救护+野化放归”五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另外,长隆旗下的广东长隆慈善基金会,作为我国首家民营企业成立的5A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基金,向国内外野生动物保护提供技术力量和课题经费超5亿元。未来,长隆集团将始终坚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野生动物种质资源研究,力争到2030年保育野生动物资源达到2000种15万只,为全球濒临灭绝物种的迁地保护和野外种群恢复提供更多的战略资源,努力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余晖洒落,远处成群的藏羚羊悠闲地低头进食……这家来自3000多公里之外的最不像动物园的动物园,正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默默贡献着长隆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袁晓佳 通讯员 邓泳怡

  摄影:马强 编辑:许晓蕾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