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榜题名之后》

郑雅君著,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1月版,68.00元。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年12月17日        版次:GA14    作者:魏瑾华

  曾经,考上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对很多学生以及家长来说,意味着今后的人生可以“高枕无忧”了。但郑雅君女士这部针对高等教育现状的社会学专著则以丰富的田野调查成果为根据,告诉我们:“金榜题名”并不意味着竞争终结,相反,在名牌大学内,竞争和淘汰依然激烈,尤其是在择业方面,来自不同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的学生之间存在着某种难以消弭的竞争力差异,而那些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的学生则将在竞争中连续落败。

  依据学生在学习、社交、择业等方面的不同,郑雅君将学生组织自己的大学生活的模式分为两种:一种叫“目标掌控模式”,即从入学起就有较强的目标意识,知道自己在大学中采取的时间、精力分配方式是为了长期目标服务的,因此也能较好地制定和调整相关策略;另一种叫“直觉依赖模式”,顾名思义,这类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只有模糊的认识,在学业上往往缺乏主动的选择,而只是随大流,等到高年级面临就业选择时则常常变得茫然失措。

  郑雅君的研究指出,“目标掌控模式”和“直觉依赖模式”并非取决于个体的自由选择,而是阶层习性的产物,是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日用而不知的、前反思性的实践特征。目前大学的评判标准或职业竞争的游戏规则客观上有利于“目标掌控者”获取职业优势,从而容易导向出路不平等的现象产生。通常,来自农村、出身贫穷家庭的所谓“寒门学子”对大学的学分、绩点、选课、排名等内部的“游戏规则”了解较少,对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相关素质也缺乏必要的认知,所以他们在“目标掌控”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要逊色于来自城市、出身优渥家庭的学生。后者往往能制定出符合自己目标的“最优解策略”,比如只花少而精准的时间在课业学习上,以便一方面保证尚可的学业排名,另一方面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社交、实习、参与科研等更能与未来职业选择对接的事务上。用作者的话说,“在组织目的-工具行动方面,学生的‘理性’程度在阶层之间是分化的。前者善用工具理性,往往尽早树立职业目标并形成有效的准备策略;而后者自主树立目标的意识弱,或出于固有的习惯而将学习当成目的本身,因而往往在毕业关头陷入被动。”

  揭示寒门学子在当前中国有名大学中遭遇到的文化障碍,是《金榜题名之后》的一个核心关切。作者提出了两个概念,来解释这些寒门学子在精英大学中所面对的文化障碍。第一重文化障碍是所谓“文化脱嵌”,典型特征是寒门学子进入精英大学后,体会到对周遭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全面疏离。比如,农村的孩子对城市的习惯很陌生,而城里的孩子则浑然无觉,根本不会遇到相应的适应困难问题。第二重文化障碍是所谓“文化迷失”,其典型特征是寒门学子升入名校之后,环境的剧烈变化造成了内在的价值冲突,继而引发了行动目标和策略的迷失。“文化迷失”令这些进入精英大学的寒门学子搞不清楚当下的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该干什么”。作者指出,“‘文化迷失’导致的自我认同撕裂和目标失焦的问题也更加突出。与短期内可能自然得到缓解的‘文化脱嵌’相比,‘文化迷失’似乎更加击中要害也更需要有意识地反思和克服。”从这双重障碍的角度看,寒门学子在适应大学生活及竞争氛围方面有着天然的劣势,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等教育从业者和社会上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应该从制度、政策、实践等多方面着手,争取最大限度地缓解教育不平等现象,并为处于弱势的学子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援助。

  在该书的最后一部分中,郑雅君承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最大的感触就是,她未曾预料受访的众多名校学子对“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样一个问题的看法差异竟如此之大。作者认为:“钱固然对人人都重要,但对某人而言究竟有多重要,以及人赚钱又是为了什么,终究是由行动者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对多样的价值对象赋予权重的结果,其赋值人人各异。而这个起关键作用的‘赋值’过程,很大程度上恰恰是在大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价值图式的冲突中完成建立的。”而假如研究者仅对毕业生抱有一种简化动机的工具人假设,就无从解释那些抛弃了更高薪水而选择了远赴基层或扎根学术研究的学生,也难以理解那些迷惘迷失的学生为何没能尽早为自己铺就生涯发展之路。既然大学生活对许多大学生而言都是一个“赋值”过程,那么我们的高等教育机构似乎有必要以更主动的方式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这将不只有利于为那些“文化迷失者”驱散笼罩在前途上的迷雾,还有可能将美好、崇高的生命价值注入这些年轻人的心灵当中。

  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郑雅君在论述中始终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以理性的态度看到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隐性不平等现象。但是读者实际上并不难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人文关怀之温润,也不难体会出作者对教育现状关切之殷切。《金榜题名之后》以扎实的调查、采访为基础,以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刻画出著名学府中的学子百态,为我们理解有着不同背景的学生所面临的迥异处境提供了清晰的框架,也为致力纠正教育不平等现象的人们提示了正确的方向。不过,最后我们还要补充一句,这本书不仅应该推荐给那些从事高等教育或社会学研究的专业人士阅读,还应该推荐给广大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因为哪怕只是从实用的角度来说,《金榜题名之后》也可以让大学以外的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大学学习的特性,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有意识地展开自己的学习。单单为此,这本书亦可算功莫大焉了。 (魏瑾华)

手机看报
分享到:
返回奥一网 意见反馈